太平天國發端於廣西,對於清王朝末期的統治有什麼影響?

眾所周知,金田起義是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開始,在這場革命興起之初,廣西人就發揮了重要作用。洪秀全早在永安城下詔分封五王時,其中就有四位是廣西人。他們是: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四位主要領導人中,楊秀清和蕭朝貴早年靠給人種山燒炭為生,1846年時,後來的南王馮雲山(關東人)到廣西宣傳拜上帝會,楊、蕭二人雙雙成為拜上帝會的忠實信徒。1847年秋,石達開在楊秀清和蕭朝貴的盛情邀請下,也走上了反清之路。金田起義各項行動井然有序,成功拉開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大幕。而在太平天國運動之初,楊秀清還是實際上的統帥。

太平天國發端於廣西,對於清王朝末期的統治有什麼影響?

金田起義

石達開在金田起義後的戰鬥中屢立戰功,在永安時,石達開被封為天平軍左軍主將,翼王五千歲,意為“羽翼天朝”。韋昌輝出身富戶,由於自己的家庭關係,韋昌輝把住宅借給會眾秘密打製武器,金田起義前,韋昌輝家也是團營的指揮部。會眾聚集金田時,韋昌輝又傾其所有,支援起義。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會就是在韋家祠堂為洪秀全舉行生日慶典,並同時宣佈起義的。韋昌輝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了拜上帝會巨大幫助,堪稱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大功臣。還有兩位能征善戰的太平天國將領胡以晃、秦日綱也是廣西人。

太平天國發端於廣西,對於清王朝末期的統治有什麼影響?

石達開雕像

當初,為支持起義,胡以晃變賣家產,支持拜上帝會,並在花洲與清軍血戰,立下大功。秦日綱加入拜上帝會,積極發動會眾,他組織起來的礦工鐵軍同樣在太平天國初創時期的戰鬥中立下過不朽功勳。從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義到1853年3月20日定都南京,太平軍一路凱歌高奏,連戰皆捷,尤其是從武漢到南京,太平軍只用了30天時間就行軍900公里,進兵之速,實乃中國農民戰爭的創舉,創造了長途運動戰的奇蹟1851年8月,在官村之戰中,蕭朝貴領太平軍猛攻清軍,取得“官村大捷”,使太平軍突圍而去。1852年年初,石達開、秦日綱率軍與清軍喋血苦戰,為太平軍主力爭取到了半年的寶貴時間。

太平天國發端於廣西,對於清王朝末期的統治有什麼影響?

秦日綱劇照

太平軍從出廣西,直到進入長江各省,一路上都以楊秀清、蕭朝貴的名義發佈檄文,號召各地英雄豪傑加入太平軍,推翻清朝統治。在湖南長沙,蕭朝貴還親率牌刀手攻城,在渡湘江開闢河西基地時,石達開身先士卒,後來又取得“水陸洲大捷”,重挫清軍銳氣。以致清軍聞石達開之名即魂膽俱喪,呼曰“石敢當”。1853年1月12日,太平軍拿下武漢。1853年3月20日,廣西籍的兩位小將李開芳、林鳳祥分兵攻取南京,很快大功告成。3月29日,洪秀全正式入城,從此太平天國定都南京,轟轟烈烈的反清革命運動的大戲正式開場了。

太平天國發端於廣西,對於清王朝末期的統治有什麼影響?

洪秀全雕像

太平軍定都天京(即南京)後,為鞏固天京的地位,準備北上直搗清朝的老巢北京。1853年5月,李開芳、林鳳祥二人率領22500多人北伐。北伐軍在李、林二人的指揮下,一個月後渡過黃河,進入山西,隨後向直隸挺進,8月28日,北伐軍大敗清軍欽差大臣訥爾經額部於臨洛關,京師震動,逃離北京的就有3萬戶人,甚至咸豐皇帝也打起了逃跑的主意。因清軍嚴密防守保定,北伐軍打算經滄州、靜海從東面攻取北京。可惜此時洪水氾濫,北伐軍無法再前進,一直到年底,北伐軍都滯留在天津附近的靜海和獨流,這給了清軍充分調動軍隊的時間,李、林的處境開始從優勢轉為劣勢,只得長期在北方堅守。

太平天國發端於廣西,對於清王朝末期的統治有什麼影響?

咸豐皇帝彩像

1855年3月,林鳳祥受傷被俘,不久在北京英勇就義。李開芳聽聞林鳳祥兵敗,突圍至馮官屯,也被清軍圍困,力戰後被俘,同樣在北京英勇就義。李開芳、林鳳祥兩名廣西人,率孤軍遠征,長驅六省,英勇奮戰,震撼了清朝的心臟地帶,給南方太平軍和北方人民抗清客觀上起到了支持作用,在太平天國曆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太平天國建立以後,由於楊秀清功勳卓著,地位被迅速拔高,號稱“九千歲”,擁有“節制”諸王的權力。不僅如此,楊秀清還是天父的代言人,常常以“天父下凡”的方式處理政務,以顯示天父無所不在,他常常借用這種方式,肆意處罰開國元勳。

太平天國發端於廣西,對於清王朝末期的統治有什麼影響?

楊秀清像

以樹立自己的權威,有時連洪秀全也要對“天父附體”的楊秀清下跪叩拜。結果,楊秀清的行徑在太平天國內部造成了一種人人自危的局面。後來,楊秀清的慾望越發膨脹。1856年8月,楊秀清假託“天父下凡”,將洪秀全召到東王府, “逼封萬歲"。洪秀全雖心下惱怒,但他表面上還是答應了,暗地裡卻在積極佈置除掉楊秀清。楊秀清、洪秀全產生裂痕以後,韋昌輝也在加緊實現自己的野心。他對楊秀清的專權素來不滿,他表面上不露聲色,暗中卻也在積極佈置。

太平天國發端於廣西,對於清王朝末期的統治有什麼影響?

太平天國

1856年8月底,洪秀全一面在天王府設防自衛,一面遣人密詔在江西督師的韋昌輝、秦日綱回京“勤王”,韋昌輝抓住機會,親率3000兵趕回天京,迅速包圍東王府,楊秀清猝不及防,在9月2日凌晨被韋昌輝誅殺,全家老小無一倖免。石達開在洪秀全的支持下,起兵回京,最終處死韋昌輝。這就是太平天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天京事變”。“天京事變”也堪稱太平天國的一個分水嶺,大批開國元助在這次事變中被害,後來石達開也負氣出走,太平天國前期的重要將領幾乎無一留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