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鏖战,华为PK贝尔!任正非挂帅,李一男气短,余厚林立功了

蜀道险,险在曲折高落,冲波逆转;创业难,难在曲高和寡,累卵抗压。1987-1994,我们改革创业的急先锋任正非,终于走进了自己的第7个华为春秋,坎坎坷坷,从6个人、2万块的草台班子做起,几经辗转,才瞅准了通信设备的巨大市场缺口,一猛子扎入,惶惶兢兢,成就了一番饱蘸苦汗的事业。想当初任正非的父亲任摩逊在给自己的长子起名的时候,就发自心底的希望他未来能时时明辨是非、持身立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现在来看,任老爷子的眼光何其长远,而任正非也无愧这份寄托,中华有为,成为了国人的骄傲。

邳州鏖战,华为PK贝尔!任正非挂帅,李一男气短,余厚林立功了

但1994年的任正非还想不到这么这些,刚满50岁的他,满脑子都在想的,就是万门机这个“瓷器活”,华为什么时候才能有“精钢钻”把它拿下!彼时华为几年积累下的资金、人才、资源都已经押宝式的注入到了华为万门机自研项目中去,虽不至于不成功便成仁,但要想在众多国产厂家中脱颖而出,与国际厂商们一较高下,没有这项关键技术,无疑是痴心妄想。

邳州鏖战,华为PK贝尔!任正非挂帅,李一男气短,余厚林立功了

幸好当时华为下大力气引入了一大批关键骨干和核心人才,诸如郑宝用、李一男、刘平、余厚林、费敏、洪天峰、李海波、黄耀旭、朱天文等等这些名字,支撑起了华为整体研发实力的钢筋铁骨,让万门机项目终于成功破冰,有了喜人的进展,尤其在这个阶段,李一男敏锐发现了准SDH技术,创新性的光纤连接设计,解决了困扰行业已久的技术问题,终于让华为万门机的量产落地,成为了可能。

邳州鏖战,华为PK贝尔!任正非挂帅,李一男气短,余厚林立功了

眼看项目破壳在即,任正非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一旦成功,不单可以将目前华为的主力交换机产品C&C08性能扩充N倍以上,更是有望领先目前市场上所有同类产品,成功突破当时美日韩欧等国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封锁,所以当机立断亲自挂帅,并将第一场“擂台”,瞄准了江苏邳州,这也拉开了“邳州鏖战”的序幕。

邳州鏖战,华为PK贝尔!任正非挂帅,李一男气短,余厚林立功了

邳州作为当时的江苏省的一个二线城市,其实并不是华为的优势区域,以往秉持汲取自《毛选》中的斗争智慧,华为一直走的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而且当时的邳州已经与上海贝尔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只是因产品适配的问题还没有完成交付。但考虑到匹配了万门机的程控交换机在性能上更符合城镇需要,且确实对自家产品有着充足的自信,不惧与上海贝尔同台PK,所以由任正非拍板,时任华为南京办主任的徐旭波和专项负责邳州项目的杨军全力攻关,终于争取到了邳州电信局一个“做比较”的机会,两家各提供一台样机,放在一起比较试用。

邳州鏖战,华为PK贝尔!任正非挂帅,李一男气短,余厚林立功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现场,华为这边原本还信心十足的项目代表们终于不得不承认,先不谈核心技术上的差异,单就一个整机外观的设计,上海贝尔产品的“颜值”就甩华为的几条街。这也确实是当时“国货”的通病,比较务实,往往只关注产品的功能,而忽略了“卖相”的重要性。好在邳州电信局的人最看重功能的匹配性,但最为不利的是,现场在联调过程中,华为产品的联系信号一直有问题,连长途电话都打不了,一批批的专家被任正非不断抽调到现场进行修复仍然无法解决。现场指挥的项目总经理李一男就算再有抱负,也不免在这一刻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心气上也有些低落,又一次努力付诸东流之后,一脸沮丧的他私下里对自己的副手,软件项目经理刘平,小声交代道:“我可能干不下去了,以后得靠你接着干了。”

邳州鏖战,华为PK贝尔!任正非挂帅,李一男气短,余厚林立功了

眼瞅着前面近一年流水般的资金、人力投入,就要在邳州付诸东流的时候,原武研所的技术骨干,现华为硬件项目经理余厚林立功了!丰富的项目经验让他更快聚焦了影响信号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产品终于可以正常运转了!邳州方面也由于急切放号的需要,加急确定了华为在本次对标中的胜出!终于,历时将近3个月的邳州鏖战,华为赢了!

(欢迎关注作者,每日更新更多的华为起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