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向現實傳遞文學的關切——讀散文集《戰疫紀事》

向現實傳遞文學的關切——讀散文集《戰疫紀事》

好書推薦

「好书推荐」向现实传递文学的关切——读散文集《战疫纪事》

★★★★★

“文以載道”是中國文學一脈相傳的傳統,其顯著特點之一是越在國家危難之際越加彰顯。尤其是近代以來,文人學者以筆為旗,創作了大量“隨世運”的文章。文學評論家孟繁華在《百年百部中篇正典·總序》中曾提到,“作家在誠實地尋找文學性的同時,也沒有影響他們對現實事務介入的誠懇和熱情。無論如何,百年中篇小說代表了百年中國文學的高端水平,它所表達的不同階段的理想、追求、焦慮、矛盾、彷徨和不確定性,都密切地聯繫著百年中國的社會生活和心理經驗”。這裡談的是中篇小說,但其他文體的作家創作也是如此。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嚴峻的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你現在面對的,是整顆星球上,都從未發生過的事情”。中國的應對舉措與成效舉世矚目,中國作家的思索與書寫也展現出文學的使命擔當。

如果將中國作家在這次疫情期間創作的文學作品加以統計,數量將是可觀的。從出版的角度對這些作品進行遴選,既要考慮作品的文學性、思想性、可讀性,又要兼顧真實性、科學性。以這一標準為參照,春風文藝出版社今年2月推出的散文集《戰疫紀事》,是中國作家在抗疫期間向現實傳遞文學關切的一個縮影。

《戰疫紀事》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收錄的是湖北以外作家的作品。他們所知道的一切信息來源於媒體和身邊朋友的講述,因此更傾向於寫自己在疫情期間的生活和對武漢的祝福與期盼,像遲子建的《春花依然盛開》、秦文君的《守城的日子》、湯素蘭的《正月十二》、艾諾依的《在手機裡過平安年》,以及次仁羅布的《心存敬畏》、羅偉章的《我在成都祝福你》。這部分作品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特點,即女作家作品情感更濃,給讀者以溫暖,像孫惠芬的《致無盡親情》、葉淺韻的《等黎明到來》。而男作家的散文更顯冷靜,提供關於疫情的思考與觀點,像滕貞甫的《回望,為了更好地前行》、吳克敬《天生·疫》等。

第二部分收錄的是湖北本地作家的作品。他們身處疫情最嚴重的地區,能夠更近距離感受疫情所帶來的嚴峻影響,但是他們沒有被疫情嚇倒、亂了方寸。作家池莉有過從醫的經歷,在文章中明確提出:“愛與情都是好東西,然而絕對不可以濫用。”“唯有將嚴格隔離堅持到底,人類才有可能贏得勝利!”作家、評論家李魯平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創作了《輾轉的春天》等多篇散文,而《戰疫紀事》則收錄他更早創作的《最溫暖的標識》。面對疫情,湖北作家第一時間發聲,既有老一代的董宏猷、劉益善、徐魯,也有青年一代的葉傾城、宋小詞,以及網絡作家匪我思存等。

第三部分由作者直接撰寫親歷的戰疫一線。其中一位作者賈佳是瀋陽援助武漢的青年醫生。他的文章不長,近於日記,充滿了樂觀的精神:“我今天穿了一套黃色的防護服,晚上將照片發給妻子,她說真好看,像個小黃人。”身處戰疫的最前沿,儘管有畏懼心理,但不肯退縮,就像遼寧作家滕貞甫在《回望,為了更好地前行》中寫道:“當我看到機場、車站一排排整裝待發,準備奔赴江漢疫區的醫務工作者時,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我知道那些隊伍中很多人還都是稚氣未脫的孩子,他們用義無反顧的出發告訴我,新的來路,必須由他們踏出!”說不定,這一排排整裝待發的人中,就有賈佳醫生。

積極面對,守望春天,這是中國作家在這次疫情中給予的正面回應,也是新時代賦予文學的擔當與使命。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經此一戰,必將浴火重生;中國文學有著輝煌的歷史,經此一“疫”,新時代中國作家將對文藝創作的價值有更清醒的認知。《戰疫紀事》一書以文學創作展開理性思考,真實、藝術地再現了中國戰疫的不同場域,是“布老虎叢書”系列的最新作品;同時,這本書也從另一個角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思想文化支撐。

(姚宏越)

「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00409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

「2019長安街好書」長安街讀書會年度推薦幹部學習書單(經典篇)

「2019長安街好書」長安街讀書會年度推薦幹部學習書單(熱門篇)

長安街直播

「好书推荐」向现实传递文学的关切——读散文集《战疫纪事》

注:授權發佈,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網、澎湃政務客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註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出處和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