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採納關鍵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要求,在“十三五”期間要打破信息壁壘和“孤島”,構建統一高效、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國家數據資源體系,推動信息跨部門跨層級共享共用。

“十三五”期間,我們也依託信息技術的進步和互聯網+的發展,構建起了“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電子政務的推行在提升政府工作人員辦事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群眾對政務服務的滿意度,對於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權威性也具有重要價值。

1 傳統省級電子政務中存在的不足

1.1 信息資源重複建設情況嚴重,資源整合能力不足

在國家信息化建設背景下,電子政務建設逐步成為一種潮流,各地各級政府部門都紛紛展開電子政務建設。在這一過程中,各級政府之間溝通不到位,缺乏系統化的階段性的電子政務鋪設計劃,容易導致各級政府的電子政務建設分散展開,繼而出現信息資源重複建設嚴重的情況,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信息資源整合作用。各自開展的電子政務建設也會因為各級系統之間的契合度和關聯性等方面的因素影響,導致其實際工作效率無法達到預期。

1.2 部門之間存在信息壁壘

互聯網時代的信息通過多種媒介進行快速傳播,無論是信息的傳播速度還是信息的交互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這對於“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發展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部門之間存在的信息壁壘,導致部分部門壟斷信息,部門之間的合作也大多停留在表面,難以深化部門之間信息的共享共用,嚴重影響了電子政務的順利開展。

1.3 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存在數字鴻溝

當前,受教育水平和地區經濟發展影響,我國通信建設方面存在較大的數字鴻溝。電子政務建設需要相應的通信基礎設施以及智能手機等硬件設施作為支撐,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中西部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導致西部地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於東部,這也間接導致了數字鴻溝的出現。電子政務發展的不均衡性是我國“十三五”建設期間電子政務發展的關鍵問題。

1.4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度不足

電子政務的開展,意味著很多政府事務需要利用互聯網在線辦理。受當前網絡安全環境建設得不完全性,電子政府的信息安全度等方面還存在威脅。電子政務中所涉及的相關數據和信息都具有很強的保密性,部分黑客會通過盜取電子政務中的信息進行謀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子政務中的信息安全。

2 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應用價值分析

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建設,是基於互聯網發展的一種創新,也是“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完善和創新。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首先是為電子政務工作搭建了一個雲服務平臺,能夠存儲大量的信息資源,還能夠實現雲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紙質化辦公頻率,不僅具有政務服務效率高的優勢,還擁有一定的環境保護意義,能夠減少政府辦公過程中的紙張使用量,實現無紙化辦公。除此之外,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應用在一定程度上還增強了電子政務的安全性,存儲到雲端的相關信息數據相較於存儲在系統內的數據,其安全係數相對較高。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還能夠實現信息共享和交換等,打破了“信息孤島”的問題,有助於提升不同層級不同地方政府部門的協作性。

3 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採納關鍵影響因素及解決辦法

3.1 信任度因素

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採納,會受到信任度因素的影響。省級電子政務牽涉到面比較廣,因此在採納過程中考慮的問題也需要相對比較全面。省級政府相關部門需要綜合考評基於雲計算的省級政務系統在政府辦事過程中的性價比問題,在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的投入產出比問題等。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還需要考評這項技術的安全性問題,只有信任度達到一定標準才能夠採納這一建設意見。因此,在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需要建設相應的專家組,從各個層面對電子政務建設進行考評,提升組織信任度。

3.2 雲服務商因素

基於雲計算的電子政務沒有能力和資源自主開發相應的系統,需要依託現有的現成的服務系統,這就涉及雲服務商的問題。雲服務系統穩定性和安全性等問題與雲服務商的可靠性和誠信度等都有著一定的關聯。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採納需要可靠高效的雲服務商提供架設和運維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省級電子政務建設的一貫性和持續性,才能夠有效推進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水平的螺旋式上升。

為此,在選擇雲服務商的時候,省級政府主管部門可以通過招標的方式,選擇性價比和信譽度最佳的服務商。在招標過程中需要對相關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督和約束,避免出現權錢交易的現象。在招標階段,省級政府主管部門工作人員還需要對投標的雲服務商進行資質審查和社會信譽度調查,一旦發現有信譽問題就需要立刻取消其投標資格。同時,省級政府還需要對雲服務商的服務費用、服務質量和科學性、服務等級的恰當性、與政府工作的適配性和合理性等做出綜合考量,通過層層篩選可以為省級電子政務的建設選擇出高質量高信譽度的雲服務商,提升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建設質量和服務質量。

3.3 技術因素

技術因素是影響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採納中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採納的核心便是技術。在省級電子政務應用之前,通常會邀請政府相關部門的專家就這一系統的技術可試性、複雜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多個層面進行評估測試。與此同時,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採納還需要考慮到新技術與現有技術的適配問題,如何進行技術整合等問題。為有效解決這一因素的影響,便需要立足政府政務建設要求,不斷創新雲計算支持技術,提升技術的可靠性和適配性。

3.4 組織知識存量因素

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系統採納還受到組織知識存量因素的影響,“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的推行不僅需要硬件基礎設施做支撐,還需要組織內成員熟練掌握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操作系統。因此,在對這一系統進行採納討論過程中就需要考慮到組織知識存量的問題,主要是組織內成員的知識生產狀況和創新能力。針對這一問題,在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採納開展過程中需要組建一支專業的隊伍,提升組織內部知識存量,從系統操作、信息整合、部門協作、組織內部制度改革等多個層面進行調整。在專業隊伍的調整和推行下,省級政府的各項工作也都可以隨著電子政務系統的應用進行調整。與此同時,在專業隊伍建設的帶動下,還需要加強一線工作人員應用電子政務系統辦公的能力,提升電子政務的應用效率。

3.5 組織領導層因素

高層組織領導是否重視,是否具有創新意識等也會對基於雲計算的電子政務系統採納造成影響。試想,如果高層組織領導考慮到地區經濟發展和財政預算問題,不願意大膽去嘗試電子政務;高層組織領導考慮到政務安全性問題而不去嘗試電子政務,基於雲計算的電子政務採納工作將停留在原地。因此,在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採納過程中需要重視組織領導層思想意識的提升,通過組織電子政務宣傳會議或者組織相關參觀學習等方式,讓組織領導層認識到電子政務推行的優勢以及可能給政府政務服務工作帶來的便利,繼而增強組織領導層對基於雲計算的電子政務的信任和支持。

3.6 部門協同因素

部門協同性強弱也會影響到基於雲計算的電子政務採納,這一系統的應用最終目的是打破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促進部門之間信息的共通共享。但是如果部門之間分散設置電子政務系統,忽視部門溝通和協作,將導致雲計算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失去意義。為此,在推進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採納過程中,還需要重視部門協同因素,在部門之間構建起良性溝通機制和信息交互機制。在部門互通互信的基礎上展開省級電子政務建設,能夠大大提升信息交流和共享效率。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下,“互聯網+”已經成為常態。隨著我國信息化社會建設日益深入,移動支付也成為人們的主要支付方式,教育信息化已經進入2.0計劃階段,“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也得以推行。在線辦理相關政府業務、政府各部門信息的在線溝通和交流、政府協同辦公等需求的誕生不斷推動著現有的電子政務系統更新。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能夠利用強大的雲存儲功能,實現信息數據的大規模存儲。在信息的安全性和交互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傳統電子政務中存在的安全度不足、部門信息壁壘以及資源整合能力差都可以藉助現代信息技術以及雲計算加以改善。但是,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採納還面臨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組織知識存量、信任度、雲服務商的信譽等以及部門之間的協作性等。在推行過程中需要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儘可能地消除這些因素的影響。可以從完善評估機制、加強雲服務商資質審核、強化組織知識存量建設、推動部門信息整合等多個維度開展相應的工作,逐步消除基於雲計算的省級電子政務採納的障礙,推動我國政務信息化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