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近日,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在聯合國網站推薦了全球10位年輕人參與抗疫的故事——中國的“雨衣妹妹”劉仙也在其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武漢情況危急,一線醫護人員連軸轉,常常不能好好吃上一頓飯。在這樣的情況下,“雨衣妹妹”自籌食材,帶著團隊從成都奔向了武漢。在40余天的時間裡,為武漢當地各家醫院送上了2萬餘份盒飯,用這樣的方式默默支援一線醫護人員。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雨衣妹妹”名字的得來

“你們負責救人,我們負責做飯!”沒有防護服,她穿上雨衣就開始在武漢各家醫院間穿梭。漸漸地,武漢的醫護人員都熟悉了這位川妹子,大家親切地稱她為“雨衣妹妹”。

帶上200多斤豬肉和19套雨衣,他們連夜奔襲武漢

2020年1月22日,忙碌了一年的劉仙準備和店員開心迎接即將到來的春節,她在朋友圈裡寫道:“這些小夥伴跟我幾年一直沒好好休息下,今日正式放假,初七上班,感謝大家一路相知相伴。”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劉仙在群裡發起倡議

然而消息發出去沒多久,疫情來襲。醫護人員高強度工作,常常吃不上一口熱飯,這讓劉仙的心緊揪著。1月30日,她在朋友圈發出“賭命支援武漢,緊急求援”的消息,並在群內徵集志願者,趕赴武漢為醫護人員做飯。

當時疫情嚴重,誰也不知道去往疫情最嚴重的武漢會面臨什麼樣的後果。“本次出征可能一時回不來,也可能永遠回不來,兄弟姐妹們,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武漢需要我們!”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臨行前的準備,“川A逆行馳援武漢”幾個大字格外醒目

讓劉仙沒想到的是,這一次徵集很快得到了小夥伴們的積極回應。說幹就幹!200多斤豬肉、300多斤大米以及兩大袋土豆把後備箱塞得滿滿的;成都店裡能拿的工具、食材全部帶上;買不到防護服,就帶上僅有的19套雨衣和20個口罩,他們就這樣出發了。

十幾個小時,從成都到武漢,劉仙和小夥伴一刻都不敢耽誤。2月3日凌晨3時,他們終於趕到了武漢。在休息了三四個小時後,便開始對武漢分店的廚房消毒。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為武漢醫護人員送上熱飯熱菜

消毒水緊缺,捨不得兌到大盆子裡進行潑水式消毒,就把化妝品瓶子騰出來,一點點節約著用。經過了大約6個小時的消殺工作後,乾淨的後廚內,一口口大鍋漸漸升起飯菜的熱氣。

“從出發到把飯菜送到醫護人員手上,我們總共花了不到40個小時!”而此時劉仙才發現自己走得急,連換洗的衣物也沒有帶。

穿上雨衣去送飯:雨衣破洞靠粘,食材不夠靠“搶”

沒有衣物,穿著當地市民送的“百家衣”照樣幹活;沒有防護服,劉仙就穿著自帶的雨衣,戴上滑雪鏡和手套,開始一天的“送餐之旅”。

“我們準備了兩種口味的盒飯,有辣的,不辣的,選的時候注意點。”第一天送餐時,劉仙考慮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川菜,就準備了兩種口味的盒飯,誰知醫護人員告訴她:“我們不挑,有什麼吃什麼!謝謝你們!”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穿著雨衣,戴著滑雪鏡的劉仙準備送菜

醫護人員的話語讓他們內心充滿感動。不少醫護人員還張羅著送他們幾件防護服。劉仙卻拒絕了,“物資這麼緊缺,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比我們更危險,他們更需要,我的雨衣壞了拿膠布粘一下照樣用。”

就這樣,劉仙每天穿著雨衣,洗菜、切菜、炒菜,再把菜品打包好,儘量保證11點30分將飯菜送到醫院;送完餐後,又趕緊趕回店裡準備下一輪的飯菜。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劉仙在朋友圈記錄日常

“雨衣妹妹!”不知道誰這麼喊了一句,這個名字就成為了劉仙的代名詞。武漢的醫護人員知道,這個穿著雨衣的川妹子,總會在飯點出現,為疲勞的他們送上一餐熱飯。

很快,劉仙自帶的食材用完了,尤其是對肉食的大量需求讓“雨衣妹妹”犯了難。“醫護人員工作強度大,我儘量保證他們每頓都有肉吃,沒有肉吃怎麼幹活?怎麼治病救人?”

在“雨衣妹妹”準備的飯盒裡,兩葷一素的標準絕不縮減。平均一盒飯搭配半斤左右的肉,一天500份盒飯會消耗約一頭豬的肉量。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後廚備菜,大塊的肉被切好準備下鍋

“買不到肉怎麼辦?”

“土匪”“霸道總裁”“雨衣妹妹”立馬上線。

隨著她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想要採訪的媒體漸漸找上門來。

“要採訪?可以!拿肉來換!

就這樣,1000斤、500斤……“雨衣妹妹”用自己的方式“搶”來了裝在醫護人員飯盒裡的肉菜。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川味香腸、厚切五花、土豆燒肉,劉仙為醫護人員準備的飯菜“大肉”加持

不僅如此,全國各地的愛心,如涓涓細流匯聚到“雨衣妹妹”的店裡。這個平日要做飯、送餐的地方,成為了全國愛心中轉站。

哪裡需要物資,告訴“雨衣妹妹”,馬上派車送過去;誰有困難,需要幫助,群裡吼一聲,馬上就有人出主意。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全國各地送來的物資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運送物資

“雨衣妹妹”回家了!她說“武漢不需要我們了”

“武漢已經不需要我了,我們走了!”3月20日,武漢的情況轉好,“雨衣妹妹”和團隊默默告別了這座奮鬥了40余天的城市。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劉仙回成都時在朋友圈向大家道別

“走之前我們不敢告訴任何人,怕他們來送。”臨走前,“雨衣妹妹”把餐廳餘下的食材送給了附近的孤寡老人,再把店裡收拾乾淨,錄下離別的視頻,準備用這樣的方式向武漢的朋友們道別。

沒想到,出門的時候,“雨衣妹妹”還是被交警認出來了。或許是知道他們將要離開,交警默默地向他們敬禮。每每想到此時,“雨衣妹妹”都禁不住淚如雨下。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劉仙及團隊

當被問到在武漢是否留有遺憾時,“雨衣妹妹”想了想回答道,“送餐的路上,我們曾路過一片很漂亮的湖,因為忙一直沒有去看看。以後疫情過了,希望能到湖邊走走,好好看看這座我為之拼過命的城市。”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為確保醫護人員有更豐富的營養攝入,在砍骨頭熬湯時將刀口砍破了

回到成都後,“雨衣妹妹”把在武漢的“裝備”一一整理、消毒,再收藏起來,存放在店裡。滿是缺口的砍骨菜刀、帶有破洞的雨衣、戴了40余天的帽子、自制的補鞋鉤針……一件件充滿回憶的物品,在時刻提醒她不忘那段最艱難的日子。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武漢雷神山開具的醫療物資接收函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戴了40多天的帽子、滑雪鏡,在武漢使用的車輛通行證……回到成都後,劉仙將自己在武漢的“裝備”整理出來,放在店中做永久收藏。

在成都的店裡,不少粉絲紛紛趕來,為她寫下便籤加油、打氣:

“古有川軍出川為中國,今有川妹出川為華夏。”

“哪有什麼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你們這種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成都人民期待您的回來,你們是拿命換我們平安的人,成都等你們!”

以雨衣作防護服,川妹子自制2萬份盒飯,支援武漢各醫院

  “雨衣妹妹”成都店內貼滿了粉絲寫的寄語

“如今,‘衣妹妹’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劉仙告訴記者,自己發起成立的“雨衣公益”,目前已有上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加入其中。“在西昌火災發生當天,‘雨衣公益’沿用‘武漢經驗’,用時不到三小時就為前線指揮部送去了水和麵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