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裡還有幾個朋友知道你在幹什麼?

昨晚睡前翻了一下通訊錄,整理了一組有趣的數據:

我的個人微信上共有886位聯繫人,一個月內有過聯繫的有50人,其中工作聯繫佔到了45人,剩餘5人。

我的手機上共有375位聯繫人,一個月內有通話記錄98條,其中騷擾和推銷記錄佔到82條,工作聯繫佔到13條,剩餘3條。

看著那些聯繫人的名字,有60%~70%我叫不出全名,而除去我們公司的工作夥伴,超過99%的人我並不知道他們最近在幹什麼,哪怕是一件事,我想他們也是一樣,並不知道我在幹什麼,哪怕是一件事。

朋友圈裡還有幾個朋友知道你在幹什麼?

小時候我們總覺得,好朋友就是一輩子。

上了學以後,我們以為好基友或者好閨蜜就是一輩子。

每個階段,我們都以為當前關係最好的那些人,就會一直聯繫下去,直到遇到了新的人。

當你的生活環境發現了變化的時候,你會認識一些跟你現在的狀態同頻的人,為了融入環境,你會更多地花時間跟他們相處,此消彼長,你就會慢慢不瞭解另一些人的狀態。

當你和以前的人不小心遇到的時候,你們還是能聊很久,聊的都是以前的事,以前的人,然後,就沒什麼可聊的了——人這玩意兒,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在同一個環境下,由於都在適應環境,彼此會變得越來越有共同點,而一旦各自適應了新的環境,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同。

朋友圈裡還有幾個朋友知道你在幹什麼?

以前都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後來想想,這樣的說法其實很消極,從古至今,那些有能力的人無不是提供給朋友的幫助遠大於朋友提供給他們的幫助,而要成為比周圍人都強的人,靠周圍人通常是沒戲的,他們力所能及的,也就是他們自己的水平,你一眼就能望得到。

努力成為“靠朋友”中的“朋友”,比有一搭沒一搭地維繫朋友關係以備不時之需或許更靠譜一些——一起玩的人很多,有能力雪中送炭的人很少,這會讓你變得更特別一些。

朋友圈裡還有幾個朋友知道你在幹什麼?

更有能力的人總能“想不幹什麼就不幹什麼”,踐行自己一以貫之的價值觀,而依靠別人的人,則要靠別人的反饋來檢視自己做的是否正確。

每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叫《人走了,茶就得涼》,你老讓人端著舊茶,你的心態就不好,人家也要生存,你讓人家拿哪隻手去捧新茶呢?

朋友也是一個道理,朋友有兩個用處,一是獲得心理收益,二是獲得物質利益,如果彼此的價值觀已然不同,也沒什麼共同語言了,那麼心理收益就已經沒了,若是連眼前的物質利益也不存在,那麼就算為了“日後或許能用到”的安全感,也得維繫“最有可能用到”的朋友不是。

不願意丟掉任何一件東西是人的通病,但奈何房子就這麼大,不願丟棄就意味著無法獲得。

朋友圈裡還有幾個朋友知道你在幹什麼?

很多人也知道這個道理,但始終是能量不足以支撐安全感,所以做不到。

很久不見的朋友,偶爾碰到了總會先問一句:最近在幹嘛。

怎麼回答呢?很尷尬。在乾的事不是一句兩句可以講清的,其實對方也只是緩解一下尷尬而已,相互不瞭解彼此在做的事就開始了互吹,其實大家都沒那麼關心對方。

前段時間聽別人在我舊的好友圈傳我怎麼怎麼了,也都是以訛傳訛,很多事情捕風捉影,大家覺得誰有話題性,就添油加醋地把誰誇大一番。

年紀越來越大了,周圍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就開始內斂。自己放在自己身上的東西,永遠都是自己的,而放在別人身上的東西,有時候有用,有時候沒用,沒用到的時候比用到的時候多。

朋友圈裡還有幾個朋友知道你在幹什麼?

之前看到一個視頻,大體意思是把自己所有朋友圈的人都叫了過來,問大家關於自己的一切,從真實姓名到越來越隱私的問題,舉手的人越來越少,最後幾個問題幾乎就沒人回答了。

或許有人會感慨“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變得不再那麼親密”,但其實生命正在變得更有效率,有交集的時候,我們就有交集,沒交集的時候,我們就沒交集。

比起很多年前,已經很久沒人喊我吃飯聚會了,其實也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