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千歲古樟“死而復生”山鄉發展特色經濟脫貧奔小康

遒勁健碩的枝幹,蔥蘢翠綠的樹冠……記者日前走進武陵山脈深處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溪口鎮樟樹村,頓時被村中一棵千年古樟樹驚到了。“它可是我們村的‘活寶貝’!”63歲的樟樹村村支書王家順自豪地說。

張家界千歲古樟“死而復生”山鄉發展特色經濟脫貧奔小康

這是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溪口鎮樟樹村的千年古樟(4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蘇曉洲 攝

澧水河畔的樟樹村三面環水,風景秀麗。春日暖陽下,慕名而來的遊客圍著約有十層樓高的古樟,一邊駐足仰視一邊嘖嘖稱奇。

張家界市慈利縣林業局局長譚國富說,經當地林業部門檢測,這棵古樟樹齡超1200年,胸圍23米,胸徑7.3米,樹高28米。在自然災害比較頻繁、植物新陳代謝比較迅速的南方,這棵與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幾乎同時代的古樹能珍存至今,很不容易。

站在古樟下,王家順輕撫樹身說,2000年夏天,因遭遇猛烈雷擊,古樟燃起熊熊烈火。人們想方設法滅火,但飽含樟樹油的古樹還是燒了很久,以致樹幹被燒得炭化,樹根燒出了大窟窿,村人都痛感大樹沒救了。不料,兩年多後古樟部分枝丫竟重新萌發新綠。近些年長勢愈旺,展現出特別頑強的生命力。

喜出望外的樟樹村人整固樹根邊的土壤、建起籬笆,像孝敬老壽星一樣愛護古樟。“為了避免雷擊等破壞再次發生,林業部門對一些樹枝進行了專門的處理,在古樟旁裝了避雷針,還根據大樹生長情況及時補充營養液和治理病蟲害。”譚國富說。

溪口鎮鎮長周凡告訴記者,古樟閱盡世事滄桑,在20世紀30年代曾見證過一段紅色革命傳奇。賀龍的女兒賀捷生21世紀初來樟樹村尋訪時介紹,1934年底,賀龍、蕭克等領導的紅二、六軍團在這棵古樟下召開動員大會,並在樹下收編地方武裝。

張家界千歲古樟“死而復生”山鄉發展特色經濟脫貧奔小康

“如今它和村裡的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蘇維埃溪口區政府舊址’等文化遺存一道成為‘紅軍精神’的象徵,是共產黨員黨性教育基地、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周凡說。

樟樹村農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常富等人告訴記者,藉助古樟的名氣,立足山水林田優質旅遊資源,依靠近些年大為改善的鄉村公路,樟樹村發展紅色旅遊、生態休閒度假遊和特色農業產業拓寬了致富門路。

“古樟是我們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標誌,還提高了地方知名度。”王家順說,2019年有2萬餘人次旅遊者慕名來樟樹村,全村流轉土地680餘畝發展金秋梨、葡萄、西瓜等觀光采摘農業,讓1300多名村民不同程度受益,特別是128位貧困戶實現了脫貧奔小康。(蘇曉洲 柳王敏 阮周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