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拖延症如何能防止

人们通常对于“未来的自己”没有足够的理解和共情,比起工作无法按时完成而带来的痛苦,比如加班、扣奖金、炒鱿鱼等等,他们更能体会到自己现在不想干这件事的烦躁。

也就是说未来的自己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更像是一个遥远的陌生人。

我们不能有效地理解和体会未来的我们将因现在拖延而多痛苦,所以我们更容易会为了当下的快乐而牺牲长远的利益。

职场中的拖延症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性现象:

待处理的工作堆积如山,索性全扔一边休息一会;

短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便身心疲惫,干脆看会手机浏览资讯;

不到下班的最后一个小时,坚决不去处理最棘手的事物....

有调查显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在职场中,这个比例的数字更大。

大部分的拖延症患者都是抱怨事物太多,难以完成。

却没有多少人会说,“工作难度太大,无法完成。”

好像每个人的能力都能顺利完成本分工作似得,如果是这样,每个人都会在原地踏步,这不是客观现实。

拖延症患者害怕失败,顺理成章的,宁愿被人认为是没有下足够的气力,也不愿意被人认为是没有足够的能力,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没有一个公司会养一个无所事事的人,更不会花耗大把的资源对这样的人进行培养,大量的拖延症患者很可能会拖毁一个公司。

但在这之前,会毁掉拖延症患者自身的前程。

作为这样一种严重现象,却无法引起重视,人们往往将工作中的不得志归结于客观环境的限制,而不是自我工作效率的剖析。

一个重要原因是,拖延症往往让你觉得自己每天忙忙碌碌,让你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不怕忙碌,就怕盲目。

那么,针对工作中的拖延症,不妨试试下面这两种方法;

“艾森豪威尔法则”

:又被称为“十字法则”或“四象限法则”,是指通过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分成四个象限来决定次序,提高工作效率的法则。

通过分清次序,我们就能把最好的工作状态留给“重要且紧急的工作”,然后到“紧急但不重要”和“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最后才到“不重要不紧急的”工作。

工作拖延症如何能防止

领导询问工作状况时也能够条理清晰地回答,升职加薪自然就指日可待啦。

“番茄钟工作法”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把任务分解成半小时左右,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如此视作种一个“番茄”。哪怕工作未完成也要定时休息,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钟。每收获4个“番茄”后,则休息15至30分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