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名家回忆裘盛戎:入迷曲艺,研究刘宝全、小彩舞、白云鹏

马岐先生,原名增祥,艺名祥曾,北京人,出身曲艺世家,父亲马连登、兄马增锟、姊马增芬等均为著名曲艺家。马岐先生为著名曲艺弦师,著名评书演员。

下文为马岐先生回忆裘盛戎大师的文章:

六十年代末一个冬雪纷飞的夜晚,我到西河沿裘盛戎老师家中去拜访。在一间雅致的小客斤里受到了裘老师的热情接待。还没容我说什么,裘老师就兴致勃勃地说:“解放前,我在天津中原公司楼上游艺部听过你父亲马连登说的评书《大隋唐》、还有陈士和说的《聊斋》。我也爱听曲艺段子,刘宝全、白云鹏、小彩舞的京的大鼓,你姐姐马增芬同志的西河大鼓,还有梅花大鼓,都能使我入迷。解放后,又听到了马增蕙同志的单弦,也很有特色。”

评书名家回忆裘盛戎:入迷曲艺,研究刘宝全、小彩舞、白云鹏

裘老师不仅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京戏事业,同时也热爱曲艺、而且还是曲艺家协会的会员。听说,他不但好听曲艺,研究曲艺、并以曲艺为借鉴,丰富了京剧花脸的唱腔和表演方法。因此,我们的谈话就从这开始了老师对我说:“表面看起来,曲艺要比京剧简单、其实不然。我们是:多人共演一戏”,你们是・一人分演多角”,其中有很多学问我就向曲艺老前辈学习到不少东西。

评书名家回忆裘盛戎:入迷曲艺,研究刘宝全、小彩舞、白云鹏

刘宝全

比如,京韵大鼓老前辈刘宝全先生的演唱,对我就有很大启发。他不仅嗓音清脆,歌喉婉转,更长于人物性格刻画。他演唱《长坂坡》,把温柔敦厚的糜氏和赤胆忠心的赵云,刻画得栩栩如生。演唱《刺汤勤》,把刚烈豪侠的雪艳和阴险奸诈的汤勤刻画得活灵活现。记得有一次听他的《闹江州》,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至今难忘。

刘老先生本是老生嗓儿,但为了刻画李逵这个人物、竟使了一个粗犷的炸音。记得唱词是:张顺说:“前一次你把我的鱼买,直到如今未给钱,我这里有就是不卖,朋友吃鱼等来年。李逵岸上将脚跺,嘿!我怎么会上不去他的这只船!炸音就使用在这个嘿字上,一下子,把个草莽英雄——李逵的性格,突兀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对了!就是这个嘿”字,使我想起一件难忘的往事来。有一年,在上海演出《大名府》,接道理我应扮演李逵,但师弟袁世海先扮上了,我只得扮演索超。为了演好索超这个“急先锋”式的人物,我想起了刘宝全老先生演唱的李逵。上台后着意地加强了对这一人物的刻画,特别是按刘老先生的“范儿”,喊出了一个炸音“嘿!”竟赢得了满堂彩。总之,吸取刘派京韵大鼓擅长刻画人物性格的这一优点、对我扮演京剧中各种不同角色,有很大帮助。”

评书名家回忆裘盛戎:入迷曲艺,研究刘宝全、小彩舞、白云鹏

裘盛戎《连环套》剧照

刘派京韵大鼓唱腔高亢,继承人中不乏佼佼者,小彩舞同志就是一个。记得她在唱《桃花庄》时,末一句唱词:“自古的英雄豪杰翦恶安良!中的“英雄豪杰”四个宇的唱腔,向上翻了两个八度,然后迂回跌落,“翦恶安良”四个字又复舒展开来。这种唱腔处理方法、给了我很大启示。我在唱《盗御马》的“饮罢了杯中酒换衣前往”时,其中的“杯”字,就是运用了京韵大鼓的唱法。”

说到这儿,老师喝了口茶,然后又接着讲:“白云鹏老先生唱京韵,并不以高腔取胜,但是别有所长。

评书名家回忆裘盛戎:入迷曲艺,研究刘宝全、小彩舞、白云鹏

白云鹏

至今,我还能背过白派京韵大鼓《孟姜女》中的几句唱儿。”说着,裘老师低声哼唱了起来:封建春秋秦始皇, 修筑长城把民殃。害尽苍生天下惨,毒流四海鬼神伤。焚书坑儒凌辱教化,那管国乱是任意地张狂。唯有那范杞良之妻孟姜女,是一团乾坤正气、贞烈贤良,果称世无双。自从那夫修长城离别后,叹佳人形容受损她的粉面黄。胭脂有意辞愁脸,翠黛无心也懒梳妆。暗想到我丈夫受苦在何处,也免不了搬砖携瓦昼夜忙。他的身躯太弱有谁怜念,官长强迫苦非常。想到那打骂临身君怎受,叫你妻连心万里挂肚牵肠啊我还越发地悲伤。

撇的奴独受空闺灯影儿暗,每夜里常想到月落西方。自对着天涯白云片片,秋风古道红叶飞扬。似这等断肠的景况叫奴何时了,想我那苦命的郎君何日还乡,才能够凤求凰?奴不免一身万里寻夫主,总死在黄泉路上也应当。这佳人胆似金石心似铁,哪管那鞋弓袜小路途长。布裙荆钗含娇敛艳,风吹雨淋淡月斜阳。独寻夫主心已定,她是亲送寒衣到边疆。观见些落叶霜林风乍冷,江枫渔火雁成行。茫茫天地夫何处,浩浩乾坤自奔忙。叹佳人莲步儿难移脚掌儿痛,柳腰儿娇酸粉口儿张。行李雨具沉又重,那力气单薄自勉强。泪珠儿痛洒西风空自苦,苍天呐,何日里才得见夫君范杞良啊,我们一同还故乡。

评书名家回忆裘盛戎:入迷曲艺,研究刘宝全、小彩舞、白云鹏

接着他说:“白派京韵大鼓好在哪里呢?主要是喷口好,讲究吐字发声,字正腔圆,每个字都能清清楚楚地送到观众耳朵里去。这一点对我们处理念白,颇有启示。试想,《法门寺》中贾桂念状子,若吐字不清,囫囵吞枣,怎么成呢?光耍嘴皮子,念得没滋没味,也不行。

所以、念白嘴里一定要有劲儿。我演《盗御马》自报家门时,对“姓窦名尔墩,人称铁罗汉”这一句,就特别注意吐字发声,力求铿锵有力,有筋劲儿,有嚼头儿,”老师一番话,在我心中引起了难以平静的波澜。象他这样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能够如此虚怀若谷,广求博采,汲取姐妹艺术的优长,不断丰富自己的演唱技巧,这种精神十分值得学习。

(据马岐先生《裘盛戎研习曲艺》赵其昌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