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是中國對文物海盜的最好回擊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是中國對文物海盜的最好回擊

"於疆於理,至於南海",從西周開始,南海就出現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在這片海域下,埋藏了無數的歷史。深不可見的海底,封印了無數的珍寶。由於近代中國軟弱,讓無數珍貴的國寶流落在外,外國文物強盜將陸地上的文物掠奪一空,便開始將目光轉向那些埋藏深海的寶物

中國考古界的恥辱,買不回本該屬於自己的國寶

新中國成立後,整個國家一窮二白,廣闊的海域根本沒有精力去維護,這給了外國文物強盜不少的機會。一位名叫邁克哈徹的英國人,就曾偷偷潛入中國南海,從南海海底的沉船上盜取上百萬件道德瓷器。更可惡的是,為了"物以稀為貴",他動手毀掉一大半,只留下二十多萬,帶回荷蘭進行拍賣。

這無疑是中國考古界的恥辱和傷痛。為了拿回自己的國寶,當時本就不富裕的中國政府硬是拿出3萬美元,希望能贖回

這些寶物。可恨的是,這3萬美元根本買不回一件本就屬於自己的瓷器。偌大的中國,連一件自己的寶物都保護不了,讓人痛心不已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是中國對文物海盜的最好回擊

無法打撈的南宋沉船,我們守候了整整二十年

然而一次意外,我們發現了一艘南宋時期的沉船。英國一直想找到一艘東印度公司的沉船,於是在1987年聯合廣州的打撈隊,在南海進行勘探。結果英國的沉船沒有找到,倒是找到了一條鎏金腰帶,從而意外的發現了一艘八百年前沉落海底的南宋古船,專家們命名為"南海一號"。

這艘沉船的發現震驚了整個考古界,專家們各個興奮異常,可是興奮歸興奮,怎樣將沉船完整的打撈上來成為一大難題。按照當時的國際慣例,首先需要在海底將沉船分解,然後逐段打撈,全部打撈上岸後在進行拼合。可是這是一艘八百年的古船,這樣做無疑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文物損失,於是考古隊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整體打撈。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是中國對文物海盜的最好回擊

當時中國十分的落後,"整體打撈"需要的資金和技術在當時是根本無法實現的。為了防止外國的文物強盜再次偷偷潛入將這些國寶盜竊出去,只能派出軍隊警戒,並且對外宣稱,"南海海底有當年外國侵略者扔下的炸彈",嚴禁任何人的靠近。就這樣,守護了"南海一號"整整二十年。

困難重重的打撈,終讓八百年前的文物重見天日

當時的我們雖然窮,但是在保護文物上是很有氣魄的,我們一定堅持"整體打撈",無論要等多久,堅決不能破壞文物價值。於是"南海一號"從發現到成功打撈,在海底整整等了二十年。

打撈過程無比的複雜,為了能夠把沉船整體的打撈出來,需要一個巨型鐵箱能夠將沉船包裹住,這麼大的鐵箱重達530噸,還特地使用了當時價值7個億的"華天龍"起重船,才將這個巨型鐵箱運到沉船所在的海域上。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是中國對文物海盜的最好回擊

根據原定計劃,沉箱沉入海底後,會自行切入海泥,將沉船包裹起來。令人沒想到的是,隨著海水和時間的沉澱,海泥變得更加緊密結實,那麼重的沉箱也沉不下去。沒有辦法,打撈隊只好在沉箱上面增加大重量的水泥塊,一直加到了4000噸,這時沉箱才勉強接近海底,但是卻還差2米。

這時在加水泥塊會把

沉船壓壞,打撈隊的隊員們只好潛入海底,手動挖掘沉箱周圍的泥土。海底的可見度很低,一旦沉箱箱體受力不均勻,就會把整艘沉船壓壞。隊員們只好小心翼翼,冒著巨大的風險,憑著自己的觸覺不斷的調整,完成了最後的2米。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是中國對文物海盜的最好回擊

下一步是需要將36根鋼樑插入沉箱的孔洞中,這才能把沉船拖起來。可是鋼樑在插入時,被裡面又厚又硬的海泥抬高,根本插不進另一側的孔洞。粗壯的鋼樑甚至在海泥的擠壓下直接變彎,這讓打撈隊員們十分絕望。

總會有辦法的,工程人員將沉箱的洞口改小,又把鋼樑的兩頭改成尖頭,再使用高壓水泵衝開淤泥,用了整整13天的時間,總算將所有的鋼樑都插完了。

這一打撈準備用了9個多月,終於在2007年12月的一天,沉睡八百多年的"南海一號"成功的完整打撈出來,現場無人不熱淚盈眶,花費3億來打撈,這付出的一切都值了。這麼重的箱子,如何在陸地上移動,又成了一個難題。

不過這個難題相比前面所遇到的,簡單很多,工程人員用圓柱形的氣墊放到箱子底下,就這樣把沉船拖進了今後的歸宿——"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是中國對文物海盜的最好回擊

"南海一號"不光保護難,打撈難,就連清理都很難。為了不破壞文物,考古隊員都是用雙手一點點的清理,用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完全清理好。文物中大部分都是南宋的瓷器,還有無數異域風情的金銀器、銅器、玉器等,甚至還有幾罐保存完好的鹹鴨蛋和花椒粒

國際市場上,同時代的南宋瓷器價值數十萬美金,按照此價格算,"南海一號"上的所有瓷器就價值三千億美金,大約兩萬億人民幣。可是"南海一號"的價值早已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南海一號"上的十八萬件文物,本就是中華民族的無價之寶,堅決不對外出售。更何況,一艘船在海底沉睡了八百年,一點都沒有腐爛,它本身就是一件無價之寶,一件不可複製的傳奇。

在加上打撈本身的價值,這次打撈是國際上的第一次進行"整體打撈"沉船,在多項技術上也有了不少的突破,為後來的沉船打撈提供了

不少可借鑑的經驗。這本身就是對中國文物的一種保護,這次打撈向世界證明了我們中國有實力能夠保護自己的國寶,也是中國對文物海盜最好的回擊。

從"南海一號"本身來看,南宋時期的遠洋技術絕對領先世界,特別是首創的"水密隔倉"技術,讓船技術觸礁也能自保。加上船上大量阿拉伯風格的器皿和珠寶,足以推斷出,當時的沿海地區和如今的中東地區有密切的貿易往來。"南海一號"證明了中國的"一帶一路"是歷史傳統,見證了我們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影響之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