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跳樓誰之過?

近日,筆者看到兩起有關遊戲的事兒,一起是兩個孩子因為玩遊戲跳樓了,11歲的哥哥帶著9歲的妹妹,說是玩遊戲產生了幻覺,兄妹二人覺得從樓上跳下來不會死;另一起是孩子利用上網課的機會,拿著手機玩遊戲,刷掉父母辛苦掙的血汗錢,氣得家長直埋怨:是遊戲公司坑了兒童。

孩子跳樓誰之過?


這兩起事件表面上都是因遊戲而起,但是筆者認為,責任不是單方面的。遊戲公司固然有他的疏忽,比如對玩家的身份審核不嚴,許多未成年孩子都能註冊成功(不知道是用了虛假身份資料,還是註冊內容過於簡單),如果能夠提高技術含量,在註冊和付款前都增加“人臉識別功能”,那麼孩子玩遊戲的情況會不會有所好轉,至少長相稚嫩的小學生會被系統輕鬆識別。

孩子跳樓誰之過?


第二,有的遊戲公司出品的遊戲確實不太好,除了打打殺殺,還給孩子傳遞一種脫離現實的信息,就是遊戲裡的人永遠死不了,每次“死”了,頭頂的長條一變紅又滿血復活了,所以時間長了難免給人一種“人怎麼都死不了”的幻覺。在此,筆者呼籲一下游戲公司,出品的遊戲能不能少點負能量,多些積極的正能量,讓玩遊戲的人在遊戲的指引下學到一些有價值的東西,為社會的育人事業做點貢獻。最起碼遊戲內容別跟教育“唱反調”,把人的思想和行為都帶偏了。

孩子跳樓誰之過?


話說回來,孩子玩遊戲刷錢、跳樓,孩子的父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監護人,從小不是應該對孩子進行一些常識性的安全教育麼?比如過馬路走人行橫道,要遵守交通規則;儘量別去狹窄幽靜、燈光昏暗的地方,別上陌生人的車;不能玩火,碰電,從高處跳下,不會游泳就別在水邊走等等。這些基本常識不僅要給孩子說到位,還要找一些相關的視頻及圖片資料讓孩子加深印象,有的甚至可以讓孩子親自感知,例如證明開水很燙,家長可以把開水倒進玻璃杯中,讓孩子嘗試著去碰一下,當孩子碰到杯子的時候定會感受到“燙”字的含義,以後就不敢再碰開水了。但是,像觸電、跳樓這樣的事情不能嘗試,那就多找找相關的視頻資料,或者用水果等物體做實驗,讓孩子看看觸電及跳樓的嚴重後果。

孩子跳樓誰之過?


案例中跳樓的孩子一個9歲,一個11歲,按理說都上小學了,並且應該都是三年級以上,不僅是家長,就是學校老師也應該時常進行安全教育的,人從四樓跳下來非死即殘,這個結果別說9歲和11歲的小學生了,即便是五六歲的兒童也該知道呀。作為父母,不僅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方面做的不夠,連孩子平時在玩遊戲都不清楚,是不是太失職了?如果知道孩子玩遊戲,一是要引導他們少玩遊戲,二是要告訴他們遊戲是假的,裡面所有的現象都是假的,給孩子提前做好心理預防是不是也會好點。

孩子跳樓誰之過?


再有,父母平時再忙,也別忽視孩子的家庭教育,這塊不能缺失。別一遇到問題,就找別人的原因,從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像上述孩子玩遊戲“刷”錢的例子,首先,你的支付密碼是怎麼洩露給孩子的(有網友說密碼可以通過身份證和手機驗證碼進行“密碼找回”,但是身份證號碼孩子是怎麼弄到的,是不是也有家長監管不力的原因),其次,孩子用手機上網學習前,父母如果把捆綁手機的銀行卡解除綁定了,誰還能“刷”走卡里的錢?不給密碼和解除綁定雖然可以阻止孩子玩遊戲“刷”錢,但是“治標不治本”。重要的還是要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父母也要經常陪伴孩子,別光顧著賺錢而忽視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得不償失。您說呢?如果您同意我的觀點,就動動手指點個“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