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发消费券拉动消费,海底捞、西贝却带头涨价


政府在发消费券拉动消费,海底捞、西贝却带头涨价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常依赖现金流的行业,这次疫情影响,对整个行业的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90%以上的个体户、中小企业,将面临倒闭危机,头部餐饮品牌也是深受影响。


餐饮企业尽管已经全面复工,恢复堂食,有逐渐回暖的趋势,但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当下,消费者也是深受影响,对于聚集性的活动与消费明显减少,很多企业都不好过,各地政府纷纷发餐饮消费券拉动消费,在这个节骨眼上,海底捞、西贝带头涨价,遭到集体抵制。


政府在发消费券拉动消费,海底捞、西贝却带头涨价


01

餐饮企业要不要涨价?


1、从商业经营来说,是需要涨价的。


餐饮行业每年春节后价格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上涨,这其实是正常现象,主要是房租、人工、原材料等开支每年递增式上涨。


2、从企业社会责任来说,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涨价的。


海底捞、西贝作为头部餐饮企业,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带头涨价,无疑让消费者反感。本来价格就不算便宜,加上受疫情影响的不只是餐饮企业,对个人来说,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3、从品牌来说,打造品牌难,毁掉品牌易。


企业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好口碑,不能因一时操作失误而让消费者敬而远之,北京全聚德烤鸭的没落,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烤鸭的价格一路飙升到消费者吃不起,不舍得吃。好产品还要价格适中,兼顾老顾客的情绪。


4、从公关来说,企业官方正面声明恢复原价,感觉像是一波炒作。


这种测试消费者是否能够接受涨价意愿的行为,对于知名品牌,不应该范这种低级错误的。如果要调价,是不是可以做一下消费者调查呢?


餐饮企业面对成本上升,适当涨价是能够接受的,如何涨价后还让消费者喜欢,这是一门学问,操之过急,表现出急功近利,容易遭到消费者反感。


02

餐饮企业如何涨价?


1、推出新品,上调价格。


原有产品逐步退出经营,要做到花原来的钱可以吃饱,花多一点钱能够吃得更好。


2、推出副牌,覆盖更多人群。


如喜茶推出喜小茶,就是做产品品质没有原有产品那么好,但价格比较亲民,来扩大营业额,收获更多因疫情影响而开不下去的一些小店空出来的市场份额。


3、整合供应链,资源优化。


通过进一步整合上中下游供应链资源,优化经营成本和经营效率,通过收购兼并一些危机中的中小品牌,扩展品类版图。


4、深耕会员制营销,加强顾客粘性。


我们要向航空公司学习,增加顾客消费频次,甚至可以收取会员服务费,降低菜品的价格。


03

餐饮企业如何获得增长?


1、品质低价,推出相对品质中等价格偏低的产品,拉动消费,促进高频次翻单。


2、综合经营,由过去的单一堂食,变成综合性餐厅,除了堂食外,还可以直接卖食材如海鲜特产、卖预制菜、代加工现制菜品打包自提、外卖等多种形式并存,提升营业额。


3、线上运营,拥抱线上转型,加强线上布局,可以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形式宣传餐厅品牌、主厨包装、菜品推新、促销优惠等多种方式,促进粉丝活跃度。


4、资本驱动,头部餐饮企业可以通过低价并购有潜质的中小企业及单店,抱团取暖,扩张品类和门店,待疫情过去,可以加快品牌发展速度。


5、品牌价值,餐饮企业通过组织和参与社会营销事件,提升品牌价值,为当地公益事业做出微小贡献,树立积极正面的品牌形象,如为社区老人食堂提供低价或者免费的福利餐。


6、优化服务,便民举措,如老乡鸡在进门处安装洗手池和免费提供洗手液,提示餐前洗手。


商业的本质是赢利,顾客是所有收入的来源,得民心者得天下,作为餐饮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服务好一方百姓,做一个有口碑的品牌,钱自然能够赚回来。利用好线上运营,菜品创新,多种渠道获得增长,优化服务,提升品牌形象,通过这些举措,容易渡过难关,迎来发展黄金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