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著自吸情懷的人,為什麼最後都買了渦輪車?

汽車圈打臉最多的一個消費群體,就是那些嚷著渦輪怎麼不好,自吸才是情懷,到最後真正去選車發現還是渦輪香。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樣,雖然我喜歡自吸的那種平順流暢,但自己買的還是渦輪車。這種現象看起來很奇怪, 但當你真正去了解選車的整個歷程時會發現,其實選渦輪車一點都不奇怪。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朋友的經歷,這是一個真香打臉的案例,因為我從頭到尾都參與到他的選購歷程,所以對於它的想法以及現實情況都非常瞭解。


朋友小梁跟我是同學,所以大家都是同齡人,審美以及用車需求各方面都是很接近的。小梁不是汽車圈內的人,但對汽車的瞭解並不少,起碼他對自吸以及渦輪的感受會比普通消費者更深,我能理解他確實是比較喜歡自吸平順的那種消費者,當然它也並不排斥渦輪。因此,一開始選購新車時它一直在糾結新款昂克賽拉。


喊著自吸情懷的人,為什麼最後都買了渦輪車?


昂克賽拉我相信大部分網友都有所瞭解,到目前為止依然堅持整個家族都搭載自吸發動機,而且它在動力方面的調教也確實是相當優秀,變速箱響應極快,邏輯也非常聰明。


但是,如果你要考慮昂克賽拉,那你就必須接受空間小、懸掛硬的缺點,還好新款車型在隔音方面有所改善,不然還得接受它的噪音。光是這兩個明顯的短板,我朋友就要糾結換一臺車考慮,不過它並不是放棄昂克賽拉,只是想另一款車型來權衡對比。


喊著自吸情懷的人,為什麼最後都買了渦輪車?


當我們想在15萬這個區間裡面尋找另一款自吸車型時,嚴重的問題來了,你會發現你可選的車型極少。


我們來分下一下,首先有點自吸情懷的消費者,肯定都會跟運動特性捆綁在一起,那麼在這個價格區間裡面,搭載自吸發動機而且還具有運動特性的車型,除了昂克賽拉之外,我只能想到威朗兩廂、高爾夫和福克斯,它無法接受三缸,所以最後就只剩下威朗兩廂和高爾夫。


再對比一下設計造型,小梁也不太能接受兩廂車,最後發現要選一臺自吸三廂轎車只有昂克賽拉了。


喊著自吸情懷的人,為什麼最後都買了渦輪車?


可能有網友會說,不是還有英朗、軒逸和朗逸那些嗎?其實如果接觸消費者多了你會發現,絕大部分考慮這些純家用取向車型的用戶,他們基本都不會介意是否搭載渦輪發動機。像小梁這種似懂非懂,頗有一點自吸情懷的人,壓根就不願意去考慮那些車型,可能主要原因是覺得那些車型滿大街跑,不夠個性。


喊著自吸情懷的人,為什麼最後都買了渦輪車?


最後問題來了,兜來兜去自吸車已經別無選擇怎麼辦?那就只能去看渦輪車了。一看渦輪車會發現,你能選擇的可就多了,除了剛才說到的那些車型均有搭載渦輪發動機之外,還有思域、凌渡以及菲斯塔等等,反正就是一下子多了很多選擇。有了這些車型之後,你又會發現原來這個級別的車空間可以那麼大,不用再侷限於昂克賽拉去考慮。


喊著自吸情懷的人,為什麼最後都買了渦輪車?


接下來就是試駕對比環節,這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那點“表面自吸情懷”在渦輪那種低成本壓榨高馬力面前,簡直就是一戳就破。當他試駕到思域時跟我說:“這車怎麼上到100踩下去還這麼猛?關鍵是還比昂克賽拉省油!”


喊著自吸情懷的人,為什麼最後都買了渦輪車?


聽到這句話時我已經知道回不去了,自吸終究還是不屬於這個時代。早些年我們會唾棄渦輪技術不成熟,效率也不高,但是近幾年車企瘋狂發力,這些論點早已站不住腳。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1.5T的雅閣和號稱搭載地表熱效率最高發動機的2.0L凱美瑞,兩車開起來在動力上前者完全是可以秒殺後者,中後段加速甚至都沒有可比性,最關鍵是連所謂的最高熱效率也無法支撐它的燃油經濟性,實測1.5T雅閣比2.0L凱美瑞更加省油。


喊著自吸情懷的人,為什麼最後都買了渦輪車?


這種感覺就像,你努力了十幾年的成果,在別人彈指間顯得是那麼不堪一擊。當廠家都默認把渦輪當成主流時,很多研發的資源都會往渦輪靠攏,尖端技術全部都用來解決渦輪短板的問題。


現在我們再去對比以前的渦輪車,燒機油的越來越少,跟別說什麼跑完長途不能熄火,十萬公里換渦輪這些問題,就連動力遲滯這個天生存在的物理短板,現在都已經可以通過很多技術來彌補。


喊著自吸情懷的人,為什麼最後都買了渦輪車?


如果忽略情懷的加分,自吸車現在對比渦輪不僅沒有優勢,在應用層面上缺點還非常多。所以最後小梁選了思域我也一點都不覺得奇怪,畢竟情懷本身在實用面前就顯得蒼白無力,更何況是這種“表面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