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为何很多中国学生选择到日本留学

如果留意中国近代史一些人物你会发现很多人都有在日本生活或者学习的经历,大家最熟悉莫过于文学家鲁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到日本留学?


清朝末年为何很多中国学生选择到日本留学


首先,近代日本已经完成了转型,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值得中国学习。特别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让那些只学技术的洋务派如梦初醒。救国仅仅发展现代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而日本的强大的历程来看对于中国有着良好的样本意义。1853年美国培里舰队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由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殖民社会,随后日本锐意改革明治维新后,摆脱了困境跃居世界强国。


清朝末年为何很多中国学生选择到日本留学


其次,到日本路途更近更方便。从中国沿海城市到日本无论从距离还是成本上到日本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再加上同属东亚文化圈,更能够融入和适应当地社会。

这场浩浩荡荡的赴日留学潮既有官方行为也有民间行为。经历了甲午战争失利后,一些官员认为应该学习日本,在这些官员当中张之洞最为力主。为了鼓励青年留日,1902年,张之洞不仅将自己的三个孙子送到日本,还促使清政府在1903年,颁布留学归国学生的录用制度,授予一定官职。为当时的青年在科举之外,开辟了新的入仕途径。


清朝末年为何很多中国学生选择到日本留学


官方的鼓励,民间更是大力效仿,只要家庭条件允许都会节衣缩食让孩子远赴东洋求学。文首提及的鲁迅先生也是留学日本,童年时候鲁迅家道中落经济条件并不好,在这样条件的家庭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日本留学,由此可见当时留学日本是多么流行。这么多学生到日本学什么了?如果说甲午战争之前,清廷向欧美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更倾向于实业,归国后办工厂、做科研,那么甲午之后的这批留日学生,则多学习政法、军事和师范。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希望通过学习日本的先进,从思想和军事上改变中国的困境。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后世印象里,留日学生更具有革命性。近代革命党的元老级人物,孙中山、黄兴、宋教仁、汪精卫、陈其美、蒋介石,不难发现其共同点,革命活动都与日本密切相关。或是曾留学日本,或是在日本搞过革命。从这一点上看日本对中国近现代发展影响还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