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所推行的改革,為什麼會失敗,使其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公元1067年,20歲的小青年宋神宗趙頊走馬上任,開始掌控大宋王朝的神器,處理王朝內部的大小事務。 年輕的宋神宗趙頊,發現走過108年的宋王朝,顯得有些步履蹣跚,停滯不前,猶如一位身體臃腫的中年人,越來越沒有活力。

以及長時間的和平,使宋朝的人口大幅增加,財政開支也大了起來,官員的腐敗和軍隊日益削弱戰鬥力,都使得宋神宗很不願意接手這樣以一個爛攤子,但又不能撒手不管,所以,他多次大臣們說道:“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

王安石所推行的改革,為什麼會失敗,使其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網絡圖片宋神宗

至於能擔當改革的重任人,神宗找了那個政治才幹都讓他欣賞,比他打27歲的王安石。作為志向非凡的人,宋神宗和王安石兩人可謂是相見恨晚、惺惺相惜,其實早在宋仁宗時期,王安石就曾上過萬言書,期望改革弊政,可惜石沉大海,沒了啥消息。而宋神宗這次主動拋出的“橄欖枝”,無疑讓王安石欣喜若狂,讓他事業迎來了第二春。

宋神宗和王安石都屬於志向非凡的人,而志向非凡的人總是血氣方剛,躊躇滿志,摩拳擦掌,想大展身手,做出一番偉大的事業。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王安石的改革中,免役法可謂是一出重頭戲,這是針對社會沉重賦役,想出的一項改革措施。

王安石所推行的改革,為什麼會失敗,使其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網絡圖片王安石

服役等同於是老百姓為國家進行的一種義務勞動,為了保障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老百姓就需要無私的,將自己的財力給奉獻出來。而在宋朝,由於差役的種類繁多,導致了百姓們的疲於服役十分困苦。

所以,王安石便針對這一大弊端,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改革的阻力重重,不但沒有推進,反而到最後敗的是一塌糊塗,不但各地的大小官員反對,就連那些極貧極苦的百姓,最後也是集體到京城上訪告狀,還在王安石家門口鬧事。

王安石所推行的改革,為什麼會失敗,使其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然而王安石卻不理這些事,仍然是繼續堅持他的改革,他認為“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當世人不知我,後世人當謝我。”在他看來,老百姓暫時的利益受到損失沒有什麼,將來利益增加以後,他們還得感謝我。但是,令他想不到,自己本著一片好型去改革,不百姓不但沒有到利益,居然還幫了腐敗份子的大忙。

就以變法中的青苗法為例子,青苗法是為了讓老百姓,在春天耕種這個青黃不接的季節,能夠吃到糧食而設立的。在青苗法每出臺以前,百姓為了緩解燃眉之急,就去找有錢人家借錢借糧,等到有收成的時候,再加倍償還給債主。

王安石所推行的改革,為什麼會失敗,使其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網絡劇照王安石

王安石為了保障農民和朝廷的權益,打壓個人利益,青苗法是由朝廷出面代替個人,來完成這個糧錢的借貸工作,利息比富人定得低一些,就像現在打擊高利貸,國家出面提供低息貸款一樣。本想著這樣一個惠民措施,既能減輕百姓的負擔,又能為國家增加收入,一舉兩得,但沒想到上面好好的經,讓下面的和尚給念歪,實施起來卻實在不盡人意。

王安石在廟堂上看起來,較低的利息落實到民間時,經過中間官員中飽私囊,層層增加,實際執行起來的利息,比原來富戶所定的利息還要高,而由於青苗法是自上而下的官府主導,這就使得這種行為,成了一種官府壟斷的行為,個人又不能做,老百姓只得向政府借錢。

王安石所推行的改革,為什麼會失敗,使其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網絡圖片

而政府的借貸手續特別繁瑣還很慢,要層層上通報審核才可以成交,這樣一來,還沒有等到糧食下發百姓手中,老百姓早就餓死了。而好不容易才等到糧食的老百姓,還要忍受更為殘酷的官吏剝削。

這就使得王安石的變法,演變成了在幫官府做生意,這樣在官官相護,汙吏橫行的情況下,腐敗成了光明正大的事。不但老百姓負擔沒減輕反而越來越重,到是那些地方官員從中取利,越來越富。很顯然王安石在變法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讓變法為腐敗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王安石所推行的改革,為什麼會失敗,使其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網絡圖片

為了順利的推行新變法新政,王安石給地方都下達硬性指標,規定了地方每年必須貸出的數量。這樣一來地方官為了完成任務,就只得硬性攤派借貸,許多不需要借貸的老百姓也得奉旨貸款,這使得百姓們苦不堪言。

而那些官員可不管百姓死活,他們好不容易逮住了一個合法的貪汙機會,那能這麼輕易放過,貪官們藉著推進新法為藉口,以完成朝廷的指標為己任,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吞食百姓的錢財,然後從中漁利。所以,王安石的這個變法不僅沒有減輕百姓的負擔,也沒有為國家增加財政收入,到是苦了百姓,白白便宜了那些貪官汙吏。

王安石所推行的改革,為什麼會失敗,使其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網絡圖片

令腐敗變得日益猖獗,雖然這不是王安石變法的初衷,但是與他脫不了關係。王安石想通過變法治理貪腐,卻不曾想被貪腐“治理”。不得不說王安石變法考慮的不周全,在變法實施中也沒有詳查實施的情況,還一味地推行,給百姓造成負擔,社會造成混亂,最終,導致大力提倡的變法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