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无”字来自老子

散开去看哈。

自然哲学观点,到老子始现清明。老子有很多开天辟地的言论,之所以说他开天辟地,一是因在他之前,古人并没有就“道”的内涵形成系统的有效论述。而在他之后,同样没有人突破老子的关于自然之道的顶层设计,再进咫尺。直到今天,对于自然哲学论述最完善最透析的论著,依然是(道德经)。后人多有膜拜,(道德经)的一些论述已然就是颠扑不破的哲学真理,或者说是自然万物的生存法则。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无”字来自老子

比如:道可道非恒道。道可以理解为路,引申为规律。什么样的规律会一成不变么呢?没有规矩就是它的最大规律。

比如: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万物一阴一阳相拥而行,二气交流,孕生万物。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无”字来自老子

比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也!有所退,才能有所进,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此是一物降一物,一物换一物。

再比如,难易相接,高下相生。类似的句子(易经)里也有: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艰难和容易总是交替出现,高与低总是对比出现,从艰难到容易,因高而衬出低的卑微。引申开来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重点来了,这个“无”字是啥意思?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无”字来自老子

看二经需要全景式去读,却又不能全景式去想。在于论著者立说之时,也未必是泾渭分明,有些语言客观思想多一些,有些逻辑主观臆想多一些,读者不能明辨,最终会坠入云山雾沼,不能自拔。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和“夫唯不争,故莫与之争。”白话就是“聪明人做事的方法是重参与不重回报”和“因为他不求回报,所以其它人都拼不过他。”这个“故莫与之争”在推理上就有着浓厚的臆想成分哈。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无”字来自老子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理解上,前一个有,有遗传的意思在里面,是代代继承,生生不息。所以说万物生于有。后一个无,解释为空无、没有,只是表象,其实质是创造、创新与开拓的意思。困难带来需求,需求带来创新,创新带来继承。与前面难易相生的意思一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换个说法就是:万物生于后天,后天源于先天,基于先天的创造,带来后天的继承。是由客观的存在,带来主观的思考,又因主观的思考,改变客观的存在。有而无,无而有,也是是而非,非而是;肯定之否定,否定之肯定的问题。归根是阴阳转换的问题,说白了就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明白了自然的对立关系和阴阳转化的规律,这些问题已不再是问题。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无”字来自老子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不就是裂变与转变么!无,不是转变,是转变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