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泰山封禪”,給宰相送“封口費”,宋真宗為啥執著於這件事?

澶淵之盟"締結後,起初,宋真宗很高興,覺得總算和平解決了邊境問題。但高興過後,卻越琢磨越覺得屈辱,加上朝堂內外的非議,他的內心時常覺得惶恐。

副宰相王欽若看出了他的心思,便鼓動他進行泰山封禪:

"唯有封禪泰山,可以鎮服四海,誇示外國。"

所謂"封禪",是指古代帝王祭拜天地舉行的大型典禮,只有政績德行突出的君王才有資格。

為“泰山封禪”,給宰相送“封口費”,宋真宗為啥執著於這件事?

宋真宗為了安定民心,鞏固統治,對王欽若的提議十分心動。但他還有一些猶豫,因為"封禪"需要有代表"天意"的"祥瑞"出現,否則就顯得名不正言不順。

王欽若最擅長猜測聖意,立刻獻策:

"天瑞安可必得?前代蓋有以人力為之者,惟人主深信而崇之。以明示天下,則與天瑞無異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前代的那些所謂"天瑞",其實都是人為製造的,只不過是君王將它們當做真的進行宣傳而已。

宋真宗聽了,頓時來了靈感:是的,沒有祥瑞,那就造啊!

雖然已經打定了主意,但宋真宗還對一個人不放心,他就是宰相王旦。

宋真宗的擔憂,被王欽若看在眼裡。於是他便開導真宗:官家莫要憂心,臣出面做王旦的思想工作,告訴他這是官家您的意思,他必然不敢反對。

宋真宗高興地答應了。

王欽若與王旦溝通後,王旦陷入了沉思。

思慮再三,迫於王欽若口中的"官家之意",王旦很勉強地同意了。

宋真宗覺得,王旦的"勉強"是一顆隨時會爆的定時炸彈,萬一自己進行泰山封禪的中途被他叫停,該如何是好呢?

宋真宗愁眉不展,絞盡腦汁地琢磨,終於想到了一個好法子。

為“泰山封禪”,給宰相送“封口費”,宋真宗為啥執著於這件事?

他將王旦邀請至宮中,然後設下一桌子的美味佳餚。君臣共飲,相談甚歡。酒足飯飽之後,宋真宗讓內侍抬出一罈子美酒送給王旦,囑咐道:"拿回去和家人一同享用吧!"

王旦回到家後打開一看,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這竟然是滿滿的一罈子金銀珠寶。

為了不讓宰相王旦反對自己的"封禪"大計,宋真宗天才地想到了給其送禮。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至此,王旦便只能閉口了,對宋真宗的"封禪"再也沒有提出抗議。

沒了反對聲音的宋真宗,此後便專心地進行造神運動,為他的"封禪"事業造勢。

為“泰山封禪”,給宰相送“封口費”,宋真宗為啥執著於這件事?

王旦、王欽若帶領著文武百官、地方官吏、僧人道士等兩萬多人,聯名上書,請求宋真宗進行"封禪"。

為了名正言順,他們還策劃了"天書"事件。

大中祥符元年的10月,宋真宗帶著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前往泰山進行"封禪大典"。

這場"封禪"鬧劇,參與人數眾多,耗資巨大。百姓深受其害,民間怨聲載道。

來過泰山進行"封禪"的帝王有: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

在這些"封禪"的皇帝中,泰山封禪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宋真宗趙恆,顯得有些另類。因為他既沒有這些皇帝的雄才大略,又沒有他們的豐功偉績,那麼,他為何執意要進行"泰山封禪"呢?

為“泰山封禪”,給宰相送“封口費”,宋真宗為啥執著於這件事?

一、對謠言的恐懼

宋真宗的內心,對謠言是十分恐懼的。

這從他還是太子時,便有所體現,"時有飛(蜚)語聞上(太宗)"。

他在這種"飛語"的恐懼中長大,對謠言便有著異於常人的敏感。比如,因為出現"有星孛於井鬼"的天象,他便放棄了他的生辰慶典。

這種誠惶誠恐的心理,逐漸被他帶入到政治生活中。為了安定內心的恐懼,鞏固自己的統治,他便需要"祥瑞"和"封禪"之類的"神道設教"。

宰相王旦的神道碑中記載著這麼一件事:

"日者上書言宮禁事坐誅,籍其家,得朝士所與往還佔問吉凶之說。真宗怒,欲付御史問狀。"

這件事反映出宋真宗對"日者"交結"朝士"及"言宮禁事"等行為的敏感。

為了控制流言蜚語,防患於未然,他還曾下詔:

"民間天象器物讖候禁書,並納所司焚之;匿不言者死。"

為“泰山封禪”,給宰相送“封口費”,宋真宗為啥執著於這件事?

二、對皇位的擔憂

對於皇位的擔憂,始終像噩夢一樣纏著宋真宗。

宋太宗趙光義共有九個兒子,其中李皇后所生的三個兒子:趙元佐、趙元僖、趙元侃曾先後被立為太子。

宋真宗趙恆成為太子後,擁護廢太子趙元佐的呼聲依然存在。

除了李皇后和大宦官王繼恩的擁戴外,還有參知政事李昌齡等人的支持。朝堂內外又時不時地響起"立嫡以長"的輿論聲援。

這一切都使宋真宗處於一種隨時被廢黜的恐懼之中。

登基後,他在短短的十天內,便對五個弟弟和一個侄子進行了加官賞爵,封王封公。表面看是恩遇,實際上是防備。

他首次親征契丹時,需要在京城留有一位坐鎮者。五位弟弟中,他選了身患重病的趙元份。後來,由於趙元份身體羸弱實在不能履行留守職責,他又暗中派參知政事王旦從前線回到開封輔政。

這些無一不是對失去皇位的擔憂。

怎麼牢固自己正統繼承人的位置,怎麼加強民間輿論的擁戴,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基於這種心理特徵,也就不難理解,宋真宗為何要執著於“泰山封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