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报道:稳产能增效能 绍兴水运加速复苏

4月25日,《中国交通报》刊发《稳产能增效能 绍兴水运加速复苏》,报道了绍兴水运复苏的现象。

《中国交通报》报道:稳产能增效能 绍兴水运加速复苏

在上虞风顺造船生产车间,各种机械发出轰鸣声,地上各种生产零件、配料堆放满满当当,不时响起的咣当碰撞声音此起彼伏,几十名员工正在紧张的工作着。而公司前面的水面上,十几条大船紧密停靠在一起,大部分都是即将出厂的新船,有的正在做着出厂前的最后处理,有的已经完工只等着船主来“认领”。公司负责人钟益波介绍:公司从2019年6月份开始投入船舶建造,至目前为止已经造好了20余条,目前还有10余条船舶订单,尽管回绝了不少工期要求比较紧张的船主,但生产周期也已经排到了明年的5月份。

《中国交通报》报道:稳产能增效能 绍兴水运加速复苏

复工第二天,水运逐渐繁忙。


和绍兴船舶建造市场的一片火热相同,绍兴水运市场也一片红火。

“进入4月份,生产很忙。船不够用,吊机也增加了作业时间。今年年初订购的8条新的集装箱船舶还没能交付。公司已经签订合同固定了好几条船舶来帮忙。” 绍兴汇海航运公司负责人姚见方有了“甜蜜的负担”。每天在公司的装卸码头,吊机起起落落,装卸的船舶和集卡车往来穿梭,而集装箱柜子的堆场越来越壮观。

《中国交通报》报道:稳产能增效能 绍兴水运加速复苏

复航第一艘集装箱在绍兴中心港物流园区码头卸货

据统计,3月份绍兴水路完成货运量124.61万吨,同比增长0.42%;完成集装箱吞吐8766标箱,逆势增长142%;完成客货运总周转量2.8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52%。“疫情影响还无处不在,但在码头、船户和管理部门等各个环节的努力下,绍兴水路在3月份产能和效能已经完全恢复,保障了绍兴生产生活的大宗物资运输、供应。”绍兴交通部门港航处处长韩凤雷介绍。

《中国交通报》报道:稳产能增效能 绍兴水运加速复苏

面对疫情和复工复产过程中极大的不确定性,绍兴水运行业整体表现反应迅速、保障稳定。这背后有分秒必争、精谋准动的人员共同努力,也有结构优良、向稳向好的行业发展因素。


近几年,绍兴依托杭甬运河全线通航,大力建设水陆集疏运综合平台,提升通江达海主通道能级。

《中国交通报》报道:稳产能增效能 绍兴水运加速复苏

新建规模型作业区6家,新增500吨级以上泊位49个。杭甬运河全线通航后,绍兴辖区新建规模型作业区6家,新增500吨级以上泊位49个。经过培植,绍兴港越城港区中心作业区、上虞曹娥作业区、诸暨城郊作业区、滨海电厂码头等一批新建大型综合性港口、码头已初具规模。目前,投资概算13亿推动曹娥江中上游航道及船闸提升建设。上浦船闸及航道工程桥梁工程完成建安至53.3%,船闸工程完成建安至5.2%;清风船闸及航道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绍兴“H”高等级航道网进一步完善,四级航道占比提升到18.5%、达207KM。

“政府的支持和导向,对水运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环保责任、公路治超、水运及集装箱运输政策利好等因素叠加,使得企业投资水运的意愿持续增强。”绍兴港航部门郑毅彪副局长指出。

2019年,绍兴市政府出台鼓励政策,内河集装箱运输、新建码头和购置船舶等方面奖励政策,补贴最高可达200万元;同年,绍兴港航通过“三服务”,在走访全市116家重点物流企业时推介水运优势,提高港口码头、航运公司和物流企业三方的需求匹配度,引起了重点物流企业的极大兴趣。半年完成货物运输“公转水”超过290万吨,集装箱超过40000TEU,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超过5000万元;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省政府实施的减免政策也为行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仅过闸费一项,绍兴辖区企业和船舶节约费用超3000万/年,水运货物成本平均将降低1.5元/吨。

“多重利好因素下,绍兴水运掀起一波投资热浪。2019年,全市完成水运投资3.5亿元,增长302.8%。新增水运企业1家,计划投资5000万、建造20艘1000吨(36TEU)集散两用船;4家企业新订造1000吨船舶20艘;拟新建企业码头9家,其中开工建设4家,开展前期5家。添码头、添船舶,就必然会增大运输量。2019年统计表明,绍兴水路运输占全社会运输量从之前的6%增长至10%,这是一个好的开始。”郑毅彪副局长透露。

《中国交通报》报道:稳产能增效能 绍兴水运加速复苏

金色阳光下绍兴水运迎来复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