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時隔二十一年才承認的妾室,培養出了三位院士

在近代,梁啟超一家可謂是聲名遠揚,九位子女在各自的領域都是毓秀俊才,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滿門英傑的背後是梁氏家長優良的教育,梁啟超本身和其知書達理的正妻李惠仙夫人,我國第一位女學校長自是不必多說。但這背後還有一個常被我們遺忘的人,梁啟超不曾公開承認的第二任妻子,王桂荃。

梁啟超時隔二十一年才承認的妾室,培養出了三位院士

王桂荃原名為王來喜,親生父母去世後被繼母幾經週轉賣入李家,後作為跟隨梁啟超原配李惠仙夫人的陪嫁丫鬟陪嫁到梁家,進入梁家時才六歲。梁啟超後為其改名為王桂荃。王桂荃在梁家是主要的勞動力,是李惠仙夫人的得力助手。

1903年,17歲的王桂荃在李惠仙的安排下成為梁啟超的小妾。但因為梁啟超和李惠仙夫人一直堅持呼籲"一夫一妻制度",一開始在外連王桂荃小妾的身份都未曾承認過。梁啟超在寫給家人親朋的信中提起王桂荃,總以"王姑娘"或"三姨"相稱,甚至都不讓王桂荃的六個子女叫她娘,只允許他們稱她為"王姨"或者"王姑娘"。

梁啟超時隔二十一年才承認的妾室,培養出了三位院士

但王桂荃似乎從來沒有要求過什麼,她在梁家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地侍奉梁家一大家子人。李蕙仙夫人體弱,家裡,活動不便,梁家的大小事務都由王桂荃操勞管理。直到二十一年之後,王桂荃再次有孕值臨產之際,梁啟超才在與好友的信中首次對王桂荃使用了"小妾"的稱呼。二十一年的辛苦操勞才等到了梁啟超一個小妾的稱謂,這樣的不在意實在是讓人感慨。李惠仙夫人去世后王桂荃更是盡心盡力地撫養了李惠仙和自己的九個子女,還不忘安撫面臨喪妻之痛的梁啟超,幫助其走出悲傷。

梁啟超時隔二十一年才承認的妾室,培養出了三位院士

梁思禮一家與王桂荃合影

梁家雖名聲在外,但家底並不富裕,王桂荃就是在這樣窘迫的境地下任勞任怨地操持家務,維護著一家人的正常生活。1929年梁啟超逝世,臨終前,梁啟超對王桂荃說:"對不起,讓你受苦了,孩子們就拜託你了",她說:先生放心,孩子們有我呢!果然,她沒有讓梁啟超失望。之後她一直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教育好孩子們,給他們良好的教育,培養了他們優秀的品格,送需要的孩子出國,讓他們在自己的領域裡大展宏圖。

梁啟超時隔二十一年才承認的妾室,培養出了三位院士

梁思成、林徽因與王桂荃合影

孩子們都長大離家,王桂荃身上的重擔似乎終於可以卸下,安度晚年了。但老天似乎不想她這一生就這麼過去,1966年,文化大革命來臨。梁啟超被判為"保皇派",雖梁啟超已死,但作為活著的"保皇黨的老婆"——王桂荃,自然是受到了打壓和迫害。當時已是八十多高齡的王桂荃每天要作為勞改隊隊員上街勞動。1968年,85歲的王桂荃,最後一個人孤獨地在一間陰暗的小屋中死去。連下葬都只是好心的村民為她裹了一張破草蓆,就這樣埋在一個山坡上。王桂荃這一生,就這樣慘淡收場了。

王桂荃這一生受盡苦難,生前未有榮華,死後未有哀榮。但她始終保持忠誠、堅強樂觀的心態,勤勞善良,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毫無怨言地經營著她平凡而偉大的人生,想來這也是她的幸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