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預言的“多頭大屠殺”在重演!中航油鉅虧案15年後,陳九霖撰文:油價狂漲狂跌坑人不是最後一次

跌入負油價是歷史性的第一次,但是,油價狂漲狂跌以致坑害了眾多“油人”和“非油人”,並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作為曾經的“油人”,筆者也曾深受其害,為此寫過《地獄歸來》《商業的邏輯》,講述本人的經歷

2020年,對於石油投資者和生產者,都是最為驚心動魄的一年,也是石油歷史上乃至期貨市場破天荒的一年。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石油需求的大降,造成油價大幅下跌;3月6日,沙特和俄羅斯之間的石油減產計劃談崩,沙特阿拉伯在狂砸石油價格的同時,也大幅度地進行增產,造成油價大幅下跌30%;4月20日,加拿大WCS原油的價格,直接跌破零,為-0.01美元/桶,國際油價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負值。接著,就在4月21日,在美油的期貨市場上,更是上演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碾壓行情,其中,美國紐約WTI原油5月2005期貨合約,跌至-40.31美元/桶!

-6%、-13%、-22%,4月27日,紐約6月交割的石油期貨價格再次開啟暴跌模式……

這種情況,不僅改寫了石油業的歷史,也從傳統意義上打破了人們對於商品價格的認識:市場上寧願給錢,也不願意拿到原油現貨商品。這個曾經被市場認為和黃金一樣珍貴的、被稱為“黑金”的商品,現在竟然淪落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的地步,實在令人唏噓。尤其是,在黃金價格突破1700美元/盎司,並向著其歷史高位1900美元/盎司發起猛攻的情況下,為什麼同樣都是期貨炒作,而曾經的石油“黑金”怎麼就會出現負值呢?無數人為之不解,而且,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走勢。

高盛預言的“多頭大屠殺”在重演!中航油鉅虧案15年後,陳九霖撰文:油價狂漲狂跌坑人不是最後一次

石油期貨“負油價”是怎麼發生的

要想知道石油價格為什麼會出現負值,那就必須先從期貨開始瞭解。期貨,在英文中被稱為“futures”,而這個英文單詞,本意就是“n.未來;前途;期貨;將來時”;加上了s之後,就是“n.期貨;未來,前途”的意思。所以,購買期貨就是購買一個未來,就是購買一份對某種商品的未來看跌或者看漲的合約。

但是,期貨與現貨不一樣。以石油為例,現貨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期貨合約,則有兩個功能,一是一種金融工具,不必交割現貨;二是現貨協議,可以交割現貨。期貨合約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合約一旦到期,就需要交割,要麼交割現金,要麼交割現貨。期貨相較於股票,有著很大的不同,股票的投資者在買入後出現虧損時,只要不加槓桿,股票不退市就可以一直不用擔心被平倉,理論上可以無限期持有,只要所持股票的公司不倒閉。也許有一天會出現真實虧損的情況;也許有一天會扭虧為盈,乃至賺到大錢。

然而,期貨合約,在對應的期限到期後,就必須進行交割。所謂的交割,就是指在約定的時間內,以約定的價格買入或者賣出資產,或者展期(挪盤、移倉)。這也意味著,作為一個期貨的投資者,就必須面對到期後所付出的代價,而在股市裡面的“裝死策略”,在期貨市場裡面卻是完全無效的。所以,投資期貨市場,對於投資者的交易水平要求要比股市高得多,而且,最好有人一直盯盤。由於期貨市場的特殊性,當期貨的投資者在面臨交割的問題時,只要不是真正想在市場上買賣現貨,都會選擇在最後的交易日到期之前,平掉自己的倉位,然後退出當月合約的交易,或同時買入下月的期貨合約(移倉)。

石油期貨合約驚現“踩踏事件”

本次發生具有歷史意義的負油價的魔鬼,藏在5月份的美油2005石油期貨合約之中,該份合約在最後的交易日的持倉量,不同於其他月份,非常明顯地偏高。持倉增多的原因,源於個人投資者對於原油價格看多,他們認為目前的石油價格已經夠低,值得進場。可是,這部分增持的5月份合約的最後交易日,是4月21日,大部分短期進來的投資者根本無法進行交割。而市場上的多頭期貨,並不想要石油現貨,只能在這個交易日前不計成本地進行平倉。

這裡還涉及一個石油儲備庫的問題。石油期貨合約的交割,需要交割油庫。位於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美國原油期貨主要交割地——庫欣(Cushing)原油庫,從1983年開始,就是美國輕質原油WTI進行現貨交割的“交割油庫”。這個油庫的庫存,在3月份觸及6470萬桶的紀錄高位。而自從疫情暴發後,這一地區的交通就一直不暢,導致原油運輸阻斷和儲存積壓。在這種背景下,這個具有9000萬桶儲存容量的庫欣“交割油庫”,在過去的3周之內,就以每天增加75萬桶原油的速度,快速地增填上了1575萬桶原油。須知,這種速度的石油庫存數量,相當於一箇中等歐洲國家每天的消耗量。而美國的其他儲油空間,也在快速地被填滿。根據EIA於2020年4月份發佈的報告,單單在4月份的第二週,美國的原油庫存就達到了5億桶。預計美國的全部現有儲油空間為6.5億桶。

而這段時間,美國石油生產商又開採出了過多的石油,這些石油根本就找不到任何儲存的空間;即使偶爾能夠找到儲油空間,而儲油價格又貴得離譜。舉例說,在美國的亞馬遜網上,兩個自備油桶的價格,就已經賣到了145美元,這意味著空油桶的價格都高於原油本身。除此之外,如果要將期貨合約兌現成原油,還有運輸成本、倉儲成本、保險成本等多方面的費用。面對各地儲油能力的飽和,加上如此高昂的成本,一個從來就沒有想過要買石油現貨的期貨合約投資人,直接就掉進了一個徹徹底底的金融遊戲的陷阱之中了。就在這個過程之中,空方(賣方)有著強烈的想要交割的意願,可多頭(買方)卻並沒有任何想要接盤的意思,於是,便出現了猛烈的石油期貨合約的“踩踏事件”。

高盛預言的“多頭大屠殺”在重演!中航油鉅虧案15年後,陳九霖撰文:油價狂漲狂跌坑人不是最後一次

2020 年4 月23 日,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原油儲存設施。

在期貨市場上,在供需出現嚴重失衡的時候,也曾出現過踩踏式的逼倉行為。但是,卻沒有這次這麼嚴重。而且,如果說這次石油期貨合約前期價格的下行,是因為短期的需求與供給的不平衡所造成的話,那麼,這個美油2005合約期貨後期的價格達到負值,卻是基於上述綜合因素所形成的合力,而成為華爾街“刀口舔血”的石油期貨悶殺遊戲!

早在2012年,為了應對原油價格大幅波動所造成的潛在風險,美國原油洲際交易所(ICE)就曾宣佈引入熔斷機制,也就是,設定交易價格波動的上限和下限,在超越上限或下限時暫停交易數秒。但是,就在4月,ICE交易所突然以“近期市場波動率過大,先前的熔斷百分比已不適用”為由,關閉了熔斷機制。4月15日,原本並不支持負價格交易的芝加哥交易所(CME),也突然一反常態,對負價格表示了支持。這一切做法,似乎為接下來的“收割”做好了鋪墊。在這樣一個毫無約束的市場中,空方仗著多方根本沒有實力儲存,便在場內大開空單。這樣,價格就被很快下砸,而多頭在保證金不夠的情況下也遭到“爆倉”,從而進一步激化了價格的下跌。只要空方拿著手裡的合約不進行平倉,就要有人與它進行交割,而在最後進入負值的時候,多方根本就沒有接盤的能力。油價因此一瀉千里,以致負價負至-40.31美元/桶。

美油2005期貨合約真正的結算時間,是在美國當地時間4月20日2:28—2:30,在最後的5分鐘結算過後,價格立馬被拉起,原本的空方也立馬由空轉多。有人因此說,這是美國打壓中國的特殊“陰謀”,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美國對中國的另一次挑戰。對此,因沒有任何證據,也就無從評論。但是,這樣的做法已經並不是第一次,所不同的是,這次是歷史上的第一次負油價。

為什麼其他銀行離場了,中國銀行還在持守?

根據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的公告,我國眾多石油期貨合約投資人,捲入了本次石油期貨合約遊戲之中。4月22日,中國銀行在其公告中稱,對該行發行的原油寶產品的美國原油合約,將參考CME官方結算價進行結算或移倉,以-37.63美元/桶的價格為基準。這意味著,美油2005石油期貨合約的投資人,不僅虧光了他們投資的本金,而且,還要倒貼錢給中國銀行,以便填補因負油價所帶來的持倉虧損。依據中國銀行所發佈的這份公告,中國銀行最終交割時,持有大約700萬桶原油,以-37.63美元/桶的結算價格和多數企業離場時的20美元/桶的價格計算,虧損大約44億美元,摺合人民幣300億元。

因沒有具體使用過中國銀行的原油寶產品,不知道它承擔的是撮合角色、平臺角色還是基金管理人角色。但是,據媒體披露,在原油寶的用戶協議中,有一個明確的條款規定,當期貨投資人的虧損額度達到50%時,中國銀行會對投資人發出警告;而當投資人的虧損額度達到80%時,中國銀行將進行強制平倉。這也就是說,投資人最多隻能虧損其本金的80%。然而,當其他銀行(包括我國的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已經提前離場之時,中國銀行卻選擇持守,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是站在投資人還是銀行自身的角度考慮,還是什麼其他因素,人們不得而知。就在4月24日,印度的商品期貨交易所(MCX)也因為石油負值,導致了印度94%以上的石油期貨交易量被平倉。所以,個人的判斷是,中國銀行也許存在過失或疏忽,也許是被華爾街坑殺的眾多冤魂之一。

雖然說,跌入負油價是歷史性的第一次,但是,油價狂漲狂跌以致坑害了眾多“油人”和“非油人”,並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作為曾經的“油人”,筆者也曾深受其害,為此寫過《地獄歸來》《商業的邏輯》,講述本人的經歷;將要出版的《陳九霖自述》一書,披露了更多當年的細節,揭示石油期貨陷阱和商業的叢林法則,從中可以看到當下所發生的一幕幕畫面,與本人當年所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毫無二致,如出一轍,足見“陽光之下,並無新事”。

國際油價暴跌、國內油價保持高位

“兩桶油”為何還叫苦不迭?

西方有句諺語,查理·芒格經常提及:“如果我知道會死在哪裡,我就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如何在現貨和期貨兩個市場上參與國際交易,而又“永遠不去那個地方”,值得很好地研究和把握了!畢竟,掉入石油期貨陷阱之中的中資企業和個人投資者,不計其數,簡直“血流成河”,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包括經驗豐富的自然人和毫無經驗的投資人。同樣,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如何整體上管理石油風險,在合適的時候加大進口、減少開採;在不利的情況下,控制進口、加大開採,也應該做出國家層面的統籌。目前,國內石油企業,主要是國有石油企業,依靠《石油價格管理辦法》進行保護,即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國際原油均價,若國際原油均價低於40美元/桶的“地板價”,那麼,國內油價將不做調整。沒有調整部分的收益,全額上繳中央國庫,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

通過這種做法去保護石油企業,不是市場行為,也不太利於石油企業的成長和風險把控,更多的質疑是,有損民眾和其他企業的利益,長期來看,並不可取。這也從一個方面解釋了國人的一個重要疑問:中國作為一個石油進口國,為什麼在國際油價暴跌的時候,國內油價卻持續保持在高位?

從理論上來說,有著國際低油價和國內“保底價”這兩項利好,國有石油企業應該有好日子過。可是,為什麼此時此刻,中石油和中石化依然叫苦連連呢?

高盛預言的“多頭大屠殺”在重演!中航油鉅虧案15年後,陳九霖撰文:油價狂漲狂跌坑人不是最後一次

北京街頭的中石油LOGO

原因主要有如下5個方面:

第一,我國的石油資源天然稟賦不好,開採成本過高。雖然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但是,畢竟還有30%的石油來自自採。這些油田大多分佈在新疆等地,由於地形等方面的原因,導致我國在原油開採這方面的成本過高。根據CNN報道的數據,中國開採成本是29.9美元/桶,美國原油開採成本在35美元/桶以上,而俄羅斯的成本約為17美元/桶,沙特成本則更低,僅為10美元/桶。如今如此低的油價,對於中石油來說,即使不開採,依然會有機器的折舊和損耗等成本發生,並且,中石油作為我國主要的石油開採公司,它需要保證國內每年至少2億桶的開採量來維持我國石油的穩定。在如今石油供需嚴重失衡的背景下,中石油必然叫苦不迭。

第二,石油庫存。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庫顯示,2019年,我國的原油進口量為50572萬噸,同比增長9.5%。單單在2020年的1—2月,我國的原油進口量就達到了8609萬噸,同比增長5.2%。而那個時候的原油價格,仍為50美元/桶以上,因此,這些在高位進口的原油庫存,也成為了“兩桶油”難卸的包袱。

第三,期貨。一些公開信息佐證,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國內的石油企業,為了對沖自身的企業風險,也在做著原油的期貨合約交易,卻沒有預料到本次如此嚴重的原油“黑天鵝”,以至於它們也可能在石油期貨合約方面形成虧損。

第四,過去簽署的長期石油協議,其中,有一些是固定價,這一部分會形成虧損。

第五,庫存、運輸成本的增加以及部分在途石油也會形成虧損。

但是,有危就有機。中國作為一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的國家,油價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工廠的生產成本,也會傳導到很多商品。中國是低端製造業的生產大國,低油價會降低不少企業的生產成本,也會降低很多商品的價格。還有,自2018年以來,由非洲豬瘟所帶來的物價方面的攀升,直至今年3月仍然居高不下;我國的普通民眾由於上學、醫療、住房、交通等多方面的生活成本的增加,嚴重地限制了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消費。石油價格的降低,在幫助企業脫困和創收的同時,也能緩解一下中國的物價通脹,為民眾帶來一些生活成本的節省,從而進一步促進消費。

這輪石油危機會引發戰爭嗎?

相比之下,美國由於是頁岩油革命而由石油進口國變為了石油出口國,這次的低油價可能為美國經濟帶去了通縮的壓力;大量的頁岩油生產商,因為頁岩油關閉後仍需花費大量的資金去進行維護以及機器的折舊等,所以,寧可不賺錢也不願意輕易地關閉油井。這樣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以致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美國已經邁向了1929年因為牛奶過於便宜而導致大量牛奶倒入河中的經濟大蕭條。未來的趨勢是,隨著石油儲量的慢慢飽和,以及頁岩油企業的倒閉潮發生,美國要麼繼續與產油大國進行談判,以便進行更大規模的減產;要麼就只能通過戰爭來消耗石油,提升油價,帶動美國本土頁岩油產業鏈。後一種情況,雖比前一種情況概率小一些,但不可不防,因為今年註定是“黑天鵝”滿天飛、“灰犀牛”遍地跑的年份。

高盛預言的“多頭大屠殺”在重演!中航油鉅虧案15年後,陳九霖撰文:油價狂漲狂跌坑人不是最後一次

2020 年4 月14 日,美國石油重鎮休斯敦汽油零售價跌入歷史低位。

接下來,國際石油價格由於疫情、石油儲備見頂等多方面因素,在OPEC+以及美國等產油國並沒有有效減產下,石油期貨合約交易價格不能排除頻繁地出現負值的情況。因此,我國在這方面也應該多做防備,對於其他金融產品也應該多做規範和風險提示。

筆者預期,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石油的價格應該會趨於平穩。但是,如果石油價格想要恢復到年初的水平,仍然任重而道遠。在此期間內,我國依然可以增加石油儲備;減少石油自採;防控由石油期貨合約交易所引起的金融風險和社會問題;同時,也要加強和完善上海期貨交易所市場;做到防控石油期貨合約交易的教訓重演,成為石油期貨合約交易遊戲的製作人,而非受害者,尤其要避免屢次三番地受到傷害。

在石油需求如此疲軟的情況下,如筆者一再建議的那樣,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可以聯合其他石油進口國,成立自己主導的石油進口國聯盟——石油輸入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Import Countries, 縮寫為OPIC,與OPEC對應)。

在歷史上,每次油價的巨幅動盪,都伴隨著地緣政治的巨大變化。石油收入的銳減,會對那些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的國家造成災難性的財政壓力,並形成嚴重的經濟困境,從而,引發社會動盪,孕育出更多的“黑天鵝”。這也是我國需要防備的地方,通過OPIC,我國不僅可以提升在石油領域的話語權,還可以在地緣政治等方面有所作為。

油價又崩了!美油跌逾20%,高盛預言的“多頭大屠殺”在重演,全球油企遇到大麻煩

“人不能兩次跨入同一條河流”,但原油多頭卻在一週時間內在同一個坑裡再次摔倒。

繼美國WTI原油5月合約上週創紀錄跌出負油價後,4月27日晚間WTI6月合約再次暴跌,收盤跌幅超過20%,負油價的故事是否會重演?高盛預測,原油市場的“多頭大屠殺”還將繼續,不少業內專家也對短期油價前景表示悲觀。

受超低油價影響,全球石油企業正在遭受巨大挑戰。中石化董事長張玉卓在最新召開的集團會議上坦言,公司生產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頗為巧合的是,中石油在最近會議上也提出“低油價使公司大而不強矛盾凸顯”,而董事長戴厚良更是稱公司已走到生存發展的緊要關頭。

美油暴跌!高盛預測被應驗

“我們可能目睹本週一美油遭遇的那種血腥大屠殺重演。產油商寧可倒貼錢給獲得原油現貨所有權的買家,除非美國頁岩油生產商未來幾天就大幅減產,而不是過了幾周才行動。”高盛在上週發佈的最新報告中做出了這樣的預測。

北京時間4月27日晚間,美國WTI原油期貨6月合約價格快速走低,隔夜最終收報12.93美元/桶,跌幅高達24.74%。28日亞洲早盤延續弱勢,截至記者發稿時,美油6月合約報11.91美元/桶,跌近8%,年內跌幅已接近80%。美油其他合約昨夜也全線走弱,7月合約隔夜收盤跌幅達到14%,跌破20美元。

高盛預言的“多頭大屠殺”在重演!中航油鉅虧案15年後,陳九霖撰文:油價狂漲狂跌坑人不是最後一次

與中國市場關聯度更高的布倫特原油明顯強於美油,布倫特原油6月合約隔夜收報20美元/桶,跌幅為8.26%。值得關注的是,儘管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美股石油化工股卻逆勢上漲,其中,英國石油收報24.31美元、漲幅為3.93%;雪佛龍、殼牌、康菲石油等個股漲幅也超過2%。

高盛在前述報告中警告,像本週初美國原油期貨那樣的暴跌可能重演,因為全球儲油空間可能在未來三到四周內耗盡。高盛的首席大宗商品策略師Jeffrey Currie在報告中提醒,不要忘記,大宗商品不同於債券和股票,它們是要現貨交易的資產,不是預期性的,必須清晰明確供需,而所有商品市場的供需仍舊嚴重失衡。

高盛預計,未來三到四周內,市場將考驗全球的儲油空間。這當然不同於僅侷限於交割地庫欣的美國WTI原油。高盛認為,這種儲油空間的問題可能製造巨大波動,油價將更大幅下跌,直到供應量最終持平需求,因為沒有空間可以儲油,供應方別無選擇,只有關閉停產,讓停產的規模與預期缺少的需求量一致。

“原油市場大跌有很多因素。首先根本因素並沒有解決,基本面還一直在累庫,歐佩克+減產5月才會大規模開始,而需求還沒有恢復。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因素,昨天國內有商業銀行宣佈暫停賬戶原油等產品新開倉交易,原先市場上做出最大貢獻的接盤力量受到限制,市場肯定會受到影響。美國原油基金(USO)也發了公告,稱未來三天內將對近月合約進行移倉,這對近月合約價格也會造成影響。”東證衍生品研究院能源化工首席分析師金曉表示。

儲油空間告急!負油價陰雲不散?

6月美油的最新雪崩式暴跌難免讓人聯想到5月合約落幕前的場景,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一度創出-40美元的極端價格。6月合約是否可能為負?

金曉認為,目前看6月合約再次出現負油價的概率不大。在他看來,5月美油出現負油價有其基本面原因,但非基本面原因也很大,也就是多頭機構沒有及時斬倉而被‘空逼多’的極端情形,吃一塹長一智,絕大多數機構應該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目前庫存確實還在不斷增加,但沒有到一定會導致再次出現負油價的情況。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當前庫容利用率約在68%,庫欣地區的數字會相對高一些,後續生產商可能會將原油庫存運送至灣區等尚有庫容的區域,從而減緩庫欣地區的壓力。

也有一些業內人士繼續表示出了擔心。“不同交易所的交易品種,它的分佈的格局是不一樣的,WTI原油主要是以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作為主要的交易標的,以德克薩斯庫欣地區的油庫作為主要的交割地。庫欣地區的交割主要是通過油管的方式來進行。當油庫儲滿之後賣方如果要開展交割,買方將沒有地方可以進行儲存,或者選擇的餘地比較有限。所以從理論上來講,這次疫情也助推了這一波原油有可能跌破0價成為負值的可能性,同樣的可能性也會在6月或者7月的原油當中出現。除非美國的疫情在那個時候已經徹底好轉,生產恢復正常。”

南華期貨研究所的研究表明,WTI5月合約負油價有基本面和交割制度兩方面因素:

基本面方面,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原油供應過剩的情況目前仍在加劇,停工停產,人員流動受限導致原油市場階段性需求銳減,目前的近況是各地的儲油設施被迅速填滿,累庫現象接近極限。歐佩克+要從5月開始減產,4月的產量仍在增長,而需求繼續下滑,特別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需求國美國的基本面目前比較差,也最為市場所關注。美國目前的煉廠開工率已下滑到歷史低位,原油加工量大幅下滑,而美國原油產量下降有限,導致大量原油現貨被存在美國原油期貨交割地庫欣地區,罐容資源極度緊張。WTI05合約對標的是現貨市場,因為期貨主力在上週已經移倉至WTI06合約。05合約在多頭無法接貨的情況下,以及展期到06合約要付出高成本展期費用的情況下,當然也有一些原油相關的ETF到期前集中展期等因素,導致出現了極端行情。

交割制度方面,WTI原油是管道連接庫欣交割庫交割的方式,也即內陸交割。這個前提對多頭接貨就要有管道資源和罐容資源,上述已經提到目前現貨儲存資源的緊張,多頭如果沒有管道資源、罐容資源、下游煉廠又不願接貨的情況下,就造成多頭不願意或者無法接貨,市場就形成了“空逼多”的現象。另一個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不是實物交割,主要是現金交割,交割制度裡有期轉現,但不涉及到庫容問題,碼頭提油、多頭只要找到船就不存在庫容的問題,不易出現極端行情。

原油庫容問題仍是困擾當前油市的大問題。標普最新分析顯示,全球原油等能源的剩餘儲存能力為14億桶,其中陸地剩餘儲存能力約為10億桶,海上剩餘儲存能力約為4億桶。即便在考慮歐佩克充分減產的情況下,這些儲存空間也將會在2-3個月內被用盡。

機構警示原油期貨交易風險

WTI5月負油價引發全球大面積風險事件,這引起了一些地區監管部門的警覺。4月24日,香港證監會發出兩份通函。一則是要求商品期貨經紀公司,提醒公司向買賣原油期貨客戶提示風險,收取充足保證金。如果客戶不全面瞭解潛在損失,便不應為他們開立新持倉。另一則通函則要求,ETF的管理公司保持警覺,務求在極端市況下以符合投資者最佳利益的方式管理基金。

券商中國記者獲得的香港一家期貨公司的通知顯示,該公司對國際原油期貨近月合約交易進行了全面限制,布倫特期貨6月合約只限平倉,同時大幅提高相關原油期貨產品的交易保證金。

高盛預言的“多頭大屠殺”在重演!中航油鉅虧案15年後,陳九霖撰文:油價狂漲狂跌坑人不是最後一次

在近月原油風險尚未消退的情況下,專家建議投資者以觀望為主,不要盲目抄底。“我個人認為,原油並不是適合長期投資的商品,它和黃金、白銀不一樣,貴金屬是固體、倉儲費低,原油是液體、在極端過剩環境下倉儲成本非常高,反映在期貨價格上就是換月成本很高,如果油價在底部震盪數月,多頭的資金基本都在換月操作中消耗完了。對於非專業投資者,建議儘量避免參與此類產品,有前期近月多單的可以先離場觀望,更不建議入場開新倉。”金曉表示。

然而,市場的抄底熱情仍然高漲。據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CFTC)數據,截至4月21日當週,投機者將WTI原油淨多頭持倉增加107777手至307321手合約。洲際交易所數據也顯示,截至上週末布倫特原油期貨投機性淨多頭頭寸增加22665手至134119手。

“兩桶油”稱困難前所未有,全球油企陷困境

相比做多原油期貨的投資者備受煎熬,全球石油企業的日子恐怕更不好過。

據媒體報道,繼惠廷石油公司之後,美國再次出現石油企業申請破產保護的案例。當地時間26日,一家總部位於美國休斯敦的海上鑽探公司正式提交破產保護申請。美國戴蒙德海上鑽探公司(Diamond Offshore Drilling Inc)週日在得克薩斯州申請破產保護,並表示已聘請了重組顧問。這家總部位於休斯敦的鑽探公司表示,隨著歐佩克和俄羅斯之間的價格戰以及新冠病毒大流行病引發的石油需求急劇下降,今年對其服務的需求急劇惡化。據相關文件顯示,該公司去年總營收為9.81億美元(約合69.4億元人民幣),約有僱員2500人。

可以說,低油價給美國油企帶來了巨大沖擊。受益成品油調價40美元地板價和進口配額制的保護,中國油企的壓力應該相對要小一些,然而,“兩桶油”也已發出了警告。

4月24日,中石化集團公司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會上,中石化董事長張玉卓稱,公司生產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要抓住二季度這個黃金期,推進百日攻堅創效行動,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張玉卓表示,要打破高油價情結,優化投資安排,深化成本管理,減少費用支出,做好打持久戰準備,在降本增效上下足功夫。他還表示,要嚴防債務風險,確保負債率和負債規模可控在控。要嚴防資金風險,高度重視客戶信用風險,加強信用管理;密切跟蹤研判金融市場風險,防範匯兌風險;加強自由現金流管理,保障資產資金安全。

3月23日,中石化曾召開“百日攻堅創效”行動動員(視頻)大會,決定從即日起到6月30日,在全系統開展“百日攻堅創效”行動。動員大會上,張玉卓表示,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實施“百日攻堅創效”行動的責任感緊迫感。抓住疫情消退趨穩的有利時機、抓住經濟活動回暖的有利時機、抓住生產經營黃金期,大幹一百天、苦幹一百天、快乾一百天,促進生產經營全面迴歸正軌,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場硬仗。

中石油同樣開會對近期的嚴峻形勢進行了分析。4月20日,中石油集團公司黨組召開會議,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戴厚良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當前的挑戰前所未有,要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紮實推進提質增效專項行動。一是認真貫徹落實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擔負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主力軍的職責。二是研判當前困難局面會持續多長時間,把困難和挑戰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應對措施考慮得更周全一些,保證公司平穩運轉。三是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特別是在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情況下,慎之又慎,防範企業重大風險。四是認真落實“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要求,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保證隊伍穩定,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貢獻。五是低油價使公司大而不強矛盾凸顯, “水落石出”,要按照中央要求,不失時機地推進深化改革。六是想方設法把提質增效具體措施落到實處,動員全體幹部員工,結合各企業實際情況,真正落實“戰嚴冬、轉觀念、勇擔當、上臺階”。要切實增強憂患意識,用“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共克時艱,為公司渡過難關貢獻力量。

會議強調,要切實用好財務決算成果。要進一步歸納總結,針對各業務板塊做深入細緻分析,並做好分析成果應用,提升關鍵經濟指標。要把對標過程中發現的好經驗好做法進行總結推廣,把問題和不足分析透,利用財務數據分析成果更好地指導和改進工作。要堅持開源節流並重,以超常規思維、革命性措施,渡過難關。要聚焦“兩利三率”指標體系,經營上靈活應對,努力把疫情和油價影響控制在最低限度。

4月24日下午,中石油集團公司召開專家座談會。會上,中石油董事長戴厚良表示,公司已走到生存發展的緊要關頭,要採取革命性舉措應對低油價,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核心技術。

今年以來,中石油股價伴隨油價走勢一路震盪走低,年內跌幅達到23.67%,市值早已跌破萬億。4月22日股價更是一度創出4.43元的歷史最低。

高盛預言的“多頭大屠殺”在重演!中航油鉅虧案15年後,陳九霖撰文:油價狂漲狂跌坑人不是最後一次

有數據顯示,低油價對中央石油石化企業生產經營和效益已經產生了較大沖擊,一季度國內成品油銷量下降超20%,石油石化企業整體虧損。

原中國石化(600028,股吧)董事長傅成玉在直播活動中建議中國應該加大石油戰略儲備。他認為美聯儲零利率後,我們將來要更多地把現金美元變成石油美元,甚至變成糧食美元。借低油價,大幅降低中國的能源價格,而能源領域價格的大幅降低,會把其他製造業和實體經濟的效率提上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