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畫像:記憶中的劉老師

記憶中的劉老師

人物畫像:記憶中的劉老師

劉老師,網絡培訓班的班級管理員。第一次見到他,是在去參加省項目辦舉行的集中研討會的車上。之前在開班儀式上有見到,印象如大河裡水花一樣,沒有給我清晰的影子。後來雖然在電話裡曾聽到過他的聲音,也模模糊糊構建過他的影像,但總不如此次見面時那麼鮮亮。

“你是胡?怎麼打你電話你不接?”站起來招呼我的是一位略顯瘦弱的中年男子,戴一幅眼鏡,鏡片裡眼睛小而有神,語氣平和,略帶些責備。我不好意思地解釋:“因為就在眼前,沒必要浪費電話費。”他沒再說什麼,安頓好我坐下,車子開動了,他撐住座位的靠背,搖搖晃晃中一一介紹同行的伴,看上去很普通很隨和。

路上,他問我們是第幾次到南昌去,有沒有打算到哪去玩?還關照我們要看好東西,說是火車上有許多投機份子,叮囑我們跟著他,不要掉隊,車票要檢好,不然,出站時,被查出要罰款等等。感覺上,他有些羅嗦

人物畫像:記憶中的劉老師

之後,他便如母雞帶雞仔一樣,寸步不離。連打的也要再三囑託後面的要跟好,時間稍久些,就會打電話來。弄得我們都有些煩他如老太婆樣。後來我們在一起說起這事,他一愣,笑著說:“其實是多餘擔心了,你們都這麼大,應該不會出問題的。但習慣上還是怕你們迷路,帶你們出來,就不容許出一點差錯。”他管理可真寬

因這一點,我們便很相信他。結果那個晚上,他卻害我們”失望“極了。去火車站買回車票後,大夥提議就慢慢走回去,這樣也可賞賞南昌的夜景。於是,我們走著看著,等到累了,要回賓館時,卻找不到回去的路了。雖然直覺上,距離不遠,但就是在裡面打圈圈。找了許久,我們都有些洩氣,都要求打的回去,免得受罪。但他卻不願放棄,一邊否定我們的軟弱,一邊堅持走在前面,一直蠻自信地昂首闊步地引路,我們幾個年輕人都累得落在後面,有氣無力地跟著,他卻時不時地停下來等我們,有時鼓舞幾句,有時似開解我們,給我們講看到的景兒故事。就這樣在問問停停、埋埋怨怨中,終於回到賓館。他一回來,便仰躺在床上,好似散架了。原來,他是

一路在強撐著,不斷地給我們堅持的勇氣,不讓我們失望和氣餒

人物畫像:記憶中的劉老師

第二天一起床,他便邀我們再次出去走走。我們迎著急急上班的人,躲躲閃閃地避讓著,悶頭悶腦地跟在後面走好一段,忽然他停了下來,指了指那招牌說:“看到了沒,這就是昨晚我們迷失的地方。”我們一看,汗,還真是那店,是那標記性的宣傳欄。我一下子明白,他做事一點都不馬虎,在工作上,眼裡可容不得半點砂子

回來後,在賓館前的空地上,項目辦的負責人正在那說些什麼,劉老師趕緊急走幾步,跟談話的人打招呼、握手,熱烈地交談,還向遠遠跟在後面的我們招手示意過去。向新認識的朋友、領導介紹我們,肯定我們,弄得我們很是興奮。我知道,這是老師在推薦我們,提攜我們。

人物畫像:記憶中的劉老師

從南昌回來後,工作就忙碌起來了。幾乎每個星期都會打幾次電話過來,詢問學習小組的學習情況和麵臨的困難。碰到急情況,沒完成任務達到目標的,就三天兩頭地打電話,不溫不燥,弄得你都看著他的電話都怕。有回我們問他這是何苦呢?他一本正經地說:“這是沒法子的事,我可不想有一個人結不了業,不想我們縣拖了全省的後腿,再說累點苦點也沒關係,只要你們能學到東西,能結業,我就滿足了,也可以向省項目辦交待了。”看他樣,

十足的工作狂。我們既怕又煩他。

人物畫像:記憶中的劉老師

快結束了,因為每人都要交作業和總結,他的工作特忙。但每回下來地方,總要找到我們學員,不是問這就是問那,還不時鼓勵我們要多寫案例,寫好總結。諄諄善誘,孜孜不倦。用他的話來說:“我這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這便是我所認識的劉老師,不高大卻實在的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