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你的故事:如果有魔法,我想改變我的猶豫

我從小不是一個果斷的人,是一個做決定都很猶豫,而且是非常猶豫的人。

我總有各種理由動搖原本的決定。說白就是自找的煩惱罷了。很多事情在父母或者在朋友眼中,是一件很容易決定的事情,在我這就變了一件很難下定決心的事情。而我也確實也因此吃了虧。

來自你的故事:如果有魔法,我想改變我的猶豫

大學的畢業條件之一是需要去參加一次見習。最好是校內見習。但是學校見習崗位僧多肉少。

大一第二個學期,有一家校外企業與學院合作,提供15個見習崗位。那個時候很多同學都報名了,而我一直在猶豫。直到截止報名的時候,我才清醒,我已經沒有機會了。

不過這件事又發生轉機,很多人都被刷了下來,所以並沒有招夠15個人,機會再一次擺在我的面前。說我毫不猶豫地決定,那肯定是騙人的,但是我在截止之間去報了名,最後還是抓住了這個機會。

來自你的故事:如果有魔法,我想改變我的猶豫

這件事情過後,我想了想我走過的路,因為我的猶豫,我確實錯失了很多機會。

而這份猶豫,來源於我的害怕,我內心深處對於未知的害怕。我害怕面對我的決定帶來的錯誤。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錯了就要扣分,就要捱罵,這種認知深深埋藏在我的意識中,我的身體,我沒有辦法去掙脫。

直到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名字為《一個不猶豫的人是怎麼樣生活的》。 

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人們幾乎將70%的精力用在猶豫上,而這段時間,對最後的結果其實是起不了任何效能的,反而會變成耗費精力的反作用。而我的人生實踐也告訴我:“沒錯,事實就是這樣。”於是,我開始想辦法改變我因為猶豫一團亂麻的生活。

來自你的故事:如果有魔法,我想改變我的猶豫

每次需要做決定的時候,我都會給你自己的定下時間,設下定時器,不斷告訴自己,一定要按時做出決定。

我開始給自己灌雞湯,告訴自己錯誤並不可怕,勇敢地面對,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並沒有唯一正確的選擇。如果把我自己的決定認真執行,那麼對於我來講就是正確的決定,所謂“這個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也就成了路”。

我開始用一些方法去幫助自己做決定,最常用的就是事物量化平衡,將猶豫的事物根據現實需求進行打分,重要就去做,不重要就放棄。

來自你的故事:如果有魔法,我想改變我的猶豫

當我不在花很多時間去猶豫選擇的時候,我將猶豫的時間省下來,重新審視自己,提升自己。這樣不好嗎?這樣很好。當我決定過上的不猶豫的日子的時候,我正在一步步把我自己的生活變成我想要的樣子。

這個世界哪裡有什麼魔法,有的是自己想改變的心。你也不要猶豫。只是浪費精力罷了。

來自你的故事:如果有魔法,我想改變我的猶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