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有“千古才女”之稱的李清照,她的家庭教育背景是怎樣的?

聖軒文創


李清照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生於書香門第,從小受父親的影響頗深。她聰穎靈慧,喜歡詩詞,所以飽讀詩書,為她此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家門遺風對李清照的影響。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約1045年一1105年),字文叔,齊州章丘人,北宋文學家,詞宗蘇軾門生,代表作有散文《洛陽名園記》。李格非尤工於詩詞,《全宋詩》中,收錄其作九首。

李格非深受蘇軾的影響,為官清廉,為人正直而不事阿諛。宋代有兼職兼薪的制度,李格非在鄆州任教授時,郡守見他清貧,欲讓他兼任其他官職,多拿一份奉祿,他卻斷然謝絕,表現出了他清正廉潔的操守和品質。

李清照生於這樣一個深受儒家忠君愛國思想影響,詩書典籍琳琅滿目的書香之家。她所受的家庭教育自然是儒家正統思想的全面灌輸。正如她在北宋覆亡之際所作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她以寥寥數語,直抒胸臆,把她心中的浩然正氣,凜然風骨和家國情懷錶達得淋漓盡致。這與她所受的家庭教育,顯然是分不開的。

二,李清照自身所具有的天賦才華。

李清照(1084年一約1155年),齊州濟南人,北宋末年人,經歷了北宋與南宋之交的戰亂時期。宋代婉約派詩歌的代表,中國詩歌史上最傑出的女詩人。

李清照出生時,正是國家富裕安定,家庭生活優裕之時。她家又藏書頗豐,父親李格非整日或研讀詩書典籍,或作文賦詩,耳濡目染,家學薰陶,對她的影響極為深遠。李清照本身就頗具天賦,又聰穎靈慧,才思敏捷,領會感悟自然也就非同尋常。

常言,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書香之氣和天賦靈氣的感應,家庭教育和自身愛好的結合,使李清照脫穎而出,十六歲,她就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風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在中國古代男權社會的大背景下,優裕的家庭環境對李清照的成長和詩歌創作,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不亞於是成就“天下第一才女”的一塊沃土和樂園。


黃土情愫


李清照(1084一一1151)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山東濟南市)人。父親李格非曾任禮部員外郎等職,博通經史,能詩善文,很受蘇軾賞識。母親也工詞輸,善文章。李清照自幼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藝薰陶。她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善長於詞,亦工於詩文,通曉音律,能書善畫,是我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多才多藝的女文學家、藝術家。

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是宰相趙挺之子,歷任州郡行政長官。他們婚後的生活很優裕,蒐集了大量的書畫金石,共同從事學術研究工作著有《金石錄》。靖康二年(1127)金統治者佔領汴京,毀滅了她的美滿生活,南渡不久,丈夫又病逝,在顛沛流離中,珍藏的金石書畫喪失。晚年過著孤寂愁苦的生活。最後,忍恨離開人間。

李清照的詩和散文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主要的成就是詞。她的創作生活,以1127年金統治者佔領汴京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作品主要表現少女丶少婦的歡樂生活以及與丈夫離別後所產生的淡淡哀思,多屬閨中生活和詠物之作,南渡後,因與百姓為伍,輾轉於兵火間經歷了社會的大變亂,國破家亡,許多痛苦湧上心頭,寫了一些反映離亂生活的痛苦以及對故國的思念的具有時代面貌的作品,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李清照詞的成就主要表現語言藝術方面。她善於用樸素清新的語言表現她對周圍事物的感觸和刻畫比較細膩的心理。她用典故不多,不追求詞藻的華麗,而且有時還採用口語入詞,故常常寫得形象生動,富於感情色彩,具有清新流利、明淨自然的風格

。詞著《瀨玉集》(後人輯本)、今人輯有《李清照集》。宋代女詞人,婉約派詞派代表,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


陳年往事1222


愛恨之體,才會落入凡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