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惨的战役,3万精锐战死沙场,敌军仅2人阵亡,史书从未记载

人们常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因为只有胜利者才有权力去书写历史,那么他们就会尽可能地美化、神化自己,丑化、抹黑自己的对手。

我国最惨的战役,3万精锐战死沙场,敌军仅2人阵亡,史书从未记载


清朝,是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末代封建王朝,清朝末年,清政府的腐败是人人皆知的,但当年的史书可不会那么写他们,比如在1860年发生了一次极其惨烈的战役,清朝30000精兵毁于一旦,敌军仅仅死了2人,如此屈辱的历史,清史中只字未提,直到后来有人看到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与《拿破仑三世和他权力的顶峰》才还原了当年的那场战争。

1860年8月21日,天津大沽失陷,僧格林沁统率蒙古马队7000、步兵10000余人从天津退到了通州、八里桥一带,不甘心的僧格林沁准备和英法联军来个决一死战。

我国最惨的战役,3万精锐战死沙场,敌军仅2人阵亡,史书从未记载


谁知道没多久咸丰帝就派人向英法联军谈判求饶了,不过谈判破裂,所以英法联军决定朝北京发起进攻,9月19日,英法联军迈着步子来到了八里桥一带,他们的侦察兵发现了僧格林沁和他的队伍,英法两国恐有埋伏,决定原地驻营观察几日。

9月21日凌晨4点,英法联军耐不住了,他们派出骑兵开始向八里桥方向推进,当时英法联军各4000余人,共8000余人,早已知道对手人数的僧格林沁后来又调来了10000多清军,组成了近3万人的队伍。

上午7点,三军正式碰面,打响了战役,此战被称为“八里桥之战”,结局是清军几乎全军覆没,对手仅仅2人死亡,几十人受伤。

我国最惨的战役,3万精锐战死沙场,敌军仅2人阵亡,史书从未记载


原来当年面对持有先进装备的英法联军,清军竟然用的是长矛、弓箭,僧格林沁觉得勇猛的蒙古铁骑足以踏破英法联军的队伍,所以令英法联军震撼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拿着各种冷兵器的清军奋不顾身地朝他们冲过去,嘴里大声喊着“杀敌!”

可是英法联军不止有枪,还有榴弹,轻轻松松就轰掉了冲过去的清军,最可怕的还没完,法国早早跑去安排了一门大炮,对着清军就是一顿狂轰滥炸,可想而知,几个小时后,30000多清军就那么倒下了。

我国最惨的战役,3万精锐战死沙场,敌军仅2人阵亡,史书从未记载


亲眼见证着一切的法军军官吉拉尔在《法兰西和中国》里说道:“八里桥之役,中国军队以少有之勇敢迎头痛击联军。尽管他们知道已经打不赢了,还是宁愿一步不退,勇敢坚持,全体就地阵亡。”对于八里桥之战中的清军,英法联军表达了敬畏之情。

那么到底是谁给了他们那么大的勇气做出无谓的牺牲呢?这就不得不说说战役的领导人僧格林沁,他其实早就知道冷兵器是打不过新式武器的,但当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僧格林沁曾带领蒙古骑兵打败过英法联军,取得空前的胜利,这个胜利让他变得有些自负,硬是带着30000人去送死,最终输得一败涂地。

我国最惨的战役,3万精锐战死沙场,敌军仅2人阵亡,史书从未记载


其实八里桥之战的惨败并不只是输在武器上,更多的是当时的清政府没有意识到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比如清军思想与体制的落后,战术的不合理与战术执行能力的落后,都是战败的原因。

无论如何,一个懂得与时俱进的国家,一个时时刻刻自省的军队,才能始终位于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