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節最先想到的就是這句詩詞了,想到這句詩腦海裡就有了一幅清明時節的畫面,很美但又不是那麼美。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我們那邊的清明節自然也少不了踏青掃墓,早上爸媽會起的很早,把房子從裡到外從上到下,都打掃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然後等到上午十點,一家人去祭祖掃墓,然後姑姑家大伯家叔叔家聚到一起吃個午飯就結束了。

不知道你們那邊的清明節怎麼過的,有沒有雨紛紛?

清明時節雨紛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