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他的多个发明可称“世界第一”,可惜没被重用

  众所周知,清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落后的时期。由于清朝统治者故步自封,坐井观天,无视西方国家的发展,自以为大清朝还是世界强国。然而,等到西方列强举着洋枪洋炮冲进北京城的时候,清朝统治者才如梦初醒,原来清朝已经与世界拉开了距离。然而,在清朝康熙帝在位时期,有一位发明家却相当出色,他并非同其他老百姓一般目不识丁,而是积极研究科学发明,其才情堪比爱迪生。他究竟有多出色呢?下面听小编细细道来。

康熙年间,他的多个发明可称“世界第一”,可惜没被重用

  此人名叫黄履庄,广陵(今扬州)人。他生于明末清初时期,当时一些西方的科技学说已经逐渐传入中国,引发了一些知识青年和手艺人的关注。当时的黄履庄年纪不大,但因其自小就喜欢读书,且动手能力很强,所以对这些外来知识也非常感兴趣。当时,扬州是国内重要的通商口岸,每天都会有一些欧洲传教士从海外带过来不少科技相关的书籍,黄履庄从这些书籍里接收到了不少科学知识。

康熙年间,他的多个发明可称“世界第一”,可惜没被重用

  有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后,黄履庄开始走上了自己的发明道路。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曾做过一个可以自己走的小木人,他在小木人里面安装了小巧的机关,只要桌子倾斜,小木人就可以自己走下来。此外,根据一些记载,黄履庄在28岁前就已经发明了不少器物,还专门写了一本著作来记录自己的这些发明,可谓令人叹为观止。

康熙年间,他的多个发明可称“世界第一”,可惜没被重用

  到了康熙年间,他会的就更多了。他自己制作出了双轮小车,长三尺,可以坐下一个人,且不需要自己推拉。这辆车是历史上记载最早的自行车。不仅如此,他还发明了“验燥湿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温度计。他还发明了谭光灯、显微镜、取火镜、机械风扇等器物,这些器物中涉及了数学、物理学、力学、光学等多个学说,可见其学识有多么广泛渊博。如此看来,他的才能并不输于爱迪生,而且他的这些发明比爱迪生早了200多年。遗憾的是,康熙在位期间,并没有对这位发明家加以重用,反而采取压制手段,这令中国的科学业发展的极为缓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