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一终于找到你!

曹操在封建社会里比较有名的人物,生前成为汉丞相,死后被曹丕追封为魏明帝。一般来讲,开国皇帝的墓葬总是极其丰盛的!曹操墓呢?估计也不差!

曹操墓一终于找到你!

曹操一生智慧超群。废话,能够在三国中生存下来没有两把刷子哪行!

自己还是盗墓的祖宗。曹操当时军费不足,专门成立摸金校尉干盗墓的勾当,盗得财物充军饷。

你说,专门盗别人的墓。自己的墓能不防备好么?于是有了“七十二疑冢”的传说。其中真相扑朔迷璃,吊足人们的胃口。

传说的由来

相传曹操为防止别人盗他的墓,在生前做了周密的安排。等到下葬那一天子夜,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七十二座棺材从各个城门同时逢涌而出。让谁也分不清那一座是真的。而且民间有议论者杀。

后来司马家族夺取政权后,对曹魏有深仇大恨的贵族誓必要找到曹操真坟并挖烂好出气。

曹操墓一终于找到你!

但是,他们挖遍邺城的坟,就是找不到曹操真坟。万般无奈之下公开悬赏公告。等了好长时间都无人揭榜,就在他们快要失去信心时,一个白发老翁揭了榜。

那白发老翁带着他们逆着河流东转西晃,转了很久终于在一片空旷土地停了下来,指着这块土块说就在这片土地下。

那些贵族将信将疑,但老者坚定地说就在这里。后来果真挖出曹操的大墓,珍宝无数!还把曹操的尸首剁成肉泥抛进河里喂王八。

这当然是传说。据说曹操是挖了张角的坟受到启发。(张角的墓就是葬在河底下,曹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叛徒口手问出来,掘之并分尸。)所以曹操也把墓埋在河底下。那别人想盗墓也就相当困难。

事件的真相

我们从曹丕的一份诏书中分析:诏书曰“欲祭先王于河上,览雀上下,悲伤感切!”

“想祭祀先王(曹操),但在漳河上,铜雀台没了,苦于找不到先王的坟,所以十分悲伤!”

那么曹操大墓应该在河底,只不过在哪一段还真不好说!

任何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有人拿出曹操的遗令来说事。这份遗令是西晋大臣无意中整理前朝书籍中发现的。

写道“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之墓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修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城,使足相容。

那意思是在西门豹祠的西原上,地势要高,不要封土,不种树。而且左右大臣王侯将相相陪,这简直就是个墓葬群!

怎么办?挖呗!盗墓者也是这么想的!历代盗墓者在西原上左挖右挖。还别说,收获颇丰!

曹操墓一终于找到你!

有北魏的墓,北齐的墓。其中还有一座王陵!西原上其实是南北朝时北朝和北齐的大型古墓群,而且不是七十二座,是一百三十四座!发了吧!但是就是没有曹操墓。

真相水落石出?

曹操的墓到底在哪?一直没有答案!直到解放后,1998年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挖土时挖出一块鲁潜墓志。墓志详细记载了魏武帝的大墓方向、位置和距离,这下跑不了吧!

不过,鲁潜是谁?他为什么会知道曹操墓!原来鲁潜生在晋朝,死时到了后赵。当过太仆卿、附马都尉!见识广博。

没想到,曹操死后几十年却被一个后辈出卖了!

2009年,国家考古挖掘曹操墓。出土大约200多件金、银、玉佩件。最关键的是出土一块石牌,石牌的铭文上写着:“魏武王常用 挌虎大戟”几个大字。魏武王是谁?历史上称魏武王有三个:一个是曹操。(《三国志》称:“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于高陵”)说曹操隘号是武王而不是武帝死于二月,葬在高陵!二是姚襄,三是冉闵。姚襄为东晋大将,时代相差不远。兵器也是大戟。但战死咸阳,离河南太远。冉闵战死在辽宁,离这里更是千里迢迢。

是真墓?还是别人的墓?

挖掘现场还发现多个盗洞。墓中随葬品被盗墓贼横扫而空,只留下点漏网之鱼的珍宝。真的是曹操墓?墓室也太简陋了点,不匹配一个开国皇帝的身份!

没想到盗了别人一辈子的盗,结果自己的墓被盗了。真可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不对,以曹操多疑的个性。又是盗墓的祖师爷,自已的墓哪会轻易地让人知道。就凭一块石牌就推测出是曹操墓?许多史学家对此都提出置疑。说不定那石牌是别人。说不定是曹操布下的疑阵。好让后来的人死了心!

好在现在的科学技术发达,墓中有三具棺骨,只有作了DNA基因检测,那才一切真相大白。

但是,如果检测出来不是曹操的墓呢?那曹操墓又在哪里?难道真在漳河河底?那事情就更精彩了,你说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