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看待藍光,無需談“藍”色變(03)-關於防藍光眼鏡

關於防藍光眼鏡

客觀看待藍光,無需談“藍”色變(03)-關於防藍光眼鏡

近幾年,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很多人知道藍光,聽說過藍光對眼睛的危害。他們當中一部分人幾乎到了談“藍”色變的地步。市面上各種防藍光的產品在商業化的推廣中不斷推陳出新,手機貼膜、眼鏡、燈罩、檯燈等,防藍光產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也許未來還有防藍光的蒼蠅拍,防藍光的避孕套呢。商家為獲得好的銷量,紛紛給防藍光產品提速加碼,加大宣傳。“須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之所以讓更多人瞭解藍光,其實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害怕藍光,從而產生“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

很多家長為了預防孩子近視,或減緩孩子近視增長速度,什麼防藍光的屏幕膜、檯燈、眼鏡能用的都用上。他們恨不得架把長梯把掛在天邊彩虹的藍色摘下,使其七色成六色。

本文只對防藍光眼鏡做出一點膚淺的闡述,希望能夠對感興趣的讀者帶來助益,尤其是可利兒•眼鏡的客戶。至於對其它的防藍光產品應該多少可以做一點參考。

以下是總結的十條與防藍光眼鏡有關的內容,贅述冗長。

1 ) 屈光不正

是指眼睛角膜和晶狀體彎曲不均勻、不平滑,光線不能正確直射,不能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其典型症狀包括遠視、近視、散光等。“老花眼”屬於自然生理現象,並非病理現象。屈光不正與遺傳、環境、先天發育、習慣等有關。當平行光線進入眼內後聚焦在視網膜前面就形成了近視,是屈光不正常見的類型。其中屈光性近視(曲率性近視,屈光指數性近視)是由於晶狀體等屈光因素改變而導致的,眼軸不變長。大部分近視屬於軸性近視,眼軸變長了。

2 ) 防藍光眼鏡預防近視

防藍光眼鏡可以預防近視,或者治療近視。這是典型的“一尺水百丈波”。這種說法謹慎一點講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沒有直接的關係。上面所說的屈光性近視是屈光因素改變,軸性近視是眼軸拉長。而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是因為高能量對眼球的灼傷。

小編曾看到一篇文章,某協會十年前做出的預警,他們認為:“藍光輻射對人類潛在的威脅將遠遠超過蘇丹紅、三聚氰胺、SARS、H1N1的破壞性,無形中吞噬人的雙眼。”小編雖然靠翻閱他人論文資料拾人牙慧,但依然敢不置可否,這種言論無非是為“防藍光產品”造勢鋪路。我國在2018年8月才由教育部、衛健康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將電子產品的藍光和其他電磁輻射對青少年視力的影響開展對比試驗。“

對比試驗”四個字就能明白其中緣由。該協會這種警示是危言聳聽,妖言惑眾,是不嚴謹,也是不負責任的。有本事對十年後的今天會有一種新冠病毒肆虐華夏做出預警!

3 ) 藍光對視力的傷害

從傷害的角度和程度講,藍光應該會對眼睛造成傷害,但這種傷害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照射強度(亮度),二是照射長度(時長)。實驗表明,1500lx的高強度藍光直接照射3小時會產生了視網膜損傷,我們日常照明燈一般不會超過600lx。試問除了實驗室的小白鼠和奧特曼誰還會用如此他虐、自虐的方式接受這樣高強度長時間的照射。那些只強調傷害結果,不考慮過程的“忠告”,好比勸慰沒女朋友的人不要縱慾過度一樣,是一種違反流氓職業操守的耍流氓。

備註:“lx”為光照強度單位“勒克斯”,指單位面積上所接受可見光的光通量,簡稱照度。用於指示光照的強弱和物體表面積被照明程度的量。

4 ) 電子產品的原罪

我們無法將藍光的罪責發洩到太陽,於是電子產品成了罪魁禍首,也可能是背鍋俠。為規範電子產品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給環境帶來汙染,不管是國家層面、還是行業領域均制定了相應的標準,正規產品只有滿足相應標準才能上市。近視的形成或加深,電子產品並沒有原罪,原罪是無節制的用眼以及不好的用眼習慣,當然您非要買那種按斤賣的PAD、手機等三無產品,或者翻新的產品,那就另當別論了。素不知長時間彈奏鋼琴對眼睛的傷害不亞於電子產品。小編一直堅信近視是社會問題,而不僅僅是醫學問題。

5 )減緩用眼疲勞

在網絡上,表示配戴防藍光眼鏡增加舒適度的案例有很多,小編問詢過配戴具有防藍光功能眼鏡的朋友或客戶,他們有的說舒適度得到提升,也有表示沒有太明顯的感覺。這應該是因人而異,也可能與工作、環境、敏感度有關。好的防藍光鏡片理論上能緩解眼部疲勞作用,至於說“告別眼部疲勞”“預防近視”甚至“治療近視”,這就有誇大宣傳,有虛假宣傳的嫌疑了。但如果以“蝴蝶效應”生拉硬扯牽強推論,即使說防藍光眼鏡可以探索宇宙黑洞,或者殺滅新冠病毒都不為過。看官們應該明白:

用眼疲勞是因為眼睛視物不清或太清,過度刺激所致,並非藍光所致。不信的話,你就是盯著蠟燭,盯著蒼井空老師的照片看幾個小時,也會感覺眼部疲勞。

6 ) 有效隔離99%的藍光

99%——這種非絕對化的用字看似嚴謹,實際是偽科學。網上同樣有一篇文章,多個平臺轉載,類似健康指南,又像新聞報道,下面是某國外護目鏡產品的介紹。該文引用很多數據,還有一些通過百度也無法查詢的新名詞,看上去感覺可信度比較高。該文認為所有藍光都是有害光,並不存在有益藍光。然後就是介紹這家公司的產品如何高效阻隔藍光。這種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水平讓小編都自愧不如。照該文描述,市面上的絕大部分國產防藍光鏡片都能做到,尤其是那些同樣按斤賣的亞克力鏡片。

任何光源都有不同的波長,根據現有的資料,假設短波高能藍光(有害藍光)對人眼會造成大的傷害,那麼好的防藍光鏡片,是可以讓大部分藍光穿透的,人眼並不能看出明顯的效果。若是以降低透光率,降低清晰度為代價的防藍光,對眼睛的傷害必定會超過藍光的傷害

7 ) 防藍光眼鏡合適的人群

防藍光,針對的主要人群是看屏幕時間長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並不完全是因為看屏幕時間長,而是眼睛發育尚未成熟,同時揹負大量的學業容易導致用眼過度。平常只是按按計算器的朋友,或者忙得連《新聞聯播》都不知道幾點播的人就沒有必要防藍光了。連續用眼多久是合理的呢?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非要給一個建議應該是每天盯著屏幕2小時以上的人群吧。這種時長建議基本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說2小時、有的說3小時,秉承“他們說得都對”的原則,所以給了這個的建議。如果從保護視力的角度,不管是看屏幕,還是讀書,或是寫字、工作,若能三四十分鐘休息十來分鐘,做做遠眺的眼部運動這是有利於視力健康的,可能比什麼防藍光的眼鏡都強。

對顏色要求高的人(如平面設計師、畫家等)配戴防藍光眼鏡可能會有色差,並不建議配戴;非接觸屏幕時,也不建議配戴。特別是看上去跟太陽鏡相似的屎黃鏡片。

8 )震撼的防藍光道具演示

很多鏡片廠商都會提供給售賣點(眼鏡店、眼科醫院)用作防藍光功能演示的道具,我們也有。大致方法是通過能發出藍光的光源直射防藍光鏡片和普通鏡片做對比,光線不能穿透的鏡片,證明防藍光的效果性。這是國內防藍光眼鏡的常規推廣做法,電商平臺很多賣防藍光屏幕貼膜的也會用這種方式證明。

從生意的角度,驚喜這種演示所獲得的效果,大部分客戶對這種效果是認可的,甚至有的只認這種效果。以小編有限的光學知識,這種“震撼”的效果是不可思議的,這種不可思議來自:一是對客戶的“震撼”程度,二是對這種主流的演示方法。

僅在我們的陳列櫃裡,那些幾十塊錢,一兩百塊錢的防藍光眼鏡都能達到這種震撼的效果。而同樣具有防藍光功能的蔡司、依視路等進口品牌鏡片,通過這種方式憑肉眼幾乎看不出變化,該透的全部透了。因小編是個篤信品牌價值的人,堅信“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想蔡司、依視路能在該領域執牛耳必定不是靠欺詐。況且前面闡述了,有害藍光只是在一定的波長內,佔比是非常小的。這種完全隔離是簡單粗暴式的一刀切,與以前治療癌症化療一樣,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將免疫細胞一併殺死。若是需要選擇防藍光鏡片,應儘可能的選擇正規大品牌。

9) 防藍光眼鏡的底色

客觀看待藍光,無需談“藍”色變(03)-關於防藍光眼鏡

電商或市場上常見的鏡片底色多為黃色。有關鏡片底色也是各執一詞,在“恐藍”的情況下,底色同樣可以作為賣點。底色是大便黃的,就宣稱“可以有效過濾藍光”;底色為無色(透明色)的,就說“升級產品,只過濾有害光”;而如果略顯紅色(市場少見)的,那宣傳上就可以說“紅外修補技術,色彩飽和不失真,減少眼乾眼澀”。就是隻賣鏡框沒有鏡片的,都可以宣稱“與自然同色”,曾還有商家告知小編他們的眼鏡具有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功能。

若您已經看到這裡了,您可以抽空輔以“度娘”查閱一些資料就能做出相應的辨識了。防藍光鏡片實際是沒有底色,但仔細看確實會給人有淡淡黃色的錯覺,其實這是因為鏡片鍍膜將“光源三原色”中的藍色過濾或者部分過濾,其三色比例發生改變,根據補色原理,紅、綠光組合而會呈黃色(三色組合會呈白光)。

10) 防藍光鏡片的技術

為給眼睛帶來某種有利的作用、效能,使視線變得更加舒適、悅目,就有了功能型的鏡片。比如防藍光、抗疲勞、駕駛型、多焦點等,為實現相應的目的,主要是靠鏡片的不同膜層。好的防藍光鏡片,防藍光只是其中的膜層之一。

市場上琳琅滿目的防藍光眼鏡,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技術:1.基材吸收。鏡片基材中加入防藍光因子,對生活中的有害藍光進行吸收;2.膜層反射。鏡片表面鍍膜,通過膜層將有害藍光進行反射;3.以上兩種的結合

下文《客觀看待藍光,無需談“藍”色變(04)——防藍光鏡片的配戴體驗》,待續


客觀看待藍光,無需談“藍”色變(03)-關於防藍光眼鏡

客觀看待藍光,無需談“藍”色變(03)-關於防藍光眼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