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你吃過嗎?為什麼說他養活了中國人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大家都知道袁隆平院士,

他的超級雜交水稻,一度被西方媒體稱為“東方魔稻”。他本人也數次被國家領導人接見,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重視他,人民感謝他。

不過很多人心裡有個疑問,自己從沒吃過這個“超級雜交水稻”,也沒聽說農民伯伯種地時候會種,我們去超市買米的時候,也沒有哪個牌子說用的是袁隆平的種子。

為什麼報紙上、網絡上會天天誇讚袁隆平?

他憑什麼可以得到這麼多尊重,我們是不是應該感謝他?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你吃過嗎?為什麼說他養活了中國人

一、不是給普通人吃的米


我們在超市裡買的米,一般是東北大米、泰國香米,或者是日本進口秋田小町大米,這些大米吃起來口感好,味道香,甚至不用炒菜都可以吃幾大碗。

這些大米都不是“超級雜交水稻”培育出的品種,國家為了讓普通老百姓能“吃得飽”,更要“吃的好”,所以會給普通人吃這樣的口感好的大米,提升國民幸福感。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你吃過嗎?為什麼說他養活了中國人

育種專家培育的大米,要不然就是提高產量,要不然就是提高米質(口感)。

“好吃”的大米,產量比較一般,比如“稻花香”大米,好吃而且有撲鼻的香味,但產量卻只有普通水稻的80%。

產量高的大米,口感就比較一般,比如袁老的湘兩優900大米,有人誇張的說是“味同嚼蠟”,還有人說適合做炒米飯,直接蒸出來的口感確實不太好。

所以“超級稻”不是給現在的普通人吃的大米,國家想讓你吃得好,就是讓你去吃更香甜更好吃的稻米品種的。

那麼“超級稻”是給誰吃的呢?或者說,什麼時候才能用得上“超級稻”呢?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你吃過嗎?為什麼說他養活了中國人

二、袁隆平是中國人和世界人民的大恩人


在饑荒之年,糧食就是老百姓的命!

我國在改革開放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中國人是吃不飽飯的。

幸福的你,現在可以有各種理由少吃飯,少吃肉,去減肥。改革開放之前的人們,卻不得不忍飢挨餓,吃糠咽菜。

從1976年開始,國家大範圍推廣了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到1988年的時候,全國已經有一半的稻田都種上了袁隆平的水稻,產量提高了,中國人終於不用再餓肚子了!

在那個困難年代,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實實在在的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飽飯問題,所以袁隆平確實是中國的大恩人!

到了今天,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在全國的種植面積已經縮小到不超過8.542%,已經退出了主要稻米品種。

而且袁隆平的最新成果,就是產量高的離奇的新品種,卻主要去非洲推廣!沒錯,不是在中國推廣新品種,而是去非洲推廣。

新品種種出來的糧食也不是給中國人吃的,而是給非洲人吃的。

所以不僅中國人民感激袁隆平,非洲50多個國家的人民也感激袁隆平,全世界有很多人都把袁隆平當成大恩人。

為啥中國不種這些新品種?因為中國的糧食根本吃不完。

既然中國不種這些新品種,那為什麼國家到現在還是如此重視袁隆平,頒給他這麼多榮譽?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你吃過嗎?為什麼說他養活了中國人

三、超級大米是國家糧食安全的秘密武器


袁隆平院士的“超級雜交水稻”項目,主要目標是提高產量。在高產雜交水稻的基礎上,再讓產量提高,上一個新臺階。

於是袁隆平課題組夜以繼日的刻苦研究,終於突破了水稻畝產1200斤、1400斤、1600斤,在2012年成功突破了1800斤,然後在2017年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又創畝產紀錄,經第三方專家測產,該品種的水稻在試驗田內畝產1149.02公斤,成功實現了畝產2000斤的科研目標。

國家為什麼要專門成立科研攻關項目,玩兒命要高產而不好吃的水稻呢?

聽我慢慢講來。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你吃過嗎?為什麼說他養活了中國人

糧食安全是中國最最重視的,缺糧的後果,就是餓死千千萬萬人。

國家要高產的“超級雜交水稻”,就是要在極端情況下,也要保證全國人民有飯吃!

極端情況就是:假設全世界都對中國實施糧食封鎖,氣候災害也有發生,中國的一切全靠自力更生,全憑自己的農業技術和現有耕地,養活全國人的情況。

有了高產的“超級稻”,在中華大地上就不會再出現啃樹皮、吃草根、吃觀音土,甚至餓到人吃人的現象了。

超級稻不好吃,總比草根樹皮好吃的多吧?

真到了吃不上飯的時候,你就會知道,袁隆平院士的“超級稻”會有多大貢獻。

假設某年大饑荒,全世界又對中國進行糧食大封鎖。

那麼國家一聲令下,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全國就可以立刻栽種袁隆平的高產作物,把那些經濟作物,低產量高口感作物全部換掉,從而大幅提升產量!

這就是國家糧食安全的秘密武器!

所以我們在和平年代也要感謝袁隆平院士,感謝辛苦搞科研的農業科學家們,有了他們,我們才有了不會餓肚子的底氣!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你吃過嗎?為什麼說他養活了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