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纪后的哈萨克汗国历史及战争传记

请记得关注“萨姆鲁克“并且记得点赞分享

“哈萨克”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初期。15世纪20年代,在金帐汗国东部出现了乌孜别克汗国, 以锡尔河下游为中心,北至托波尔河,东北至额尔齐斯河。1456年,汗国有两个苏尔坦(吉来和扎尼别克),由于内讧向东逃入亦力把里统属地区,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区让给他们游牧,以增强自己的实力。这一部分脱离乌孜别克汗国的人被称为哈萨克人,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

公元766年,突厥部落的葛逻禄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建立叶护国。8世纪南部被阿拉伯人与萨曼王朝占领,9世纪至12世纪时,西部和西南部、南部和北部先后加入乌古斯、黑汗和基马克、钦察等国。12世纪上半叶,遭契丹人的入侵(西辽)。13世纪初,被蒙古人征服并受金帐汗国控制。

15世纪今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土地从金帐汗国分离,成为月即别汗国的一部分,随后一些部落脱离月即别汗国的统治,被称为“逃亡者”“脱离者”,并逐步形成了哈萨克族(参见词条:哈萨克汗国)。[7]16世纪初,哈萨克族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个汗国。

17世纪中亚新兴起一个强大的游牧政权—漠西蒙古建立的准噶尔汗国。在准噶尔汗国的侵略下,小玉兹于1730年9月派遣使团请求俄国接受加入俄国;1735年12月中玉兹也加入俄国,而大玉兹则被准噶尔汗国并吞。但准噶尔汗国于1757年亡于更强大的清帝国,于是大玉兹、中玉兹成为清帝国的藩属,因准噶尔在长期与清朝的战争中,人口锐减,加上疾病的爆发,准噶尔在今天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消失,哈萨克人因沙俄对中亚的侵略逐步向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水草丰盛、人烟稀少的清帝国版图迁徙。

1456. 哈萨克汗国成立.克烈汗与贾尼别克汗带领部众迁徙驻牧楚河,塔拉斯地区.

十五世纪中叶,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巴拉克死后,非巴拉克系的阿布尔海尔汗夺得汗位,在原白帐汗国领地上建立起阿布尔海尔汗国。不久汗国内部政治斗争激化,统治集团之间争权夺利,汗国战争频繁,汗国的人们疲于战争,严重的破坏了牧业生活、生产。社会生产力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受到极大的阻碍、破坏。汗国的社会经济日趋萧条,人民生活状况每况愈下。名目众多的苛捐杂税和各种无偿劳役使牧民蒙受极大的痛苦。巴拉克之子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与阿布尔海尔的的矛盾激化,率领一部分哈萨克部落迁徙楚河流域。他们受到蒙兀儿斯坦汗国的也先卜花汗的欢迎。也先卜花汗企图利用哈萨克人对抗阿布尔海尔汗,以削弱阿布尔海尔汗的势力。这样,哈萨克人在楚河流域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汗国。

1456-1470.克烈汗作为可汗行使权力.汗国得到巩固.

哈萨克汗国的初期领地是七河西部地区的楚河和塔拉斯河流域。当时,这一带地区被人称为“哈萨克斯坦”。这样,哈萨克人在楚河流域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汗国。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率领的哈萨克人在这一带游牧生息,得到很大的发展。哈萨克汗国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大改善,汗国的领土也不断扩大。哈萨克汗国的建立极大地吸引了处在阿布尔海尔汗国境内的哈萨克人,促使他们象潮水一般地涌向哈萨克汗国。

1460. 克烈汗与贾尼别克汗与蒙兀儿可汗也先不花联盟击退了卡勒玛克人(卫拉特人)的进攻.

哈萨克汗国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发展哈萨克汗国,与当时的蒙兀儿斯坦汗国建立了联盟。这个联盟对双方都是必须的。对于蒙兀儿汗国来说,14世纪初或更早就受到蒙古尤其卫拉特统治者的威胁,相互争战。1452-1454年(一说为1457年)全蒙古的执政者也先还在世时,卫拉特王公乌斯帖木尔台吉就率领军队大规模入侵蒙兀儿斯坦,并进入锡尔河地区,击败了阿布尔海尔的乌兹别克人,洗劫了塔什干及一些绿洲而去。为对付外敌的入侵,蒙兀儿汗国与哈萨克汗国组建共同阵线。而对哈萨克汗国来说,当时的主要敌人是阿布尔海尔汗,为了对抗阿布尔海尔汗,也要与蒙兀尔汗国结成联盟。

1465.聚集在克烈汗可汗大纛下的人民约有20万人.

1468.冬,阿布尔海尔汗企图征服哈萨克汗国,率大军向七河进发,但在途中丧生。

阿布尔海尔汗的突然逝世,为哈萨克汗国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阿布尔海尔汗死后,其汗国内讧,并迅速衰落。哈萨克汗国统治者充分利用阿布尔海尔汗国的内部矛盾,联合阿布尔海尔汗之子恰依克海达儿的反对派阿合买提汗和马合木提汗,并与西伯利亚汗国的伊巴克汗和诺盖汗国的米尔札结成联盟,共同反对阿布尔海尔汗之子恰依克海达儿。在各部的联合进攻下,恰依克海达儿被杀。阿布海尔家族于1468年被消灭,只有他的孙子昔班尼得以幸免。恰依克海达儿被杀后,其子穆罕默德.昔班尼和马合木提苏丹逃离阿斯特拉罕城。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率领哈萨克人迅速征服了阿布尔海尔汗统治四十年之久的钦察草原和各游牧部落,返回了十二年前迁离的故土。卡腊套山的大部分地区于十五世纪七十年代收复,哈萨克人又乘势南下锡尔河流域。这样,哈萨克汗国领土大为扩展,周围地区的哈萨克部落纷纷前来归附。

1470. 克烈汗与贾尼别克汗回到锡尔河地区.将突厥斯坦城附近的一些地区并入哈萨克汗国.

1471-1480. 贾尼别克汗行使可汗权力.汗国得到加强.争夺锡尔河地区的城镇的战争爆发了。

穆罕默德.昔班尼逃离阿斯特拉罕城后,投奔帖木儿汗国买孜提达尔罕统治的突厥斯坦城避难,得到穆罕默德.买孜提达尔罕的大力支持。但后来穆罕默德.昔班尼背信弃义,反而把突厥斯坦城占为己有。1470年冬天,哈萨克汗国克烈汗率军攻打土尔克斯坦城。而贾尼别克汗长子马合木提苏丹则率军征伐苏札克城,次子艾联节攻占萨乌兰城。昔班尼势穷力竭,被迫逃往布哈拉。

1480-1510. 穆伦德克汗行使可汗权力.哈萨克人大本营在阿拉套山.争夺锡尔河地区,突厥斯坦地区的血战开始了.

克列汗之子穆伦德克为哈萨克汗国的可汗时,斗争尤为激烈。十五世纪七十年代初,昔班尼在帖木儿汗国穆罕默德.艾弥尔.木萨米尔赞的支持下,重新夺取了突厥斯坦城,并攻占阿尔奎克和锡戛那克城。随后,哈萨克汗国克烈汗之子穆伦德克汗和马合木提苏丹率领哈萨克军坚决反击穆罕默德.昔班尼军,并在卡腊套山脚大败其军队,收复了锡戛那克城。昔班尼逃往曼格什勒克城,锡尔河流域诸城市又重归哈萨克汗国。

1486. 哈萨克人重创昔班尼汗,将其赶到花剌子模。

十五世纪八十年代,帖木儿汗国阿合买提.米尔赞苏丹和蒙兀儿斯坦汗国可汗苏丹马合木提发生战争。昔班尼出兵援助蒙兀儿斯坦可汗,随后又借助蒙兀儿斯坦汗国的力量又重新攻占了阿尔奎克和锡戛那克城。哈萨克汗国穆伦德克汗从草原上征集大军,围攻锡戛那克城。该城人们为穆伦德克汗打开城门,哈萨克军攻入城中,于是锡戛那克城又归属哈萨克汗国。夺回锡戛那克城之后,哈萨克军队又攻占昔班尼和马合木提苏丹占据的突厥斯坦城。

哈萨克汗国与阿布尔海尔汗之孙穆罕默德.昔班尼经过多年的战争,以穆罕默德.昔班尼失败而告终。穆罕默德.昔班尼汗被迫逃往花刺子模。

1491. 哈萨克人在两次大战中战胜蒙兀儿人。

1500—1510.穆罕默德.昔班尼在哈萨克汗国攻击下,被迫迁到河中地区。在河中建立了他自己的王朝。

昔班尼于1500、1501年攻占了布哈拉及撒马尔汗城,打垮了曾经帮助他的蒙兀儿的塔什干君主马哈木汗及前来援助马哈木汗的弟弟吐鲁番汗王阿黑麻汗,打败驱逐了巴布尔(后来印度莫卧尔帝国的创建者),逐步开始占领原属帖木尔汗国的河中地。而各地哈萨克部落纷纷归附哈萨克汗国,使哈萨克汗国得以稳定和壮大。这是中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哈萨克族成为七河流域和克普恰克的总名称,而乌孜别克一词成为穆罕默德.昔班尼迁入河中地区之后的各部落的总名称;已为史学家广泛使用。

为防止哈萨克汗国占领河中地区,昔班尼汗国统治者采取种种措施禁止哈萨克人与乌孜别克人交往,禁止哈萨克人到昔班尼汗王地区贸易,并抢劫哈萨克商人。穆罕默德.昔班尼对哈萨克人采取的种种措施,主要目的是不让哈萨克人了解河中境内的情况。因为乌孜别克人居住的河中地区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富裕。昔班尼汗王担心哈萨克人认为河中地是富裕之地后,会发兵占领河中地区,引起战争,并危及自己的统治。所以穆罕默德.昔班尼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禁止与哈萨克人的一切交往。穆罕默德.昔班尼对哈萨克汗国实行经济封锁的同时,又对哈萨克汗国进行了所谓“SHENG战”。昔班尼在其统治地区发布诏令,宣布哈萨克人为“非MSL”、“KAFEIER”,宣扬“哈萨克人违背了ZHENZHU的意愿”、“所有针对哈萨克人的讨伐都是无罪的”等等,号召MSL对哈萨克发起SHENG战。

起初哈斯木作为臣属效忠于穆伦德克汗,但后来哈斯木汗就取得了实际统治权。当他们的矛盾难以调和后,哈斯木汗就敬而远之到了七河驻牧,而穆伦德克汗则住在札依克河(乌拉尔河)的萨莱楚克。

1503—1504.昔班尼率大军攻入哈萨克汗国突厥斯坦地区,大肆抢掠。

1505—1506.昔班尼又率领大军从撒马尔罕出发,绕过锡戛那克城侵入锡尔河流域的哈萨克各牧场,抢劫该地哈萨克人民的牲畜和财物。 当时锡尔河流域及其城市属于贾尼别克之子贾尼什。这次穆罕默德.昔班尼抢劫的哈萨克牧民全是贾尼什苏丹的属民。

1508.贾尼什苏丹三子阿合买提为报昔班尼汗王抢掠之仇,率五万大军进攻河中地,猛攻昔班尼汗王的首府撒马尔罕城和布哈拉城。掠夺了许多财物和俘虏。

1509.阿合买提率哈萨克人抢掠昔班尼汗王之后,穆罕默德.昔班尼大怒,于元月率征召的10万狂热“圣战”大军征伐居住在锡尔河流域冬牧场的哈萨克人。当时贾尼什苏丹也正在冬牧场,拥有部属十万人,兵三万名。但由于贾尼什苏丹毫无准备,在穆罕默德.昔班尼的突然袭击下,分散居住在冬牧场的哈萨克人一时未能集中起来抗击,因而损失惨重。贾尼什苏丹三子阿合买提也在此次战争中被俘,后来被杀。接着,昔班尼又一举摧毁了没有得到预警的塔尼什苏丹的乌鲁斯。此战很多哈萨克妇孺老幼成了俘虏,损失财物无以计数。

1510. 昔班尼汗为彻底征服哈萨克汗国,开始了他的第四次“圣战”远征。

在蹂躏了汗国部分地区后,他将主力指向哈萨克汗国的萨拉尔卡、乌鲁套地区。这次哈萨克汗国有充分准备。在昔班尼率军抵达乌鲁套后,哈斯木苏丹麾下名将“倔强的”哈森率领的先锋部队对其给予了迎头痛击,就在昔班尼勉强稳住阵线时,铁木尔苏丹、乌拜杜拉苏丹又从侧翼向昔班尼大军发起了冲击,昔班尼阵列顿时溃散,其军队大部被击破或被歼,损失了全部辎重及给养的昔班尼只得后撤。在混乱地溃退至锡尔河畔的克斯叶涅附近时,昔班尼试图收拢乱军,重整军阵,企图发动反攻。但哈斯木苏丹突然出现在其后方,而哈森的追兵也衔尾而至。陷入包围的昔班尼大军彻底崩溃,多数将领阵亡,昔班尼仅率数十骑突围。昔班尼被逐出哈萨克境内。此战,昔班尼汗实力受到巨大打击。大约半年后,昔班尼便在与呼罗珊地区崛起的波斯“红发”沙赫.伊斯迈尔一世的战争中阵亡,显赫一时的昔班尼-乌兹别克王朝几乎濒临崩溃。不过其后人还是撑起了局面,使这个王朝得以延续,并最终演变成了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

1511-1520. 哈斯木汗即位行使可汗权力

哈斯木汗在穆伦德克汗时期就取得实际统治权,穆伦德克汗成了名义上的可汗。后来哈斯木汗放逐了穆伦德克汗,他就到了撒马尔汗地区,并死于流亡中。

1511 左右. 哈斯木汗颁布

哈斯木汗制定了哈萨克汗国的第一个法典(kaskajol) 。这部法律不同于其它穆斯林国家普遍实行的伊斯兰教“教义法”,而是根据哈萨克民间久远以来形成的习惯法来完善并实施的。它完全适合于哈萨克游牧社会的特点。由于哈斯木汗为哈萨克汗国立下了丰功伟绩,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威望。因此,哈萨克汗国第一个法典被称为《哈斯木汗法典》。这部法典涉猎的领域十分丰富,包括财产法、刑事法、兵役法、使臣法、民事法等。

《哈斯木汗法典》是一部较为成熟的法典,内容涵盖社会、政治、经济的各方面。在财产方面确立了财产的归属对象、拥有者,特别是封建王侯、大牧主对财产的绝对支配权。刑法方面进一步的约束人民的行为准则,刑法的特点是与当时哈萨克族内部流行的部落习惯法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不触动大多数封建地主、牧主阶层的利益,巩固他们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长期动荡不定,崇尚武力的哈萨克草原上的人民很久以来形成了一种崇尚力量,崇尚武力,崇尚勇士的习俗,这都使得当时社会上暴力、犯罪事件频繁发生。而《哈斯木法典》的颁布确立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保护了一部分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从这层意义上看这部法典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做为哈萨克汗国的第一部法典,《哈斯木汗法典》在当时确实是进步的。

1513年秋,哈斯木汗在楚河与巴布尔的代表赛义德进行了会谈。赛义德此行的目的是劝说哈斯木汗配合蒙兀儿方共同打击乌兹别克人,但哈斯木汗以即将入冬,牲畜瘦弱等原因婉拒了他。他隆重地接待了赛义德,使他至死犹然追忆他同草原大首领的这次会见。

哈斯木汗统治时期,汗国人口达100万,军队规模达30万,完全统一了古代哈萨克各部,形成了地域广大的哈萨克汗国阔的哈萨克草原。当时的哈萨克汗国领地,南部包括锡尔河流域及其城市,东南部包括七河地区(楚河、塔拉斯河、卡腊塔勒河和伊犁河流域),向南扩展至塔什干。东北部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向西扩展至伏尔加河,包括玉雅克河(乌拉尔河)流域。著名的历史学家穆罕默德.海达尔.杜拉提在《拉什德史》一书中记述,哈萨克可汗、苏丹中,没有一个比得上哈斯木汗的。特别是哈萨克汗国在争夺锡尔河流域战争中以所取得的胜利闻名于世。

根据俄国史料记载,哈斯木汗逝世于1521年,他被埋葬于小萨莱城(萨莱楚克)。哈斯木汗也被认为是哈萨克汗国历史上最英明公正的可汗之一。

1521-1522. 莫穆什汗(哈斯木汗之子)即位。

据历史记载,弓马娴熟的马木什汗在一场非常小规模的冲突中(可能是针对反叛的诺盖人部落的讨伐),意外坠马,并被战马踩踏而亡。

1523-1533. 塔依尔汗(哈斯木汗堂弟)即位。

塔伊尔汗作风强悍,为人冷酷无情,非常厌恶触犯法律的行为,对于手下人的违法行为近乎严苛,处理事务时拒绝通融。塔伊尔汗一步一步将所有潜在的支持者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行事和为人都过于苛刻的塔伊尔汗,甚至失去了自己统治下众部落百姓的支持,亲手为外敌联手围攻哈萨克汗国铺平了道路。

为了讨伐反叛的乌鲁斯,瓦解南方的乌兹别克汗国和蒙兀儿汗国的联盟,驱逐入侵的蒙古部落,塔伊尔汗组织了多次反击。这些反击无一例外宣告失败。中、西哈萨克斯坦被诺盖人占领。1524年,塔依尔汗被迫从克普恰克草原向南迁徙。塔依尔后来又联合吉尔吉斯统治者穆罕默德进军塔什干统治者卡利德.穆罕默德苏丹。两军大战于土尔克斯坦城郊。吉尔吉斯军到来之前,塔依尔汗军队已被击败撤离,锡尔河流域的一部分哈萨克汗国的领地为塔什干汗所占领。

接连惨败的塔伊尔汗不仅失去了大片国土,军队也由最初十支大军只剩两军。1526年塔伊尔汗更由于无故杀害了自己的亲兄弟而失去了痛恨他暴政的几乎全部百姓,只剩下极少忠诚卫士的塔伊尔汗,将自己的宫廷迁移到了吉尔吉斯人当中。

自哈斯木汗时代起,吉尔吉斯人就始终与哈萨克人共同生活在一个政权之下,并向哈萨克汗国的君主效忠。这一次,他们也没有拒绝他们的可汗。当时的历史学者们这样写道:“塔伊尔汗的统治下只剩下了吉尔吉斯人,他们对自己的可汗忠心耿耿。”

根据中世纪著名的哈萨克历史学家卡德尔哈力·扎拉伊尔的记载,塔伊尔汗在这些吉尔吉斯人当中一直生活到了公园1532年左右,最终在孤独、凄凉中离开了人世。

1533-1537. 托格穆汗即位。

当时哈萨克汗国处于分裂状态,各部落自立可汗,各据一方。托格木汗登位之后,立即采取了诸多手段,将当时虽然仍在号称属于哈萨克汗国,但已一盘散沙,濒临分裂的众多乌鲁斯,以及至死效忠于塔伊尔汗的吉尔吉斯人,至少在名义上凝聚在了哈萨克汗国的旗帜之下。

他一方面展开了一系列针对蒙古、蒙兀尔和乌兹别克的反击,另一方面针对国内政治开始了积极的改革,力图强化可汗权威、集中权力,尽力使哈萨克汗国的军力、国力和民心都恢复到过去的水平。但托格木汗的时间太少了。

1537, 7月27日."桑-塔石"的战役—四个部族两方阵线的对决

1537年,乌兹别克汗国汗王乌拜杜拉与蒙兀尔汗国汗王阿布德.拉希德决定共同行动,向哈萨克汗国发动大举入侵,两个帝王的目标一致,那就是一战而彻底摧毁哈萨克汗国,瓦解来自北方的威胁。

两国兵马在进入哈萨克汗国境内后一路烧杀抢掠,最终在近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伊塞克湖以东,一个名为桑-塔什的地方会师。两国军队合并后的总兵力,据说至少有5万人。此时,哈萨克汗国的军队也抵达了这一地区,吉尔吉斯人再一次证明了他们的忠诚,与哈萨克人并肩奔赴战场。但即便如此,由于国家内部的分裂,托格木汗此时可堪调集的军队总数,只有对方的四分之一。为了尽力弥补兵力上的劣势,托格木将军队布置在了一个高地上,并在阵地前方挖了多道深沟(其中有不少是天然地形),静待敌军的冲击。

1537年7月27日,在经历了之前几日的试探之后,乌兹别克-蒙兀尔大军向哈萨克-吉尔吉斯人的阵地发起了全面进攻。

壕沟和高地为哈萨克人和吉尔吉斯人带来了地利,保卫家园的勇气也令他们的战斗热情空前高涨,但无论如何,敌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对手的优势也不仅仅在于数量。

战斗从黎明时分开始,直至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方才结束。

血腥的战场上,血流成河、尸积如山,残酷的桑-塔什之战最终以哈萨克-吉尔吉斯联军全军覆没而终结。血战当中,哈萨克汗国自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家族一脉而出的所有成年贵族将领——托格木汗以及其麾下的37位苏丹,全部战死沙场。

除此之外,托格木汗的儿子们,在当时因勇武和才智而被世人赞颂为“豪杰九子”的九位王子,也同其父辈们一同捐躯。阵亡的哈萨克-吉尔吉斯联军总数并无确切的纪录,但至少在1万人以上。

根据当时一些史学家的记载,“哈萨克人中胆敢反抗的人均遭到了杀戮,大批的民众被掳掠,失去的财富、牛羊不计其数。”

惨重损失的影响所致,以至于远方的邻国甚至传言,哈萨克人已亡国灭种,不复存在。

托格木汗之后掌权的阿赫梅特·沃兹别克死于同诺盖人之间的战争。

随后的多年间,南部的乌兹别克-蒙兀尔联盟不断北上攻击,诺盖汗国持续东侵,蒙古部落连续侵扰。据16世纪作者塞菲的史料记载,卫拉特人当时一直在中亚开疆拓土,哈萨克也与卫拉特进行着争战。一位哈萨克的汗去向当时的塔什干地区的汗王纳乌鲁兹.阿赫默德要求联军对付卫拉特人,但纳乌鲁兹.阿赫默德汗回复说:像他这样的汗王,就是有十个也休想和卡梅克人角逐。

1557年,英国商人和旅行家捷金松(受沙皇伊凡暴君的资助)想要通过中亚去中国,由于哈萨克与卫拉特在塔什干附近作战而未能去成。

诸多战争、劫掠使哈萨克汗国的人民疲于奔命,大片国土沦丧。一直到布依达什汗登基,这一现状才开始逐步被扭转。

?-1559. 布依达什汗行使可汗权力.汗国得到恢复.

布依达什是桑-塔什之战中极少数幸存的哈萨克汗国将帅之一,这位戎马半生的勇士在获得推举,登上的可汗之位后,依靠其过人的个人魅力和卓越的手腕,凝聚了人心,开始率领哈萨克人展开反击,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1556. 布依达什汗将诺盖汗国东部并入哈萨克汗国.

1558. 哈萨克汗国开始压制布哈拉汗国

1559. 布依达什汗牺牲.

在对玛瓦朗那赫尔的一次远征中,布依达什汗遭遇乌兹别克人的伏击身亡。与他一同阵亡的,还包括其家族多位成员。但这一次的失利,并没有对哈萨克汗国造成如同桑-塔什之战那样严重的影响。这必须归功于布依达什汗在统治期间实行的多项稳定国家体制的措施,此外,他在当时也多次在公开和私人场合,明确的暗示了自己对继承人的选择。

这位继承者,便是雄主哈斯木汗之子——哈克·纳扎尔汗。

1560-1580. 哈克-纳扎尔汗行使可汗权力.哈萨克汗国恢复昔日雄风.

哈斯木汗与哈尼凯苏丹夫人之子哈克·纳扎尔,出生年月不详,人们估计他的出生年月应该是在1510-1523年之间。接过布依达什汗权杖的哈克·纳扎尔汗,很快稳定住了经过多年动荡和战争后,开始得以恢复原气的哈萨克汗国政治局面。恰在此时,诺盖汗国遭遇了严重的饥荒,并在俄罗斯帝国的入侵下逐渐崩溃瓦解。哈克·纳扎尔汗收留了四散逃难的诺盖诸部,并趁势重新将汗国的势力延伸到了里海北岸。

哈克·纳扎尔汗虽然接纳了逃难的诺盖乌鲁斯,但对于这些乌鲁斯中那些敢于再起二心的统治者,他也会毫不留情的予以打击和消灭。

就这样,诺盖汗国在哈克·纳扎尔汗时期,重新成为了哈萨克汗国的一部分,哈萨克汗国恢复了统一局面。哈克纳扎尔汗在击败和驱逐了东部边界,自塔伊尔汗时期便不断侵扰汗国边境的蒙古部落之后,便开始了针对另一个对手——蒙兀尔斯坦的战争。

自桑-塔什之战后,占领了七河等大片土地的蒙兀尔斯坦君主阿布德.拉希德汗,面对哈克·纳扎尔的持续攻击,屡战屡败。其中一次战争中,阿布德.拉希德汗之子——阿布德拉提普苏丹及其麾下的一万余人被全数歼灭。

在哈克·纳扎尔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之前还占据着几乎整个东南地区的蒙兀尔汗国,不再是哈萨克汗国的对手,其势力范围溃退至天山山脉的另一边。

据当时的历史书籍记载,哈克·纳扎尔汗被称呼为“哈萨克-吉尔吉斯汗”。

16世纪加入了哈萨克汗国的吉尔吉斯人,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是这个政权的坚定拥护者,一直到哈萨克-准葛尔战争期间的“大崩溃时代”,才脱离了与哈萨克汗国的联系。在哈萨克汗国的政治、文化体系当中,吉尔吉斯人的乌鲁斯,与哈萨克的其他乌鲁斯拥有同等的权力和地位。一直以来,哈萨克人都将吉尔吉斯人视为“六阿拉什”之一。其他五个“阿拉什”分别是: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卡拉卡尔帕克和众小部落联合体。

在穆合塔尔·玛高因的著作《哈萨克汗国简史》中称,在哈克·纳扎尔汗时期以及其后的一段时间里,阿拉什实际上有七个、甚至八个部分,但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两个部分逐渐的不复存在了。

1570. 哈萨克汗国将一部分卫拉特人征服成为汗国臣民.

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在与明朝定立和约后,1571年由鄂尔多斯万户的诸首领布延达喇等率领骑兵大军向西进犯。由赛音达喇青巴图尔率领骑兵至锡尔河,突袭哈萨克人。哈克·纳扎尔汗遭到突然进攻,在未及组织有力反击时,其秋盖夫人已被赛音达喇青巴图尔掳获。当鄂尔多斯军队胜利撤退返回托克摩克时,哈克·纳扎尔汗率领哈萨克军队追击而来。赛音达喇青巴图尔和布尔赛彻辰岱青、鄂勒哲伊勒都齐等人组织军队迎战。结果,哈克·纳扎尔汗击败鄂尔多斯军队。这时,土默特万户的火落赤闻讯赶来援战,结果身负重伤。赛音达喇青巴图尔阵亡。布尔赛彻辰岱青和鄂勒哲伊勒都齐等人分路率兵撤退。在哈克·纳扎尔汗的大军追击下,伤亡极其惨重,只带领少数侍卫历尽艰险冲杀而出,逃回嘉峪关外驻牧休整。

1572年,以鄂尔多斯著名的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赛音达喇青巴图尔的兄弟)为首,包括喇嘛斡齐格隆、阿穆达尔墨尔根台吉、阿恰昆都楞岱青、滚吉阿卜害(彻辰洪台吉之妹)等人在内的各部首领,再次率领所部骑兵相约西行复仇。他们沿河西走廊西进。

1573年,鄂尔多斯万户的大队人马达嘉峪关以西。不久,在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和各部首领率领下出发,直奔锡尔河,攻打哈萨克人。当时,哈克·纳扎尔汗率领哈萨克军队驻守在托克摩克。于是,双方的激战就在托克摩克附近的额锡勒塔卜地方进行,鄂尔多斯首领带着强烈的雪耻欲望投入战斗,这是一次异常激烈残酷的战争,战场上"积尸如山"。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等鄂尔多斯首领被哈克·纳扎尔汗打败,损失惨重。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率剩余军队败退撤回。

1579. 哈克-纳扎尔汗收复突厥斯坦与萨乌兰城和南方的一些地区.

在稳定了哈萨克汗国的政局,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并击溃了东方和东南方向上的敌人之后,哈克·纳扎尔汗开始着手消灭当时哈萨克汗国最主要的对手和威胁,即位于南部的乌兹别克-布哈拉汗国。

此时,统治着布哈尔汗国的,是在中亚征服者坡脚帖木儿之后,另一位被誉为征服者的阿卜杜拉汗。为击败这个强劲的对手,哈克·纳扎尔灵活的采取了诸多政治、外交攻势。通过军事、外交和政治手段,动荡之年当中丢失的锡尔河流域部分城池,特别是突厥斯坦城和萨乌兰城回到了哈萨克人的手中。

1580.哈克-纳扎尔汗牺牲.

这之后,与阿卜杜拉汗的决战,开始进入了准备阶段。哈萨克汗国的盟友、塔什干城城主巴巴苏丹在与哈克·纳扎尔汗一同南征的过程中,背叛盟约率部突然袭击了汗庭大帐,谋害了哈克·纳扎尔汗。

哈萨克汗国大军的多位统帅,其中包括哈克·纳扎尔汗的两个嫡子,以及其胞弟扎利姆苏丹和扎利姆苏丹的两个儿子,都在这一背叛中惨遭谋害。

这一天,是1580年4月23日。

当时因没有待在汗庭大帐中而幸免于难的齐盖苏丹迅速调集了麾下的部队,向叛徒巴巴苏丹发起了反击。在一片混乱当中,反击未能取得任何战果。

阴谋得逞的巴巴苏丹趁乱夺去了一部分锡尔河流域的哈萨克汗国领土,并占据了突厥斯坦城和萨乌兰城。

但此时的哈萨克汗国总体政局稳定,并未因君王的死亡而出现分裂。屡经战阵的老将齐盖苏丹收拢了军队,班师回朝,并在同年通过选举被扶上了白毡,登基称汗。

1580-1582. 齐盖汗(贾迪克苏丹之子、贾尼别克汗之孙)继承汗位

齐盖汗及其子塔吾凯勒苏丹欲报塔什干领主巴巴苏丹此背叛之仇,齐盖汗认为,想要在两个战线上同时击败对手,对于此时的哈萨克汗国颇为困难。此刻,同阿卜杜拉汗议和,虽不情愿,却成为了最合适的选择。

于是,在1581年,齐盖汗与布哈拉-乌兹别克汗国的统治者阿卜杜拉汗达成了和平,并签署了联盟协议。

就这样,齐盖汗与阿卜杜拉汗联手,开始了针对巴巴苏丹的无情战争。

而此之前,自认实力大涨的巴巴苏丹相信自己已经击败了哈萨克人,因此转而向南,向阿卜杜拉汗发起了进攻,并在随后的战争中与其僵持不下。

当哈萨克人重新投入战局与布哈拉可汗阿布多拉二世联合攻击塔什干巴巴苏丹后,巴巴苏丹勉力维持的局面便被彻底打破了。经过大战,阿布多拉可汗把霍占特城赠与了在这次征战中立了大功的齐盖汗及其子塔吾凯勒苏丹。1581年夏天,阿卜杜拉汗又与哈萨克齐盖依汗和塔吾凯勒苏丹联合攻伐巴巴苏丹。在这场战争中,哈萨克大军的统帅,是齐盖汗的爱子——塔吾凯勒苏丹。

1582,6月.塔武凯勒苏丹在突厥斯坦城下击溃塔什干异密巴巴苏丹.

一心复仇的“勇者”塔吾凯勒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斩杀了多名巴巴苏丹麾下,出自昔班家族的贵族苏丹。

1582年7月,塔吾凯勒的军队在突厥斯坦城下的战役中,彻底击垮了巴巴苏丹的主力部队。

失去了一切的巴巴苏丹收拢残部,沿着萨热河一路向北,朝着哈萨克草原逃窜。

复仇心切的塔吾凯勒汗挑选出了1000名精锐,命令每人携带两匹战马,抛弃辎重,轻装昼夜不停的追赶。

最终,这支由塔吾凯勒亲自率领的追击部队,在肯格尔河畔、术赤汗陵墓附近追上了仍然数倍于追军的巴巴苏丹残军。但战局从开战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群龙无首之下,本就无心恋战的巴巴苏丹军立时溃散。

根据中亚著名学者哈菲兹·塔尼什的记载,1582年8月7日,“勇者”塔吾凯勒苏丹亲手将背叛者巴巴苏丹的头颅,以及他的儿子及其部下的将领、俘虏,一并献给布哈拉汗王阿卜杜拉汗。阿卜杜拉汗把锡尔河流域的萨乌兰、突厥斯坦、讹答剌、赛拉姆等城,归还哈萨克汗国。

此时已经80岁高龄的齐盖汗宣布退位。退位后的齐盖汗迁居到了神圣的布哈拉-沙立夫地区,居住在属于其领地的霍德基德城中,选择了一条服侍神灵的信仰之路,终日以经文和诵词为伴,并在不久之后,安详的离开了人世。

1583-1598. 塔武凯勒汗行使可汗权力.哈萨克汗国的军力与政治影响力达到高峰.

1583.哈萨克塔吾凯勒汗帮助布哈拉阿卜杜拉汗征服了费尔干纳和安集延。

此后双方关系破裂,相互间的冲突不断发生。大部分史书还讲到,阿卜都拉汗还打到了蒙兀儿汗国的喀什噶尔与和田,劫掠了叶尔羌地区。此后1584年阿卜都拉汗攻占了原先属于帖木尔后王的巴达赫善地区,同时征服的还有库拉布及塔吉克人的居住地区。后来,阿卜都拉汗又占有了马鲁。1594年还征服了花拉子模地区。将首都从撒马尔汗迁到了布哈拉。

总之,阿卜都拉汗是昔班尼王朝一位著名的君主,他结束了以前乌兹别克人那种封建割据和纷争角逐的局面,还使布哈拉汗国向四周进行了扩张,并使河中地区统一在了一个政权下面。保证了布哈拉汗汗国相对的和平与安定。

1586. 塔武凯勒汗对河中的第一次进军.

1594-1595. 塔武凯勒汗向俄罗斯派出使臣。

在遗使的宗卷里, 塔吾凯勒汗称自己为“哈萨克和卡尔梅克的王”,并要求和沙皇结盟。一些卡尔梅克部落已经降服于他,所以“俄国大使丹尼拉•古宾曾向莫斯科报告说,“据所获悉哈萨克势力强大,而且已经将卫拉特置于其管辖之下。”而一些卫拉特部落“为哈萨克和蒙兀儿土鲁番政权所逼,也开始进入青海地区寻求新牧地。”

1598,2月. 塔武凯勒汗率哈萨克军攻打昔班尼汗国

塔武凯勒汗率军在塔什干附近大败阿卜杜拉汗及其子阿布德勒木明率领的乌孜别克军队。其残部逃回布哈拉。

1598, 夏. 塔武凯勒汗对中亚的进军

塔武克勒汗率十万大军入河中地,占领了阿合锡依、安集延、塔什干、撒马尔罕等城。塔武克勒汗派宗亲艾斯木率二万士兵留守撒马尔罕城,自率七、八万大军进击布哈拉,将布哈拉城团团包围,一直围困了二十天。

1598, 秋. 塔武凯勒汗牺牲.

河中各地乌兹别克军来会,双方大战于乌宗.苏卡尔。战斗极为惨烈,塔吾克勒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迫撤军,返回塔什干。不久,塔武克勒汗去世。

1598-1643."高大魁梧的好汉"叶斯穆汗(齐盖汗之子)即可汗位行使权力.

1598, 秋.与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的统治者签订和约。根据和约,塔什干城及其周围地区在二百四十年内由哈萨克汗国统治管辖。布哈拉-哈萨克条约的结果:全部南哈萨克斯坦和塔什干地区重新并入哈萨克汗国.

1582年,俄国人侵袭西伯利亚汗国库楚木汗,大获全胜。库楚木汗率残部迁到南方,伺机反击。直至1598年他不断地反击俄国人的入侵。但由于得不到援助,西伯利亚汗国终于1598年底灭亡。原臣属于西伯利亚汗国的哈萨克部落归附哈萨克汗国。

1599 左右. 叶斯穆汗制定并颁布

他对《哈斯木汗法典》进行了补充,制定了《额什木汗习惯法》(Eski jol),也称《古用法律》。其补充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可汗有权制定适合于自己汗国的法律;(2)巴图尔应当进行合法的出征并必取胜;(3)尊敬有学问的人;(4)比应当有专门办事的机构。这四点是哈萨克汗国政治、军事、文化、司法等方面带有根本法性质的四项原则。规定可汗有制定适合国情的法律之权利,就可用法律形式来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地位;规定巴图尔的职责,就可保证在军事王的胜利,以维护汗国的统一;尊重有学问的人,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文化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措施;给履行司法职责的比以固定的办事机构,这有利于处理汗国内各种诉讼案件和民事纠纷,以使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叶斯穆汗时期哈萨克汗国的首都迁往突厥斯坦城.

1603. 第二次布哈拉-乌兹别克与哈萨克的战争爆发.哈萨克人获得了"艾格尔-加尔战役"的胜利.

1604. 叶斯穆汗打败卫拉特人.

16世纪后期17世纪初,卫拉特诸部逐渐进入七河流域及其相毗连的地区,哈萨克与卫拉特双方冲突日趋频繁。

1611.叶斯穆汗对卫拉特部实施打击, 使之溃败。

1613. 叶斯穆汗在撒玛尔罕城下击溃布哈拉-阿富汗联军.

1616. 卫拉特部在和多和沁(巴图尔浑台吉)的带领下侵入哈萨克草原, 遭到到哈萨克汗国反击, 惨遭失败。

1619-1624. 叶斯穆汗对卫拉特的战争.

1621年,叶斯穆汗与蒙古喀尔喀右翼诸台吉从两侧夹击卫拉特诸部,使之严重受挫。卫拉特诸部落四处逃散,七零八落,很多部落跑到了俄罗斯西伯利亚各城市附近及鄂毕河一带游牧,完全打乱了各部原有的牧地格局和界限,使其内部矛盾更加尖锐。

1624. 叶斯穆汗取得了费尔干那战场的胜利,第二次布哈拉-哈萨克战争结束.

1627. 塔什干地区的埃米尔图森汗叛变哈萨克汗国,洗劫了突厥斯坦,引发了内战

1627. 塞拉姆城下发生了塔什干地区埃米尔图森汗军队与叶斯穆汗哈萨克汗国军队的血战,叶斯穆汗获胜,图森汗失去了其军队,躲入塔什干城.叶斯穆汗强攻夺取了塔什干城,砍下图森汗的首级,惩罚了卡塔干部落,杀戮后残留的卡塔干部逃亡河中及其他地区.叶斯穆汗不幸患绝症.

1635.哈萨克汗国的对手准噶尔汗国的崛起。

卫拉特部自15世纪中叶全蒙古的执政者也先死亡后部众基本还在漠北。当时卫拉特部与东蒙古双方互相攻击不断;约1480-1481年间,东蒙古达延汗大败卫拉特部,迫使卫拉特主力移向漠西。并引发一系列外战。16世纪中后期及17世纪早期早期哈萨克汗国的实力使卫拉特遭到了失败。卫拉特也屡败于蒙兀儿斯坦王公;

1552年、1562年、1572年、1580年东蒙古及喀尔喀诸部多次大败卫拉特部; 17世纪初,扎萨克图汗部赉湖尔汗又从卫拉特人手中夺走了杭爱山阳之地,使卫拉特人被迫放弃了坤奎、扎布汗河流域。16世纪中后期17世纪初期是卫拉特历史上灾难深重的时期。

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中期蒙兀儿诸公国的逐渐衰退使卫拉特人利用这个形势,进一步向天山北路发展。蒙兀儿诸公国的衰退、崩溃也使卫拉特诸部与他们之间的冲突大大减少直至完全停止。

17世纪初,哈萨克汗王与东蒙古阿勒坦汗的共同敌对,对卫拉特汗、王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也推动他们走上了克服各自为政,建立统一国家的道路。

1635年和多和沁被达赖喇嘛授予额尔德尼-巴图尔浑台吉称号。他成为准噶尔汗国的奠基人和第一任执政者。

1635.夏.扬吉尔王子打击了土尔扈特霍沃尔里克台吉的乌鲁斯. 巴图尔浑台吉率领部众打败了扬吉尔王子,并俘虏了他。后来扬吉尔王子乘机逃走。

1640. 重要事件就是卫拉特、喀尔喀各部制定通过了著名的《喀尔喀卫拉特法典》。在巴图尔浑台吉和扎萨克图汗的推动下,召开了卫拉特、喀尔喀各部封建主会议。法典调整卫拉特与喀尔喀各部之间的关系,建立共同抵御外敌的同盟;法典突出强调要联合抵抗外敌入侵,宣扬对敌勇敢作战的精神。加强了对各部落的制约和对平民的控制;汗或大台吉(浑台吉)是准噶尔部最高统帅,“凡出师执役无不听其汗之令”,在颁布宣战书、组织军队和执行军纪等方面,汗具有军事上最高的权威。法典的制定,对于加强蒙古各部的团结,共同抵御外侮,具有重大意义。

各部的安定与团结,使巴图尔浑台吉能专心致力于内部事务的发展,他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城镇建设和农业、手工业等生产的措施,在手工业上能自制火药、铅弹、和铁器等,并办起银矿和铜矿,这在十几、几十年以后的准噶尔社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到他的子孙后代时期,已经成为“控弦近百万人,马驼牛羊遍山谷”的强大政权,所有这些都是巴图尔浑台吉时期奠定的基础。这样,卫拉特与哈萨克的关系也逐渐发生了改变,而哈萨克自塔武凯勒汗后诸继承人汗权进一步削弱及哈萨克汗国分裂成许多独立领地,力量对比开始有利于准噶尔王公们了。

1640.哈萨克与准噶尔大战。布哈拉汗国撒马尔汗地区的统治者雅兰杜什带领三万骑兵支援哈萨克,打败了准噶尔人。

1643. 叶斯穆汗逝世.

1643-1652. 撒勒哈穆.扬吉尔汗行使可汗权力.

1643-1644.巴图尔浑台吉率军侵入哈萨克.

以巴图尔浑台吉为首的整个卫拉特联盟、伏尔加卡尔梅克执政者和鄂尔勒克的军队、喀尔喀蒙古部的军队共五万蒙古大军对哈萨克的攻击。

1644, 1月-5月.大范围的哈萨克-卫拉特蒙古战争.

1644, 6月,7月.扬吉尔汗在两次大规模战役中击败卫拉特-喀尔喀联军。

第二场战役中扬吉尔汗在orbulak地区的岩石地形中挖了战壕,在战壕中安排了三百火枪兵,而另三百火枪兵则藏在另外一侧的岩石后面。巴图尔浑台吉兵逼近战壕,哈萨克伏兵冲出战壕,射杀很多卫拉特士兵,扬吉尔汗本人又率兵从另一面夹击,打死了大量洪台吉士兵。两次交锋就打死一万左右洪台吉士兵。这时雅兰杜什又率两万士兵赶来作战,巴图尔浑台吉见大势已去,急忙率兵撤退。哈萨克与乌兹别克撒马尔汗统治者雅兰杜什的援军大败卫拉特喀尔喀联军,夺回了被侵占的吉尔吉斯斯坦一带。

1644, 秋. 扬吉尔汗参与了大莫卧尔帝国与布哈拉汗国之间的战争.

扬吉尔汗向阿富汗战场派出10万军队支援乌兹别克人。乌兹别克在塔吉克等地征兵10万人。总共有20万人向莫卧儿帝国远征。这也是钦察人在德里苏丹国以后第二次进入印度。

哈萨克军队在巴勒赫城下的50天血战中为乌兹别克-布哈拉汗国立下战功.

1645.巴图尔浑台吉远征哈萨克损失惨重,他决心向哈萨克扬吉尔汗及没有参加远征的昆都仑台吉等卫拉特王公报仇。俄罗斯文献记载,他派自己的代表到俄罗斯库兹涅茨克去有组织的收购大批武器和军事装备。并向被征服的叶尼塞吉尔吉斯人、图瓦人等强征实物税和马匹,因为他们的马匹在战斗中被大量打死。

1646.爆发了卫拉特内战,并且延续了几年,最后以昆都仑台吉及其盟友的失败告终,并被巴图尔浑台吉抢占了大量牧场。

1649.年扬吉尔汗与布哈拉abdul联合,派哈萨克援兵与乌兹别克军联合大败波斯人;之后他率哈萨克军队支援布哈拉国,在阿富汗击溃印度mohol大军。

1652, 1月,2月. 和硕特人向柯尔克孜地方发动突然袭击.扬吉尔汗牺牲.当时由和硕特鄂齐尔图台吉(即车臣汗)次子噶勒丹巴所率领的准噶尔军队获得了胜利。

杨吉尔汗死后,哈萨克汗国内部发生了变化,统治集团之间争权夺利,互相冲突。较有势力的哈萨克苏丹自立为汗,独霸一方,汗国处于四分五裂,没有统一的状态。

1670.巴图尔珲台吉的继任者僧格被异母兄杀害,远在西藏学佛的噶尔丹迅即返回准噶尔,在其兄旧部的支持下,经过一系列的内战,先后击败各个政敌,稳定了汗国内部的政局。接着,他便开始四处征讨,攻城略地。1678年东侵青海,1679年占领蒙兀儿东部要地吐鲁番和哈密,1680年发动10万大军控制了新疆南部的叶尔羌(蒙兀儿)汗国,占据了回疆各城,使其成为准噶尔的重要税源地。与此同时,噶尔丹获得了五世达赖(1617—1682年在位)所赐封的“博硕克图汗”称号,权力臻于顶峰。

1676-1680. 哈萨克一些苏丹参与了布哈拉汗国的汗位之争.

1680-1715. 艾兹-头克汗行使可汗权力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期,哈萨克汗国的内外形势很复杂,汗国内部各玉兹分裂趋势严重,各玉兹的小汗名义上从属于大汗,但实际上各行其政。哈萨克汗国在政治上趋于分裂。头克汗即位后,着手消除汗国的分裂状态,加强各部落间的团结。加强汗王的权力和地位。

1681-1684. 塞拉姆战争;卫拉特人重创哈萨克汗国.

对于一心要恢复和建立大蒙古国帝国的噶尔丹而言,仅征服蒙兀儿斯坦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势下,噶尔丹首先做出了西征攻打哈萨克汗国的战略选择。而即位不久的哈萨克新君头克汗,也因此开始了他与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对战的一生。赛拉姆城在中亚锡尔河流域所占据的重要地位,那么此城对于同为游牧政权的哈萨克汗国和准噶尔汗国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对于准噶尔汗国而言,这条商路是由伊犁河谷通往中亚河中地区唯一便捷的通道。

1681—1684年间,噶尔丹对中亚哈萨克人和布鲁特人(即吉尔吉斯人)发动了连续的进攻。期间,噶尔丹曾先后三次出兵攻打了赛拉姆城,双方在此城展开了激烈的大战。

1681年噶尔丹出兵包围此城;至1682年冬雪夜,城中居民与哈萨克守军设计诈降,会同赶来的哈萨克援军内外夹击,致使噶尔丹大败而归;史料记载“内外合攻,火光烛天,嘎尔旦部落皆溃走。是时,积雪平坑堑,人马陷不可脱。城中尾击之,死者无数,唯嘎尔旦跃马持枪脱身去。回回削辫奏凯,辫有数骆驼云。”

次年,噶尔丹再次亲征赛拉姆,获得初步的胜利;1684年,噶尔丹除率兵亲征费尔干纳盆地的吉尔吉斯人以外,还让自己的心腹将领拉布坦继续攻打赛拉姆城,最终于该年夏天攻破此城。

1684.准噶尔在占据中亚赛拉姆城以后,俘虏了包括头克汗儿子在内的两个苏丹,并把头克汗儿子当作人质送到了西藏。准噶尔又于1684—1686年再次攻入哈萨克草原东南部。在这场远征中,准噶尔军队一度攻陷了哈萨克汗国所控制的中亚商贸名城塔什干。

1688.噶尔丹出兵东进喀尔喀蒙古,随之与喀尔喀蒙古的控制者满清之间展开了长达近十年之久的漠北之战。在这期间,噶尔丹的政治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东方的喀尔喀蒙古地区;策妄阿拉布坦在1689年与噶尔丹分离以后,为了争夺准噶尔汗国的最高统治权,不断侵夺噶尔丹的属地和部民。并割据一方,与噶尔丹分庭抗礼。

1690 左右. 艾兹-头克汗在和的基础上制定了.其中将托列贵族的权力转移到毕官身上.

头克汗采取各种措施,控制三个玉兹,限制各兀鲁思的独立活动。“在血腥的纷争之后,

重建了和平;他制止了多少年以来一些部落间由于争执而引起的流血”。头克汗在完成哈萨克草原的统一以后,将位于锡尔河中游的重要城市突厥斯坦城(Turkestan)作为可汗住地,同时他“还挑选了三位属于他指挥的首领分别地管理和监督各帐:大帐为迪乌尔,中帐为卡孜别克,小帐为阿伊迪亚克”。头克汗经常召集大、中、小玉兹的统治者汗和贝依在塔什干开会,商讨汗国内外重大的事务。为了防止分裂,重用有名望的贝依,削弱苏丹的势力。把各玉兹之间和兀鲁思之间的重大诉讼案件在贝依会议上解决。一般的民间诉讼案件则由托烈贝依、哈孜别克贝依和阿依特克贝依等处理解决。

为了有效地治理国家,头克汗召集汗国内著名的贝依,商讨重新制订新事宜法典。经过充分协商,在《哈斯木汗法典》) 和《额什木汗习惯法》的基础上制定了适用于当时哈萨克社会情况的《七项法典》(Jeti jarghi)。有些史籍则把它称为《头克法典》。

头克汗可谓是哈萨克汗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汗王。他“善于运用智慧、经验、联络和才能,而很少使用暴力,统治着全体吉尔吉斯—哈萨克人”。

1697.头克汗出击恢复了此前被噶尔丹所夺去的赛喇木等城市的控制权。哈萨克头克汗时期与准噶尔之间冲突不断。哈萨克头克汗杀了策妄阿拉布坦护送头克汗儿子回到哈萨克的准噶尔五百人使团的全部成员,劫掠策妄所属边界牧场的牧民和畜产;1695—1696年间,当土尔扈特经哈萨克草原北部前往准噶尔送亲之时,哈萨克头克汗派人截击了这一送亲队伍。1697年秋,哈萨克头克汗又抢掠了策妄阿拉布坦从亚梅什湖地区经阿亚古斯返回博尔塔拉的商队。以上诸事,引发策亡阿拉布坦的报复,哈萨克与准噶尔之间开始新的大规模冲突。

1697.远征喀尔喀东蒙古的噶尔丹与满清的战争失利,噶尔丹自杀,其残部乌尔占扎布等人转而投归策妄阿拉布坦。

1697.秋. 至1697年下半年,策妄阿拉布坦业已掌握准噶尔汗国的最高统治权,而且在此前后又吞并了大量的噶尔丹残余部众,从而具备了向哈萨克头克汗反击的实力与条件。

策妄阿拉布坦由博尔塔拉起兵,经伊犁河西南行,对哈萨克头克汗所在的大帐地区发动了攻击。自1697年开始,哈萨克与准噶尔之间即开始冲突不断。至1699年,策妄阿拉布坦重新夺取了赛拉姆等城市。

1710-1711. 准噶尔军队再次入侵哈萨克草原. 哈萨克头克汗召集三帐的代表和各部落苏丹在卡拉库姆地方举行会议,共商退敌之策。会后,三帐联军迎战准噶尔军队,由于哈萨克人的团结一致和协同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在策妄阿喇布坦执政时期,这类战争就一个接一个地不断发生——1711至1712,1714,1717,1723和1725年。

1712. 哈萨克人针对卫拉特人入侵的活动.哈萨克人攻入准噶尔汗国境内,俘虏了部分准噶尔部民。

1713. 哈萨克击败了前来报复的一支准噶尔军队.阿不赉汗诞生.

1714. 哈萨克头克汗加紧了对策妄阿拉布坦的进攻.

1715.策妄阿拉布坦不得不于哈萨克、布鲁特、阿尔泰等地边关要隘,驻军设防。

1716.策妄阿拉布坦组织力量,自伊犁河谷出发,首先出兵进攻七河地区的北部,后又将兵锋转向西南方向的哈萨克草原东南部地区。

1717, 夏. 由凯普汗(Kaip)和阿布勒海尔汗率领三万兵力对准噶尔发动了一场大战, 双方在阿亚古斯河岸交战了三天,“前两天哈萨克军队占了上风,但第三天被准噶尔军队击败。这次战争的失败⋯⋯是哈萨克汗国内部不团结造成的。阿布勒海尔汗和哈伊甫苏丹互相敌视,没有联合作战。他们一个汗率军上阵拼杀,另一个汗就撤军不打。”

1718. 艾兹-头克汗去世.哈萨克头克汗去世后,诸子之间争相自立为汗,有权势的部落苏丹和贝依官们之间也开始争权夺利,迅即陷入了以往那种四分五裂的局面,大、中、小三帐的贵族首领和各部落苏丹纷纷自立,各自为政、互相攻伐。关于头克汗的继任者,至今仍存在着不同的说法。这从侧面反映了哈萨克汗国在头克汗去世后内部混乱不堪的政治局势。有的认为是波拉特(Pulad,1718—1730)继头克汗为哈萨克汗。 但俄国人列夫申称, 搜集不到有关这位头克汗之子、阿布尔- 麻合麦特(Aboul-Mahmet)之父波拉特(Poulate)的任何情况。卫拉特人在阿热斯,波根,恰延河地区打败哈萨克人,劫掠了南方.

1718.哈萨克军队进攻准噶尔汗国西部。据胤祯奏报:“哈萨克部众来伐准噶尔后,遣策妄喇布坦达西者为首征战,准噶尔战败,达西阵亡,哈萨克大掠而去”,而此时又恰逢“策妄喇布坦大病”。准噶尔军队在这场战事中的失利,对当时在西藏作战的准噶尔士兵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慌。据其人言称:“我等准噶尔人,若不来更换我等,我等永无归返之日,若居此处,均至死亡。今闻自我家来之使者言,去年(1718)哈萨克部众来我浑台吉处肆掠,不晓我等有无牧场”。

1718-1730. 波拉特汗行使可汗权力.根据一些史料推测:1718年头克汗去世后,其子波拉特接任为汗(1718—1730),后来又由另一子沙吗克(即色莫柯依)继立为汗(1730—1736)。但无论何人继任为汗,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哈萨克汗国内部混乱不堪的政治局面。

1723-1725. 准噶尔人的大胜,失去突厥斯坦,萨乌兰,全部南方,"磨破脚板逃亡"时代.

准噶尔汗国从西藏撤军后,策妄阿拉布坦便开始酝酿对哈萨克汗国的大规模报复性进攻。在“大灾难”来临之际,哈萨克汗国陷入了可怕的分裂割据中。各帐贵族首领和部落苏丹各自为政、互相攻伐,并四处抢掠…据称,头克汗去世后,“他的伙伴们不知道去利用这个幸福的环境,他们未团结起来…免于受到准噶尔的侵犯,却反而开始了相互间的争吵。他们根本不去考虑大家的安全,却继续他们所习惯了的勾当,这就是说抢劫他们所有的邻居,甚至连…俄国都不能免于其害”。可想而知,这种状况下的哈萨克汗国,很难抵御准噶尔军队的大规模进攻。策妄阿拉布坦次子罗布藏舒努是1723年准噶尔大规模进攻哈萨克各帐的主要领导者和参与者。

1723.早春时节,准噶尔军队大规模攻入哈萨克草原南部,当时生活在锡尔河与塔拉斯河流域的“哈萨克人刚刚度过严冬,牲畜都瘦弱不堪,突然遭受残酷的打击,完全失去反抗能力,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短短的两三个月间,很多哈萨克人遭受了悲惨的厄运。1723—1725年,哈萨克汗国在准噶尔的大规模军事进攻中,不仅失去了大片的草原牧场和许多重要城市,而且民众的生命和财产也遭受了极大的损害。据记载,当时的哈萨克牧民“被从三面压缩和追逐(指东面的准噶尔、北面的沙俄哥萨克和西面的土尔扈特),如果没有向南面撤退的话,是会被整个消灭掉的。大帐的残存者和中帐的一小部分,向霍占特(今费尔干纳盆地苦盏一带)折回;中帐的大部分到了撒马尔罕;小帐到了希瓦和布哈拉。这次迁移,使他们陷进连续不断的确定无疑的没落和毁灭之中。”当时很多哈萨克人被杀,更多的人在渡过塔拉斯河、博罗尔德河、阿雷西河、奇尔奇克河和锡尔河时丧生。在哈萨克民族的历史记忆中,准噶尔的这场入侵被称为“阿克塔班·苏比里第(Aqtaban-shubyryndy)”,即“大灾难”。

1723.9、10月间.罗布藏舒努所率领的准噶尔军队,并非一路凯歌。在塔什干或赛拉姆城下,哈萨克色依达·布拉汗派兵袭杀之。罗布藏舒努“仅带三百兵突围,一面逃跑,一面派人飞报与其父”。策妄阿拉布坦又拨兵准备攻打塔什干、赛拉姆。但是听说哈萨克汗国业已“调兵前去额勒齐斯(即额尔齐斯河)”准备攻击策妄阿拉布坦的大后方。策妄恐其大后方不保,遂于1724年初率军回到准噶尔地方。

1725.“大灾难”面前的哈萨克各帐贵族首领和苏丹们,逐步意识到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开始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准噶尔军队的大规模进攻,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1725年,“准噶尔往哈萨克出兵大败,甚是恐惧”。

1726.春夏之交,头克汗任命的哈萨克三帐监管者托列毕、哈孜别克毕和艾铁克毕号召三帐联合起来共同面对危机。于是,哈萨克各帐在卡拉套山南麓的奥尔达巴斯山召开了部落联合会议。会上,哈孜别克毕举荐了小帐的阿布勒海尔汗担任最高统帅,带领三帐的哈萨克联军共同抵御准噶尔军队。同时,还按照哈萨克人的传统习惯“献祭了一匹白马,用以预祝

今后一帆风顺”。

1726.入秋时节,哈萨克联军在图尔盖草原的东南地区、布兰提(Bulanti)和贝留提(Beleutti)两河岸边以及卡拉-锡尔(Qara-syr,该地获得“卡尔梅克-基里尔甘”[Qalmaq kirilgan]一名,即卡尔梅克人灭亡之地),与准噶尔军队展开了大战,准噶人在战斗中遭遇惨败。哈萨克人联军的反击,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准噶尔对哈萨克草原大规模进攻的势头。

1727.策妄阿拉布坦被毒杀,哈萨克与准噶尔的政治关系也随之转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哈萨克与准噶尔之间紧张的政治关系,没有因策妄阿拉布坦的去世而有所缓解,准噶尔军队对与之毗邻的哈萨克边界牧场进行不断地袭击和劫掠。

1728. 噶尔丹策零复将八千兵丁交付达赖台吉带领,“往征哈萨克,抵哈萨克边界地方,劫掠一次”。

1730. 昂拉海战役.面对准噶尔军队的凌厉攻势,哈萨克各帐再度联合起来。哈萨克联军于1730年(1729?)在安拉凯(在巴尔喀什湖东南,意为鬼哭狼嚎)之战中重创准噶尔人,此战影响很大,一度迫使准噶尔退回到了伊犁河以东。

1730. 哈萨克汗国分为几个独立的乌鲁斯;部落,玉兹中毕官的权力增强.

昂拉海战役后,哈萨克人因担心噶尔丹策零会实施更大规模的打击和报复,对部众百姓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遂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迁移,小帐迁移到“原来构成边界的恩巴河,没有停留就渡过了这条河的右岸,攻打了伏尔加河的卡尔梅克人,占领了他们的大量牧场,一直前进到乌拉尔”;中帐则“向北方推进,一直到奥里河和乌伊河…“剩下依然靠近准噶尔人居住的只有大帐”。

1730. 据清史料载:“噶尔丹策零, 现在跨额尔齐斯游牧, 因哈萨克之人, 常来抢掠马畜, 杀掳人众, 是以噶尔丹策零, 亲统兵一万在游牧处, 相隔一日路程防守” 。

与此同时,准噶尔汗国内部出现了不稳定因素。即位后的噶尔丹策零为巩固自己的新政权,对继母及其所生子女进行了大清洗式的屠杀。大弟罗布藏舒努因之前已于1726年逃往伏尔加河土尔扈特部,而幸免于难。据档案史料记载,当时,噶尔丹策零将其继母色德尔扎布“挖了眼睛,割了舌头”,凌迟处死;将继母所生四弟四妹全部杀戮惨害。罗布藏舒努年仅五岁的儿子阿齐巴郎,亦被噶尔丹策零杀害。罗布藏舒努“闻其母、弟妹皆被噶尔丹策零杀害,结下深仇大恨”,遂“由土尔扈特部请兵,会同哈萨克兵,将来复仇”。

后来,罗布藏舒努带领“哈萨克的人马来抢夺伊里地方,噶尔旦策凌派出策凌敦多布领兵前往吹河(即楚河)、塔拉斯河交界之处,彼此相持。因哈萨克人马强盛,策凌敦多布抵敌不住,特差宰桑西勒木特回伊里调取兵马。噶尔丹策凌就将货尔郭斯(今伊犁霍尔果斯一带)居住阿卜哈斯之部落兵马调去就应”。

1731.据记载“ 因哈萨克地方发兵, 掠准噶尔七百余户, 噶尔丹策零已将曼济撤回, 欲往哈萨克地方发兵”。

1731.阿布尔海尔汗的兄弟布尔海里统领哈萨克兵,“将吹、塔拉斯住的准噶尔一千户人家连妻子、马匹牲畜俱已掳去。此外,又将准噶尔在别处牧放的马掳去二三千匹。”

1731.11月间,哈萨克兵至准噶尔边界。“杀了边界上住的小瞒济,抢虏瞒济属下人将及一千户,又将敦多布策凌之五百户,并居住厄尔奇斯河之大策凌敦多布属下将及五百户人俱经抢虏”。

1731.秋,“哈萨克兵来掠去住于伊犁西界之三百余户及牲畜”。

1731.准噶尔与满清的战争又重新爆发。

策亡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时期,准噶尔汗国成了一个有较高组织水平的统一卫拉特国家,具有牢固的中央政权,顺利克服了地方王公分离主义倾向。发展自身农业、手工业等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们先后建立发展了呢绒、布匹、皮革、造纸、印刷和兵器制造及矿冶等手工业作坊。准噶尔人为发展制呢业,他们曾利用被俘的瑞典军官列纳特等人,向准噶尔传授制呢工艺,结果准噶尔人中出现不少制呢匠;与此同时,“卡尔梅克人已经能自己制造布匹、皮革和熟铁”;造纸是用一种叫“察逊”的草捣烂压制而成,供书写用;冶炼和造炮,俄国俘虏索洛金见到准噶尔人开采铁矿,并用一种老法熔炼,后改用熔炉,这类匠人有近千人,瑞典军官列纳特曾经帮助他们改变往熔炉输送矿石的方法;到过准噶尔的俄国士兵伊利音也证明,准噶尔人能“自己制造枪支、火药和子弹,提炼硝磺和铜铁”;准噶尔人对造炮非常重视。他们制作的炮,按其形制及效用,大体可分为三类。而专管铁匠铸造器械的鄂托克有五千多户,专司炮之包沁有一千多户。为改进造炮技术,他们还利用被俘的瑞典军官列纳特的帮助,制造了十五门四磅炮,五门小口径炮,二十门十磅炮。1762年,清军在特穆尔里克(伊塞克湖东北)掘得大铜炮四座,冲天炮筒八个,大小炮弹万余发。

1729-1732.约此几年间准噶尔军队多次击败满清;尤其1731年的和通淖尔之战使清军损失惨重;但准噶尔没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清军随后于1732年10月在喀尔喀鄂尔浑河畔的厄尔德尼昭大败准噶尔人,准部死伤约万人。随后出征主将策凌敦多布的残余部队解散回家;一些高级军官到汗的牙帐受审。这次失败对噶尔丹策零造成很大打击。人民生活窘迫,纷纷报怨;而清朝也需要休生养息,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接触并谈判。谈判进行了很长时间,约1739年弘历即位时结束,双方才划定了边界。

1732.年初,哈萨克发兵来到哈喇塔拉(哈拉塔勒)杀了地方居住台吉胡鲁什第,抢去其户下一百多户;又起兵抢掳去苦克況地方居住宰桑敦多布所管的一千余户人家;

1732.九月,“哈萨克兵又来抢掠伊犁边境地区,或云掠去四千户,或云掠去四千人,并掠去一名较大台吉云云。”

1732、1733. 艾伯勒曼别特汗率领的哈萨克军队大败卫拉特人.

据说20岁的阿不赉苏丹成名于此战.根据阿布贲的后代,19世纪的哈萨克族学者乔汉·瓦里汉诺夫的文章《阿布贲》记述,18世纪:“据所有派遣到哈萨克汗国的俄国使臣们说,那时,谁是真正的可汗并不重要。熟知哈萨克汗国情况的铁富可列夫说:“阿布贲苏丹是哈萨克权贵中最富于计谋和威望的人,”铁富可列夫是沙俄派往哈萨克小玉兹可汗阿布里海尔的使臣。

大策凌敦多布的大儿子那木扎儿达什同诺颜和硕齐领兵一万名前去哈萨克地方出兵”。这期间又“由茂海之弟车零率兵三千人为一路进兵哈萨克。但噶尔丹策零所进行的反击战,却遭遇了惨败。“ 卫拉特军队对哈萨克作战的不利消息, 使情况更加恶化了。一些从卡尔梅克派去打哈萨克人的军队也蒙受巨大损失而撤回, 险些全部不能脱身…而徒步归来, 令他们谨慎地驻在边远兀鲁斯中以防哈萨克来侵袭, 并且人少不准外出” 。

1732.在这种形势下,准噶尔汗国失去了对锡尔河沿岸诸城市的控制权,如塔什干城。据1732年出使噶尔丹策零处的俄军少校乌格里莫夫报告称:塔什干城,“现在并不归准噶尔所有,它或是独立,或属于哈萨克帐落…。

1734.准噶尔与满清的边界划定及停战,使得准噶尔汗国逐渐走出了两线作战的困境,同时也给噶尔丹策零全力以赴地进行与哈萨克汗国的战争提供了条件。

而此时,哈萨克汗国各帐之间互相攻伐、各自为政的混乱状况并未有所好转。当时哈萨克大帐由著名的图列巴依所掌控,并处理日常的事务;哈萨克中帐则有阿布尔麻合麦特汗(1739

—1771年在位,即头克汗之孙、波拉特汗之子)的儿子阿布尔费耶斯苏丹,以及阿布赉苏丹、茹尔巴勒斯苏丹、索尔特玛麦特苏丹、乌鲁斯苏丹、卡孜别克比等众多的贵族首领。阿布尔麻合麦特汗当时虽然名为哈萨克汗国的大汗,在哈萨克大、中帐的统治者中享有较高的声望,但他对于当时大、中帐的政治局势却无能为力。

1734年,俄国探险队队长И·基芮洛夫即报告称:“在这些帐中与其说是汗毋宁说是长老们掌握着权力,他们不希望自己的汗增加人口和财富⋯⋯如果他们团结一致是能够打败卡尔梅克的。但是,他们中若有一个汗出征,其余的汗则按兵不动。”

1734.获得喘息之机的噶尔丹策零首先对距离最近的哈萨克大帐开战,迫使其暂时臣属于准噶尔汗国。

1740. 卫拉特人入侵萨尔阿尔卡. 1740年,准噶尔汗国与清朝政府达成划界协议后不久,噶尔丹策零对于哈萨克人进行报复性反击。1740年12月,噶尔丹策零派遣色布腾和喇嘛达尔扎(噶尔丹策零之子)率领一万两千人的准噶尔军队由斋桑泊北上,攻入哈萨克草原北部。向游牧于伊希姆河地区的哈萨克中帐阿布赉苏丹和伊勒克河上游的阿布尔-麻合麦特汗发起了连续的进攻,并大肆掳掠当地的哈萨克牧民。由喇嘛达尔札和色布腾共同率领的这次远征,由于是在哈萨克人民毫无戒备情况下发动的,因此,准军所至之处,皆克捷。并在那里俘虏了中帐苏丹阿布赉。阿布赉是在其率领部众“三百多人在巴彦乌喇打围”时,由于受到色布腾率领的准噶尔主力部队的围困而被俘的。阿布赉之被俘,是由于其不知道准噶尔军的突然到达而遭到袭击引起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哈萨克军备、预警的松御、毫无作用。据记载,阿布赉作为人质被拘至伊犁近一年后被释放。中玉兹可汗阿布勒班必特派遣使团到噶尔丹策零牙帐,用人质换回了阿布赉苏丹。

1741.4月,准噶尔汗国的三万军队渡过伊什姆河,烧杀抢掠,虏获了大量的家畜和3000人的俘虏(多为青年)等众多战利品凯旋而归。当准噶尔军在俘虏了大批哈萨克人返回准噶尔后,噶尔丹策零为拢络他们,甚至用准噶尔人自己的钱,购买各种俄国商品在帐内出卖,这些商品非但不赚钱,而且赔钱。噶尔丹策零对哈萨克草原大规模军事进攻的目的与以往不同。他想通过大量俘虏哈萨克战斗力量—青年人, 作为人质使哈萨克人臣服于己, 以结束无休止的冲突。噶尔丹策零认为“ …哈萨克人不停地侵袭他们的土地, 如果不获得他们的人质, 就不能平静地生活”。

1743-1746.哈萨克中玉兹阿布赉汗壮大自己的力量,不断打击准噶尔军队,拨除准噶尔边界堡垒,收复哈萨克牧场土地。

1747.1747年左右,阿布赉汗率卡班拜巴图鲁及贾尼别克巴图鲁等发动进攻,打败了塔尔巴哈台山背后拉斯特一带的准噶尔人并占有了该地。第二年又打败了前来讨伐的准噶尔军五千人,不少哈萨克部落陆续回到了塔尔巴哈台和巴尔鲁克山一带。

1750.喇嘛达尔扎推翻阿扎汗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而称准噶尔汗,被达赖喇嘛授以“额尔德尼喇嘛巴图尔”称号。为了扩充实力,喇嘛达尔扎曾于1749年向哈萨克的阿布尔海尔之女求婚,后者也准备接受这一请求,只是因其女病夭未果。这个时期中玉兹哈萨克阿布赉等王公积极介入到准噶尔各派势力之间的斗争之中,攻强助弱, 加速了准噶尔政权的瓦解。

1751.喇嘛达尔扎上台后大肆杀戮反对者,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于1751年逃入中玉兹阿布赉汗处避难。阿布赉也利用准噶尔的内部矛盾来削弱其力量,因而积极支持二人,并拒绝了喇嘛达尔扎让其交出二人的要求。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在中玉兹避居一年多后,返回准噶尔,并于1752年底杀死喇嘛达尔扎,达瓦齐莅临准噶尔大台吉之位。之后,又在阿布赉协助下,清除争权者和反对者。

1752.10月.阿不赉汗在阿亚古兹-那仁击溃卫拉特主力.

1753.由卡班拜,加纳泰,"有角"沃特根,"勇士"贾尼别克,波根拜等巴图鲁率领的哈萨克军队针对准噶尔人打击.

1753年夏,由于杜尔伯特部不愿臣服于达瓦齐,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便邀请阿布赉出兵联合攻击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杜尔伯特部。阿布赉应其请,抽调出5000名士兵,向杜尔伯特部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哈萨克士兵破坏了大片牧场,掳走3000多名男女和儿童,劫夺了大批牲畜,使杜尔伯特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迫使其举部内迁归附清朝,才有了乾隆皇帝“万树园宴赏三车凌”的历史画卷。综上所述,内讧削弱了准噶尔的凝聚力,使其不再能组织起强有力的力量对付哈萨克人,相反却要借助哈萨克人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政权了。

1753.10月,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纳的联盟宣告结束,双方逐鹿于伊犁,准噶尔内战再燃,哈萨克阿布赉汗又参与到他们之间的冲突之中。阿睦尔撒纳曾派其弟向阿布赉求助,请求他提供马匹、骆驼和羊只,许以俘虏和武器等;阿布赉还应其请,出兵进扰准噶尔的西境,迫使达瓦齐分兵防守。许多次的出征,使阿布赉不仅夺得了很多牲畜财物和俘虏,而且也逐步实现了削弱准噶尔这一强大宿敌的目的。这些行动极大地削弱了准噶尔的实力,又使哈萨克人获取了大量财物,壮大了力量。

1754.阿睦尔撒纳不敌达瓦齐,亡入清。

14世纪后的哈萨克汗国历史及战争传记


14世纪后的哈萨克汗国历史及战争传记


14世纪后的哈萨克汗国历史及战争传记


14世纪后的哈萨克汗国历史及战争传记


14世纪后的哈萨克汗国历史及战争传记

文章来源于top1935 2019-04-13 16:45:14,分享的目的在于让更多历史爱好者了解阅读,如有涉及侵权之举,请后台留言,我们尽快做删除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