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肥 虫遗(音卫)

【原文】

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虫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太华山,山崖陡峭像刀削而呈现四方形,高五千仞,宽十里,禽鸟野兽无法栖身。山中有一种蛇,名称是肥遗,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一出现就会天下大旱。

前篇说道《南山经》的顒,一出现便大旱3个月,比起肥(虫遗),真是小巫见大巫。

葱聋

【原文】

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鬣。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大概在今天陕西省华阴市西南,上古时有一座符 禺山。这座山物产丰富,山南侧有铜矿,山北侧有铁矿。山上长着文茎树,吃了它的果子可以治耳聋;还有一种条草,红花黄果,吃了它可使人保持清醒。在这样一座神奇的山里,有一种野兽叫葱聋,它身形似羊,却生有红色的长毛,艳丽奇异,似乎是被这山间的条草染红的。

鴖(民)

【原文】

符禺山其鸟多鴖,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在这符禺山里还有一种名叫鴖的神鸟,它长得像翠鸟,但嘴巴通红。据说家里只要养了这种鸟,就可以避开火灾,永绝火患。这对于房屋以砖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古人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有用处的神鸟。

【原文】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名曰嚣。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在今天陕西麟游县附近,有一座渝次山,漆水 从这里发源。山北有赤铜矿,山南则出产细腻的优质玉石婴恒玉。这里住着一种野兽,名字叫嚣。样子长得像猿猴,胳膊很长,善于投挪。

谿边

原文

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谿边,席其皮者不蛊。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狗,名称是谿边,人坐卧时铺垫上溪边兽的皮就不会中妖邪毒气。

玃如

【原文】

皋涂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脚人手而四角,名曰玃如。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皋涂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鹿却长着白色的尾巴,马一样的脚蹄、人一样的手而又有四只角,名称是玃如。

【原文】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苍黑大目,其 名 曰 ( 音 敏 ) 。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牛,长着苍黑色的皮毛大大的眼睛,名叫敏。

鸾鸟

【原文】

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女床山,山里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野鸡却长着色彩斑斓的羽毛,名称是鸾鸟,一出现天下就会安宁。

文鳐鱼

【原文】

泰器山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泰器山,水中有许多文鳐鱼,形状像鲤鱼,鱼身体却鸟一样长着翅膀,青灰色的斑纹而白色的头红色的嘴,常常出现在西海,游弋于东海,在夜里飞行。发出的声音像鸾鸡,它味道酸甜爽口,吃了能治疗癫狂之症,它出现的地方就会大丰收。

英招(音勺)

【原文】

槐江之山,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座槐江山。
丘时水从这里发端,向北汇入泑水。水中有很多蠃母。山上盛产青雄黄,还有许多的琅玕、黄金、玉石,山南盛产丹沙,而山北多产带符彩的黄金白银。这里其实是天帝在人间的园圃,由天神英招主管着,英招长着马的身体而人的面孔,身有老虎般的斑纹和飞鸟的翅膀,巡行四海而传达天帝的旨命,发出的声音像抽水的辘轳。

土蝼

【原文】

昆仑之丘,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昆仑山,有怪兽,它的外貌像羊并且有四个角,能够吃人。

传说是个力大无穷的怪物,一座大山也能轻松推倒!并且比羊要凶残得多,不但吃人,而且但凡被它撞过的动物,都会当场死亡,无一幸免。

钦原

【原文】

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 曰 钦 原 , 蠚 ( 音 喝 ) 鸟 兽 则 死 , 蠚 ( 音 喝 ) 木则枯 。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有一种鸟,形状蜜蜂,大小像鸳鸯,名叫钦原,它能刺螫死鸟兽,刺螫树木也会枯萎。

西王母

【原文】

西王母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玉山,这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西王母的形貌与人一样,却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和老虎一样的牙齿而且喜好啸叫,蓬松的头发上戴着玉胜,是主管上天灾厉和五刑残杀之气的。

【原文】

玉山,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玉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狗却长着豹子的斑纹,头上的角与牛角相似,名称是狡,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在哪个国家出现就会使那个国家五谷丰登。

白帝少昊

【原文】

长留之山 ,其 神 白 帝 少 昊 居 之 。其兽皆文尾 , 其 鸟 皆 文 首 。是 多 文 玉 石 。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翻译】

(离开积石山)再向西二百里,有座长留山,天神白帝少昊居住在这里。此地野兽尾部都有斑纹,鸟类的头也都有斑纹。山上有许多带花纹的玉石。

帝江

【原文】

天山,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天山,山里住着一个神,形貌像黄色口袋,发出的精光红如火,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浑浑沌沌没有面目,他却知道唱歌跳舞,原本是帝江。

【原文】

翼望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夺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翼望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野猫,只长着一只眼睛却是三条尾巴,名称是讙,发出的声音好像能赛过一百种动物的鸣叫,饲养它可以辟凶邪之气,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黄疸病。

羊身人面山神

【原文】

凡 西 次 三 经 之 首 , 崇 吾 之 山 至 于 翼 望 之 山 , 凡 二 十 三 山 , 六 千 七 百 四 十 四 里 。其 神 状 皆 羊 身 人 面 。其 祠 之 礼 , 用 一 吉 玉 瘗 ( 音 义 ) , 糈 ( 音 胥 ) 用 稷 米 。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大略西方第三路的自崇吾山到翼望山为止,总计二十三座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这里的山神图腾都是羊的身体人的面目。祭祀山神的典礼,是把一块吉玉埋入地下(祭坛),祀神的米要用稷米。

神赤

【原文】

其状人面兽身,一足一手,其音如钦。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原文】

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译文】

中曲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马却长着白身子和黑尾巴,一只角,老虎的牙齿和爪子,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的响声,名称是驳,是能吃老虎和豹子的,饲养它可以避战争。

如魮之鱼

《山海经之西山经》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