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訊策劃∣營收收窄 淨利猛增 啤酒邁向高毛利時代

蘇覓/文

4月27日晚間,燕京發佈2019年度財報,至此國內啤酒上市公司已全部上交2019年度“答卷”。酒訊查閱財報發現,除百威亞太,2019年度6家啤酒上市公司總營收增幅基本在3%-5%之間,而去年同期大部分在7%-14%,營收出現單位數下滑。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上,忽略蘭州黃河去年的鉅額虧損帶來的高幅增長,2019年度增幅維持在27%-62%,去年同期淨利潤增幅均在10%-22%,可見在2019年啤酒上市公司的淨利潤雙位數增長。業內人士指出,啤酒淨利潤漲幅喜人主要受益於企業持續加碼高端化,從而提高了產品的利潤率。儘管疫情對啤酒市場帶來短期衝擊,但並不會過多的影響行業格局,伴隨著資本的進一步加碼整合資源,啤酒高端化的勢頭仍然會持續。

酒訊策劃∣營收收窄 淨利猛增 啤酒邁向高毛利時代


淨利創10年新高


伴隨財報季的到來,啤酒企業也相繼“亮出底牌”。截止目前,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等啤酒企業均已披露2019年年度財報。酒訊發現,整體而言,啤酒行業在去年的業績呈現上漲趨勢。

酒訊對比上述企業2019年財報發現,從營業收入來看,青島啤酒實現最高增長幅度5.30%,珠江啤酒以5.06%的增幅緊隨其後,華潤啤酒以4.15%的增幅位列第三。從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來看,蘭州黃河由於去年的鉅額虧損,淨利潤增長123.14%至0.16億元;重慶啤酒、珠江啤酒以及華潤啤酒增長幅度分別為62.61%、35.77%、32.99%。

結合企業年報數據不難發現,去除百威亞太,2019年度燕京啤酒、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珠江啤酒、重慶啤酒及蘭州黃河等6家啤酒上市公司,總營收平均增幅為1.21%,對比去年同期6.79%的平均增幅,營業收入有所收窄。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上,忽略蘭州黃河去年的鉅額虧損帶來的高幅增長,5家啤酒上市公司在2019年度淨利潤平均增幅為37.87%,2018年度平均增幅為25.50%,出現12%的增幅。

在啤酒行業專家方剛看來,高端化給國內企業帶來的紅利,集中表現在2019年的業績中。其中,百威、青島啤酒等巨頭企業淨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創下近十年以來的最好業績。得益於啤酒企業長期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高端產品佔比有所提升。而啤酒企業相繼關閉工廠,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了效率。同時,2018年的漲價潮也為2019年的業績增長鋪了路。

酒訊策劃∣營收收窄 淨利猛增 啤酒邁向高毛利時代


逐利高端化


得益於產品結構調整,啤酒企業業績在2019年實現增長,而產品結構優化的方向就是向中高端進行轉移。數據顯示,2019年度百威佔據高端啤酒市場份額高達46%,青島啤酒佔據25%,華潤啤酒佔據約13%。

為了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國內啤酒企業加快高端化佈局。從關閉工廠、併購整合到新品研發,國內啤酒企業一路高歌猛進。其中,青島啤酒以“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 1903、純生啤酒”等高端產品穩步提升利潤率。而華潤啤酒選擇了“高端三部曲”,在2018年-2019年內相繼關閉20家工廠,去除低效產能,在完成對喜力中國的收購和產品引進後,該公司再推雪花馬爾斯綠啤酒和黑獅白啤兩款新品加碼高端市場。嘉士伯也以1664在中國市場的高端啤酒表現搶眼,該系列在2019年實現50%的營收增長。

經過2019年的行業“洗牌”,業內人士預測高端化排名會發生變化。方剛表示,目前百威、青島啤酒和華潤啤酒佔據高端市場前三列,燕京啤酒和嘉士伯緊隨其後。但不排除未來高端化格局出現微調的可能。其中,華潤啤酒在喜力的加持下,或將超過青島啤酒躍居第二位;嘉士伯目前高端化佈局也十分犀利,或將超過燕京啤酒成為第四位。

酒訊策劃∣營收收窄 淨利猛增 啤酒邁向高毛利時代


市場格局生變


面對高端化紅利,除了國內啤酒巨頭盯緊這塊“肥肉”,外資品牌也加入混戰。百威英博以主打產品百威和科羅娜獨佔中國啤酒市場首位,嘉士伯則以重慶啤酒入局,喜力也通過併購“插一腳”。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提出,國內啤酒行業格局已由“梯形”轉向“塔型”。目前百威一家獨大,嘉士伯自帶高端屬性卻體量不足,青島啤酒和華潤啤酒也窮追不捨,不過燕京啤酒近期則略顯疲態。

但作為傳統啤酒品牌,大眾化形象已深入人心,甚至部分啤酒企業對高端化開始力不從心。公開資料顯示,珠江啤酒精釀啤酒生產線及體驗門店建設項目自2017年募集資金之後,珠江啤酒在2018年下半年便再無進展,去年對該項目投入為零。同時,對比2019年財報數據,燕京啤酒在規模上與華潤啤酒和青島啤酒的差距越來越大,在增速上相差較大,掉隊跡象逐漸顯現。

朱丹蓬表示,“廉價”已成為國內啤酒品牌的固有形象,工業啤酒的釀造也並不精細,而曾經打得不可開交的“價格戰”,更讓國內啤酒企業難以擺脫低價標籤。而啤酒品牌高端化的關鍵在於品牌與價格、品質與價格的對等,青島啤酒等需要打破自身固有形象,提高品牌調性,以產品與品質取勝。

方剛進一步提出,根據中央防控部署,要求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減少聚集,保持社交距離。由於餐飲和和夜場是啤酒高端製造的主陣地,目前夜生活渠道幾乎停止,餐廳活動亦非常有限,預計疫情會持續啤酒企業高端化進程。未來啤酒行業整體格局和排名不會出現明顯變化,仍以百威、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燕京啤酒和嘉士伯五大巨頭為主,佔據83%-85%的市場份額。同時,預計未來啤酒行業將繼續呈現高端化以及集中化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