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信於人呢?有三個要點

如何取信於人呢?有三個要點

子夏的“信而後勞其民”和“信而後諫”分別談的是對下屬和對上司兩個方面,但其要點相同:首先要取信於人。

在沒有取信於下屬之前,為什麼不能指揮他們呢?因為指揮不動。比如很多領導在會上發言,很好的制度,很好的政策,講得有理有據,下面的人卻說:“瞧!又在欺騙咱們老百姓。”下面的人有了這樣的心態,再好的制度、再好的政策也難以推行,或者執行不徹底,不就勞而無功了嗎?

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實際上就輸在未曾取信就先指揮這一點上。他一上臺,就撤換了一大批才能不佳或品行有缺陷的軍官,代之以德才兼備的新人。從理論上來說,這並沒有錯。關鍵在於,大家對他並不信服,心裡肯定會想:“老子當兵打仗那會兒,你還在吃奶,懂什麼呀?”大家心裡有這樣的想法,他的做法就全無用處。

在沒有取信於上司之前,為什麼不能勸諫他呢?因為他根本不會聽從。指出他的錯誤,他看不到你的好心,還以為你在嘲笑他傻而自顯高明呢?那他對你就不是感激,而是討厭甚至仇視。

“信而後諫”的原則不僅對上司適用,對親人、朋友也同樣適用。大致上,對方不願意傾聽你的意見時,說明他還不太相信你能拿出什麼高見,那就不如閉上嘴巴,這樣起碼不會得到怨恨。

所以說,不管是對上司還是對下屬,首先要取信於人,人家認可了你,他就認可了你的觀點和行為。如何取信於人呢?有三個要點:

第一,樹立一個符合大眾期望的目標。俗話說:“無利不起早。”我們說話做事,必然包含某個動機,所以我們一動口、一動手,人家就會有一個疑問:這小子想幹什麼?如果我們所行之事對他有益,他就會贊成;如果會危害到他的利益、名聲或影響他的心情,他就會反對甚至製造障礙。為了獲得幫助和減少障礙,我們就應該多說與人有益的話,多做與人有益的事。

如果我們想幹大事,還必須亮出一個符合大家期望的目標,並設法使他們相信這是真的。這是重要的成功之道。《孫子兵法》說:“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只要大家認同你的目標,他們就願意陪你出生入死,什麼也不害怕。

目標有的高尚、有的務實,關鍵要讓大家看到好處。周恩來先生少年時的目標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人家一聽,誰不豎拇指:好!咱們中國人民被外國佬欺負一百多年了,早就該崛起了,所以大家都樂意支持他、幫助他、追隨他。臺灣企業家蔡萬霖的目標是“我做大老闆,員工做小老闆”,員工一聽就高興:只要我能做小老闆,你做大老闆我沒意見。香港“珠寶大王”鄭裕彤決定進軍房地產業時,把幹部們召集到一起,宣佈了自己的遠大目標:“我們過去在珠寶界已經打出了一片天地;而現在,我們將要建設一個‘新世界’!”他表示,將要建成一個全港最引人矚目的建築群:新世界中心。大家都興奮起來,願意追隨他創大業。隨著“新世界中心”的落成,鄭裕彤一舉成為香港地產界的超級大亨之一。

讓人屈從不如讓人樂從。每一個下屬都只會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而不會為上司的目標而奮鬥。除非你的目標能讓下屬看到好處,他們才會真誠追隨。

第二,有一項他人無法比擬的特殊才能。幾乎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是某個方面的專家,他也許是技術專家,也許是管理專家,也許是經營專家……在這裡,“專家”一詞的意思是,在你所處的群體中,大家普遍認可你某方面的才能。這跟是否握有國家某個機構授予的職稱沒關係。

成為專家跟人生成就有什麼關係呢?假如你確有專長,人品又好,別人在這方面遇到疑難問題,自然會來向你請教,並樂意按你的意見辦。當很多人習慣於聽從你的意見時,你的威信便在人群中凸顯出來。這種威信又會影響到你對其他方面的發言權。儘管你在其他方面的見識並不一定比別人高明。這樣,你在人群中的地位便確立了。這種地位又會進一步影響到你的其他機會,比如說優先升遷,被推舉為“老闆”等。如果你是領導者,下屬對你的想法就是:這個人了不起,不是一般的人,跟著他準沒錯。當大家對你產生了這樣的想法,你說的話就很少有人懷疑了。

第三,說到做到,不放空炮。耶穌在《馬可福音》裡有一句話:“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誠信不是某些人眼裡的雞肋,而應該是做人處事最起碼的品質,對於領導者或下屬都是不可或缺的倫理。遺憾的是誠信已經成為眼下匱乏的稀缺資源,它已經成為許多人用來偽裝掩護的幌子:口口聲聲以誠信為本,實際上騙你沒商量。

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別人對你缺乏信任,是因為你說話不講信用。“狼來了”的故事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個孩童在山上牧羊,閒著沒事幹,就拿騙人當遊戲,一次次說“狼來了”,人們受過幾次騙,就不再相信他了。狼真的來了,他就只能後悔莫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一再失信於人,別人就不會再相信你了。

我們要想取信於下屬或上司,就要嚴守信用,說到做到,不放空炮。正如南懷瑾大師說:“孔子說做人、處世、對朋友,‘信’是很重要的,無‘信’是絕對不可以。尤其一些當主管的人,處理事情不多想想,驟下決定,以致隨時改變,使部下無所適從,所以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那麼,守信要到何種程度呢?最好學學周成王,做到“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有一次,周成王和小弟弟叔虞在一起做遊戲時,將一片梧桐葉子剪成玉圭的形狀,遞給叔虞說:“我把這個賞給你。”

叔虞很高興,喜滋滋地將這件事告訴周公。周公就去問周成王:“您給了叔虞封賞嗎?”

周成王說:“我只是跟叔虞開個玩笑。”

周公正色道:“我聽說‘天子無戲言’,天子說出的話,史書會記錄,藝人會傳唱,官吏會議論,怎麼能開玩笑呢?”

於是,周成王封叔虞為晉王。

也許有人會說:一句玩笑話也當真,太古板了吧?其實不然,信用是靠細微小事積累而成的,要想獲得別人的絕對信任,必須絕對守信,即使一句玩笑也不例外。如果不打算兌現,就不要隨便開玩笑,以免失信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