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數據之外——勒布朗詹姆斯為什麼不能排歷史第二?

本文解決幾個關於的疑問,也回應一些涉及詹姆斯回答下詹密的質疑。

首先,2018-2019賽季,勒布朗詹姆斯是否選擇性休戰?

當賽季詹姆斯缺席的第一場常規賽是2018年12月27日,對手是薩克拉門託國王,詹姆斯缺陣而湖人敗北。

作為一個征戰聯盟超過十年的35歲老將,在賽季中遭遇傷病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2019年1月31日,勒布朗復出,率隊123比120戰勝快船,注意2018-2019賽季的快船還不是雙子星版本的快船。

2月2日,詹姆斯再次休戰,此次的對手是西部霸主勇士隊,湖人無無懸念地輸球。

緊接著2月5日,勒布朗復出戰步行者,湖人輸球,勒布朗12中7,18+7+9。

打快船太著急復出了?又牽動了傷病?那沒問題,休息一場後再復出打,也解釋的過去。

接著勒布朗正常打了二月到三月的比賽,直到3月15日,在對活塞的比賽中休戰。

至此,湖人戰績31勝38負,基本可以放棄本賽季了。

但隨後,詹姆斯出戰了打尼克斯的比賽,然後緊接著缺席了和雄鹿的比賽,接著又連續出戰了籃網、國王、奇才三個對手,然後在和爵士的比賽中休戰,謹記者在3月29日和黃蜂的比賽中出戰,打完了他個人當賽季的最後一場常規賽。

這一波中,勒布朗選擇避開了雄鹿(52勝)、爵士(44勝)

迎戰了尼克斯(13勝56負)、籃網(37勝36負)、國王(36勝36負)、奇才(35勝39負)、黃蜂(35勝39負)。

在勒布朗出戰的比賽中,他分別出手25次、22次、20次、19次。

2018-2019賽季,勒布朗場均出手次數19.9次。

勒布朗在3月29日休戰後,以後的比賽再沒有出場,對手是鵜鶘、雷霆、勇士、快船、爵士、開拓者。

回想一下當年的西部季後賽陣容。

總數據之外——勒布朗詹姆斯為什麼不能排歷史第二?

好的,有朋友會說,老將要保養呀,當然在季後賽無望的前提下要休戰了,好,那為什麼對魚腩要出戰?湖人當賽季的新人極多,別說沒有人打球非要你帶傷出戰。

如果是要回饋球迷,免得看球的人失望,那為什麼,東部雄鹿和西部季後賽球隊的比賽,全部錯過?傷病這麼機智的麼?

說白了,季後賽無望,那麼幹脆就挑簡單的比賽打打保持一會狀態吧,也別修養的太難看,畢竟下賽季還要找幫手的,但是強隊?就算了吧,畢竟聯盟第一人,會被針對,累。

這不是選擇性休戰,是什麼?

選擇性休戰不可以麼?可以,當然可以,馬刺首創的輪休政策讓超級球星可以保護好自己,更大的投入的季後賽中嘛。

你看當賽季東部的倫納德也輪休呢,我們看看倫納德怎麼休息的:

倫納德2018-2019賽季休息了22場,從2018年10月就開始斷斷續續休息,其中打雄鹿休息、打湖人休息,打公牛休息,背靠背打老鷹休息,12月對快船和76人休息。

整個2018年,倫納德不挑強弱,基本背靠背就會休戰,其中也錯過了對雄鹿和76人等東部主要對手的比賽。

然後從2019年起,倫納德開始挑對手休戰,時間順序分別是:

步行者(26勝12負)、太陽(11勝34負)、老鷹(18勝35負)、魔術(27勝33負)、活塞(30勝31負)、熱火(31勝34負)、尼克斯(14勝56負)、尼克斯(14勝60負)、公牛(21勝55負)。

直到賽季結束。

這才是高傷病風險球員的輪休節奏吧,強隊出戰,弱隊休息,保證戰績。

當然了,當季猛龍是季後賽球隊,需要搏,但湖人早早出局不用急了。

但詹姆斯在2018-2019賽季後段,選擇強隊避戰,弱隊出戰,鋤弱扶強,是不爭的事實。


總數據之外——勒布朗詹姆斯為什麼不能排歷史第二?



第二個問題,詹姆斯的騎士隊友是否CBA,季後賽強度什麼水平?

詹姆斯在2003年進入聯盟,當時騎士的薪資是4619萬美元,典型魚腩。但是隨著詹姆斯帶領下球隊的水準提升,球隊的陣容也在進步中。

2008-2009賽季,勒布朗拿到常規賽MVP,球隊總薪資9129萬美元,同年冠軍湖人是7824萬美元,東部凱爾特人是7920萬美元;

2009-2010賽季,詹姆斯蟬聯MVP,球隊總薪資8340萬美元,同年分湖人9138萬美元,凱爾特人是8355萬美元;魔術是8221萬美元。

好像從薪資上看,騎士陣容沒那麼差勁吧,即使騎士管理層都是麻瓜,但以詹姆斯在球隊的地位,難道會做看球隊簽下一堆高薪低能的隊友?商業奇才詹姆斯,不至於吧。

詹姆斯在2011年加盟了熱火,此時應該擺脫了羸弱的騎士隊友們了,那麼他在季後賽的對手有多強呢?

總數據之外——勒布朗詹姆斯為什麼不能排歷史第二?


所以利拉德更難的段子是真的。


總數據之外——勒布朗詹姆斯為什麼不能排歷史第二?



第三個問題,勒布朗的關鍵球表現。

時至今日還要翻舊賬,無非是怕有些人遺忘,勒布朗詹姆斯看——當世最強人球結合攻框手——也是有成長煩惱的,也猶豫過坑過隊友,他的關鍵球數據也許舉世無雙,但關鍵場次拉跨表現,也舉世無雙。

先看一個小玩意,在Sate-NBA網站搜索詹姆斯和科比季後賽數據,選取最後五分鐘的得分情況,詹姆斯13個賽季最後五分鐘的平均得分是3.462,科比11個賽季這個數據是3.964。

詹姆斯最高賽季是05-06賽季的5.77分;科科比是07-08賽季5.52分

其中詹姆斯的最低分出現在15-16賽季,2.24分;科比最低是在10-11賽季,2.5分。

數據這個東西,真的說明一切?

做個簡單的對比:


總數據之外——勒布朗詹姆斯為什麼不能排歷史第二?

數量和質量對比一下,有什麼感覺麼?


總數據之外——勒布朗詹姆斯為什麼不能排歷史第二?



回到正題

詹姆斯的首個總決賽之旅是在2007年,天縱奇才的他在東部艱難搏殺後,在總決賽被馬刺4比0擊敗,那個系列賽詹姆斯場均22分35%命中率,作為一個年輕的總決賽核心球員,不算好但也絕對可以理解,當時他拿的還是邁克爾喬丹的劇本。

事實上,即使數據一般,但騎士在系列賽中給馬刺製造很大麻煩,鄧肯和鮑文——歷史上最佳內外防守組合之一——費了大力氣,才按住勒布朗詹姆斯。

那年他22歲,23歲的喬丹被凱爾特人拒之門外,23歲的奧尼爾被奧拉朱旺橫掃,相比之下,詹姆斯真的是未來巨星的潛力。

但2009年,他被魔獸領銜的魔術拒之門外,詹姆斯本人的表現無可挑剔,49分、35分、41分、44分、37分。超遠三分絕殺的一幕讓魔術球迷看到他拿球就倒吸涼氣。賽後詹姆斯不顧“沒風度”之類的言論拒絕和對手握手,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那是的詹姆斯是1.0狀態,突破、一傳天下無雙,聯盟都知道鎖他的傳球讓他獨自飛舞,然後雙拳難敵四手的掙扎、敗北。但那個時期的詹姆斯是非常吸粉的,霸道的球風,幾乎無法阻擋的攻框,爆炸的視覺演出和像極了喬丹早期的悲情個人英雄形象。


總數據之外——勒布朗詹姆斯為什麼不能排歷史第二?



這個形象在2010年產生了變化,2009-2010賽季,騎士迎來暮年奧尼爾專對負魔術,又在賽季中“搶劫”來賈米森幫襯勒布朗,奧尼爾、大Z和瓦萊喬組成的內線甚至在常規賽壓制了衛冕冠軍湖人的內線高塔群。

拿下又一個常規賽MVP後,勒布朗卻在季後賽沒有遇上假想敵魔術,而是與綠衫軍凱爾特人狹路相逢。受困肘傷的詹姆斯率隊和凱爾特人打到2比2。第五場,天王山、職業生涯最重要的比賽之一、肘傷、宿敵,本該是詹姆斯成就偉業的一場比賽,他卻啞火了、退縮了。

詹姆斯14中3,15分,無數夢遊般的長距離跳投,拒絕防守和突破,甚至不怎麼想觸球。

據說更衣室紛爭和母親隊友的緋聞是原因,真相無從得知,但皇帝讓出了寶座。

被綠軍淘汰後,就是著名的“決定”,也是本人由粉轉黑的轉折點。


總數據之外——勒布朗詹姆斯為什麼不能排歷史第二?



上季MVP得主、26歲的勒布朗詹姆斯和26歲的波什、28歲的韋德,組成了史上最年輕最大牌的三巨頭。

有朋友拿湖人F4說事,抱歉,馬龍和佩頓加起來快80了,幾乎是熱火三巨頭年齡的總和。

球隊歡迎儀式上,三巨頭表示,“會有很多冠軍”。

拿著喬丹劇本的詹姆斯,要去邁阿密當皮蓬了。但韋德是喬丹麼?


總數據之外——勒布朗詹姆斯為什麼不能排歷史第二?


更何況詹姆斯也不甘心做皮蓬,2010-2011常規賽,熱火執行這麼一個套路,兩個巨星誰防下一個球,誰就可以主導下個回合的進攻。兩巨頭並行的度過了常規賽,邁阿密熱火在首輪輕鬆邁過76人,和凱爾特人相遇,然後又是一個4比1邁過。

凱爾特人的強側施壓弱側封堵本來是對負持球巨星的優秀防守套路,但面對兩個持球巨星,力不從心。

接著打公牛,勒布朗和韋德在防守端封死了當季MVP羅斯,當賽季這二位的斷頭臺讓大部分外線球星折戟沉沙,包括聖誕大戰的科比。


但是總決賽第二場,詹姆斯不正常了。

當天韋德三節36分,詹姆斯則穩穩地18分,似乎又是一場唾手可得的勝利,比賽剩7分鐘時熱火領先15分。

但緊接著,特里連得四分,詹姆斯上籃不中,特里再次反擊罰球得分,下一回合勒布朗甩鍋傳球,波什倉促壓哨投籃不進,馬里昂一條龍反擊上籃得分,分差只剩7分。

勒布朗造犯規,兩罰球止血,但隨後基德三分命中,詹姆斯再次單挑不中後特里再次進球,詹姆斯連續兩記三分不中,諾維斯基趕緊中投+上籃,追平比分。

整整六分鐘裡,之前已經36分的韋德,沒有拿到球,任由勒布朗連續單挑不中、連續三分偏出,分差被磨平。

暫停回來諾維斯基三分命中,小牛領先,但查爾莫斯接詹姆斯傳球命中三分追平,此時比賽最後一攻,諾維斯基單挑得手,絕殺。小牛完成15分大逆轉。

第三場,又是最後半節,此前諾維斯基和韋德連續單挑得手,巨星對攻到86平,詹姆斯接手,隨後時走步、被蓋,但本場波什絕殺。詹姆斯全場17分三板9助攻2搶斷,第四節那一串失誤前打的像一個純粹的組織後衛。賽後他宣稱數據不重要,只要能贏就好。

於是第四場,小牛讓基德去防詹姆斯。韋德32分,但諾維斯基頂著高燒過掉哈斯勒姆鎖定勝局,詹姆斯全場11中3,8分9板7助攻。

接下來是天王山之戰,第四節,為了避免基德被韋德摧毀,小牛讓馬里昂去防守韋德,基德防守詹姆斯,史上身體素質最佳的前鋒,面對38歲比自己少40-50斤肉的後衛,上演瞭如下場景:

投丟一個三分、投丟一箇中投、進攻犯規、又丟一個三分,此前99比95的領先,此刻是100比105,大勢已定。啊,此時詹姆斯命中一記上籃,算在最後關鍵時刻得分裡了。

總數據之外——勒布朗詹姆斯為什麼不能排歷史第二?


那一晚韋德23分8助攻,豁出命去12次罰球,詹姆斯全場17分三雙,記一次總決賽三雙,以後破紀錄要用。

第六場,諾維斯基打出了小青年進洞房的上半場,12中1;但詹姆斯全場都在組織、組織、組織,全場21+4+6,以及刺眼的6失誤,第四節諾維斯基甦醒,7中5,小牛取勝,奪冠。



史前時代已經不可考,但近代再沒有如此拙劣的總決賽巨星表現了,這次沒有騎士的垃圾管理層,身邊站著的是豁出去的韋德,沒有任何傷病新聞,甚至第四場前還在樂顛顛嘲諷諾維斯基的發燒,還有什麼好說?


2012-2013賽季,韋德表示讓詹姆斯放膽去打,他自己照顧自己,波什願意增重然後去打中鋒,詹姆斯又一個常規賽MVP。

季後賽裡,他防住了安東尼,輕鬆過掉尼克斯。

但第二輪對步行者,波什缺陣,勒布朗本人第二戰中被保羅喬治蓋帽,兩罰不中輸球;第三場韋德5分,熱火臨近崩潰。

第四場,詹姆斯走上小球四號位,巴蒂爾擔當三號位,熱火開始了最初的“死亡五小”。勒布朗也終於擺脫迷失,攻框、攻框、攻框,繼續回到了那個1.0時代的騎士詹姆斯,天下無雙的一傳和突破,以及終於練成的背身技術,讓勒布朗跨過了步行者和凱爾特人。

對凱爾特人系列賽,勒布朗場均34分11籃板,在天王山輸球后第六場打出45分15板5助攻的天神表現。

這個2010年季後賽讓他陷入困頓、反派角色的老對手,被他親自掃落垃圾箱,此後再也沒能給他製造困局。

之後的總決賽,熱火戰勝雷霆,勒布朗在第五場上演抽筋後的王者歸來,投進一個三分後踉蹌離場,徹底熄滅了雷霆的心氣。

第一個總冠軍,以及場均28.6分10.2籃板和7.4助攻,每場44分鐘的總決賽MVP,勒布朗NBA生涯的第九年。


總結

詹姆斯在2013年總決賽完成了救贖,他是實際上的聯盟第一人了,他在小球四號位上的優秀髮揮,堅決的攻框和愈發嫻熟的背身,都讓他時至今日都是聯盟最佳攻框手,可能沒有之一。

但與此同時,他並非一向完美,哪怕回到騎士再次奪冠,他依然有跨人、拼三分時間段上籃(16總決賽),假摔(然後宣稱自己從不假摔)之類的黑點。

那麼他是不是歷史第一前鋒呢?我還是這個觀點,如果以榮譽和數據為標準,他是;

但看球的人,真正熱愛籃球的人,應該對此存疑。

在我看來,沒有完美無缺的球星,但這麼退縮、猶豫、關鍵場次不止一次打投降球的,僅此一人。

總數據之外——勒布朗詹姆斯為什麼不能排歷史第二?

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