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三國演義》曹操刺殺董卓的陰謀

三國演義中曹操刺殺董卓可謂是精彩的一筆,它不僅表現在刺殺過程中驚心動魄,也表現在政治上,此舉不僅是曹操人生生涯的轉折點,也開啟了各鎮諸侯共討董卓的導火線。

論《三國演義》曹操刺殺董卓的陰謀

但細細來看這次刺殺根本沒有準備充分。事件的起源是:王允設宴聚會,喝了一會酒,內心憤懣無法排遣,埋頭就是大哭,說出董卓欺主弄權,社稷危在旦夕,身為漢臣,食漢祿,卻無法出力誅殺逆賊,一石激起千層浪,百官也收不住內心情緒,哭成一片。此刻曹操便說:從夜裡哭到白天,從白天哭到黑夜,能把董卓哭死嗎?於是自告奮勇誅殺逆賊,並借王允的七星寶刀。但對於怎麼謀殺?成功後如何?失敗後如何?都沒有商議,所以這是一次倉促議論且沒有完全準備的謀殺。

論《三國演義》曹操刺殺董卓的陰謀

這次刺殺過程也很巧,董卓正在睡覺,呂布也被支開了,按理說曹操便可乘機會拼個你死我活,但事實上曹操真正盡全力了嗎?答曰根本沒有。曹操望見董卓的懷疑,立馬獻了寶刀,此時呂布牽馬至閣外,倘若曹操真的不要命了直向前刺殺,說不定會一舉拿下董卓,但曹操也難逃一難。

論《三國演義》曹操刺殺董卓的陰謀

刺殺是個義舉,但我想曹操志向不在董卓,或許在那時曹操已有謀天下之心。何以見得?話說曹操逃出相府,被陳宮拘留,陳宮說:孟德此行,將欲何往?曹答:吾將歸鄉里,發矯詔召天下興兵共伐董卓,吾之所願。由此看出曹操已經有志於天下,且按照曹操此時的情況而看,殺死董卓自己難逃一死,就算無比幸運逃出相府,結果會如何?肯定會再有一個像董卓一樣的人代替董卓,權利自然會落在別人手裡,曹操此時既沒有錢財,也沒有軍力,無法謀取天下,所以殺了董卓對他沒有一點好處,反而生命不保,曹操不會傻著辦這件事。

論《三國演義》曹操刺殺董卓的陰謀

也許會說曹操直接起義多好,還不用冒著生命危險,這一方面也能折射出曹操的軍事能力。曹操刺殺董卓,董卓必然發怒,必然會舉全國之力捉拿他。這無疑給曹操一個巨大的福利,針對曹操的討賊書給了曹操巨大的影響力,能讓更多的有志之士願意死心塌地的跟著曹操,刺殺便是危機與福利並存。由此觀之,曹操此行有一定的政治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