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同行衬托”的郭德纲遇上他们也不灵!于谦:那可是我老祖儿!


“被同行衬托”的郭德纲遇上他们也不灵!于谦:那可是我老祖儿!

  传统相声《揭瓦》流传至今,虽被众多相声名家演绎,但保留下录音资料的却屈指可数。《揭瓦》是典型一头沉的段子,要求逗哏演员在语言、表情和肢体上都要塑造出鲜明人物性格。同时,这又是典型“活保人”的段子,不管换谁演基本上不存在使泥了的风险。然而,每个演员处理这块活的手法也不尽相同。今天就来聊聊,相声界三位颇具代表性的版本到底好在哪?

郭德纲张文顺版

“被同行衬托”的郭德纲遇上他们也不灵!于谦:那可是我老祖儿!

  这段传统相声,当年郭德纲和多位德云社演员都搭档过,其中以张文顺先生捧哏的这版最具代表性。差不多说相声的使这段都是由打上法院告状入活,郭德纲则不然。他从左右邻居不安生,要找房搬家入活。垫话儿的包袱设计虽说格调上有待商榷,但与正活里塑造的人物性格是统一的。基本表现出了角色“混、横、怂”的特点。

“被同行衬托”的郭德纲遇上他们也不灵!于谦:那可是我老祖儿!

  原本这段《揭瓦》就是个十五分钟左右的节目,郭德纲愣是把它抻到了半个小时。在正活里归置进不少新词,其中有妙笔生花 ,也有狗尾续貂。好的地方比如,捧哏的问:“房上的瓦哪去了?”此时逗哏的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强调给房东做了什么好吃的。这种使法与《八扇屏》里捧哏的追问下联,可谓如出一辙。所表现的都是人物心虚的状态。但也有拖沓的地方,例如说到土产建材商店,不光交代了老板姓什么、哪的人、外号叫什么,还生硬的加了这么个包袱,“他早先在山西大同开小煤窑的,万幸,出了点事......”很显然这与正活无关紧要,加的包袱不仅不可乐,还支了岔,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

魏文亮张永久版

“被同行衬托”的郭德纲遇上他们也不灵!于谦:那可是我老祖儿!

  《揭瓦》是魏文亮使说逗类传统节目里的把杆活。这版演绎最大的亮点在于,逗哏演员把人物分瓣做到了家。段子里的“我”、“闷三爷”以及了事人“贾三爷”,每个角色都鲜明而立体。台下观众听着眼前就能浮现出画面感。而画面感一方面来源于演员的形体表演,更重要的还是通过语言、语气和表情神态的塑造。

“被同行衬托”的郭德纲遇上他们也不灵!于谦:那可是我老祖儿!

  比如,“打你了,打完了!”只有简简单单六个字,但从魏先生嘴里说出来,把段子中的“我”欺软怕硬,小人得志的丑态诠释得淋漓尽致,这就是传神的表演。与郭德纲塑造的豪横,甚至略带嚣张不同,魏文亮塑造人物始终是色厉内荏的角色定位。怕事又爱惹事,捅了娄子又担不起。这样刻画的人物更为真实可信,也更接地气。

高德明福保仁版

“被同行衬托”的郭德纲遇上他们也不灵!于谦:那可是我老祖儿!

  高二爷的《揭瓦》与众不同,且表演水平相当之高。这并非是碍于辈分的一句恭维,确实有凭有据。老听户都知道,高德明不光身材高大魁梧,还多少面带凶相。让他去演一个欺软怕硬的混人确实有难度。高二爷的这形象要说“欺软”肯定能演,可“怕硬”就不那么容易了。按理说这形象不适合使《揭瓦》,可为什么他的表演备受观众推崇呢?

“被同行衬托”的郭德纲遇上他们也不灵!于谦:那可是我老祖儿!

  高德明深谙扬长避短的道理,通常逗哏的使这段演法都跟前面的提到的魏文亮类似,只是表演水平有高低之分。但高德明没有,他把角色定位成冠冕堂皇而又心口不一的伪君子。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也很少像其他演员借助外化的肢体语言刻画人物,主要就靠这张嘴说。现场看他演这段或许不如看别人的过瘾,也没有别人演的火爆。但高二爷不是别人,他的每句词都禁琢磨,都讲理。听他的段子没有废话、废字和多余的包袱,那有什么?有回味!

“被同行衬托”的郭德纲遇上他们也不灵!于谦:那可是我老祖儿!

  说到底,《揭瓦》这段传统活好演,但演好不容易。每个演员对段子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演员也都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因此表演上风格迥异。以上三对搭档的《揭瓦》各有所长,也没必要分出高下优劣。观众和时间才是评判相声艺术价值最好的准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