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的快樂自由,你給得起嗎?

孩子要的快樂自由,你給得起嗎?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我當時花錢給你學了呀,是你自己覺得辛苦不學。”

《家有兒女》裡,劉星卻把劉梅懟的啞口無言。

孩子要的快樂自由,你給得起嗎?

嚮往的生活裡,劉憲華曾說過,他小時候覺得練習小提琴很辛苦很累不願意練習,直到十一二歲的時候參加比賽才找到樂趣。

黃磊問:“那你現在感謝你媽媽逼你練琴嗎?”

他回答:“非常,非常感謝。”

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曾響徹大街小巷,即便放在現在也不過時,裡面的歌詞清清楚楚寫著周杰倫的經歷,“為什麼別人在看漫畫我卻在學著畫畫對著鋼琴說話?長大以後你就開始明白,為什麼我跑的比別人快,飛得比別人高。”

母親逼迫他一把鼻涕一把淚練的鋼琴,最後成就了他的人生。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為什麼別人在那看漫畫

我卻在學畫畫對著鋼琴說話

別人在玩遊戲

我卻靠在牆壁揹我的ABC

我說我要一臺 大大的飛機

但卻得到一臺 舊舊錄音機

為什麼要聽媽媽的話

長大後你就會開始懂了這段話

長大後我開始明白

為什麼我跑得比別人快

飛得比別人高

將來大家看的都是我畫的漫畫

大家唱的都是我寫的歌

快樂教育,絕不是由著孩子性子,給他短暫的快樂,而是在尊重他的選擇的情況下,將他培養成為一個快樂的人,而非一時快樂的人。

就像蔡康永說的那樣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蔡康永《康永,給殘酷社會的善意短信》

最後午夜夢迴,發現自己全是不甘心。

但記得不能走偏,比如看見一個鋼琴成功的例子就讓孩子學習鋼琴。雖然應試教育總讓我們補短板,但實際上豎看人生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揚長而非補短,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先去發現孩子的天賦,並且確認孩子對這件事情是喜歡的,引導孩子去學習,監督他不因為辛苦而放棄。

那麼如何發現一個孩子的天賦呢?

比如小心曾在地鐵上遇見過一個三歲半小女孩,在唱《蟲兒飛》,音準不像一個三歲的孩子。交談中得知她沒特意去學,這只不過是她在幼兒園學習的一首歌而已。這時候車廂裡鄰座的老奶奶就建議:“給你家孩子找一個音樂老師吧。”

在孩子2-5歲的時候,天賦就開始慢慢展露出來。

認識孩子的天賦

運動天賦

  • 身體控制力好。
  • 肌肉有力,大肌群或小肌群發達。
  • 身體協調性好,動作協調優雅。
  • 善於處理身體與空間的關係。
  • 學習穿衣穿襪、係扣子、拉拉鍊、騎車、輪滑等,既快且不費力。
  • 擅長串珠、捏物類遊戲,能夠正確執筆,且輕鬆不費力。
  • 喜歡模仿多種面部表情或動作。

語言天賦

  • 善於記憶詩詞、歌詞、電視節目(或動畫片)中的臺詞或廣告詞等。
  • 能很好地複述故事情節,或者當發現複述者出現表述錯誤時能立刻糾正。
  • 善於指正他人語言上的錯誤。
  • 喜歡模仿他人說話。
  • 說話時語言結構完整,具有邏輯性。

音樂天賦

  • 喜歡哼唱歌曲,且音階正確、曲調和諧。
  • 擅長“創作”歌曲,或喜歡用帶曲調的聲音說話。
  • 喜歡樂器,能很好地辨別出它們的聲音。
  • 善於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
  • 喜歡對聽到的聲音進行評論。

數學天賦

  • 學習數數字很快且不費力。
  • 能輕鬆理解數字間的大小關係,或數字與物品個數間的關係。
  • 對時間概念敏感,或喜歡學認時鐘。

邏輯天賦

  • 能按照大小、顏色、性質等屬性對物品進行歸類。
  • 經常表述或提問涉及到邏輯的問題,比如“之前……後來……”,“原來……現在……”等。
  • 善於發現事物之間的簡單規律。
  • 經常提問有關“打雷、下雨、閃電”等自然現象的問題。
  • 善於把雜亂的事物按照規律分類。

空間認知天賦

  • 對空間的記憶力好,走過1-2遍的地方就很少迷路。
  • 途徑的標的物,再次經過時,能夠意識到曾到過這裡。
  • 喜歡玩迷宮遊戲,且通常能夠輕鬆通關。
  • 能夠回憶起去過的地方或見到的道路標記,並根據記憶複述出來。
  • 善於畫地圖,且路線清晰。

社交天賦

  • 善於融入陌生的群體,能夠很快和新朋友建立友好關係。
  • 喜歡扮演角色或玩“過家家”之類的遊戲。
  • 與陌生人見面時,能在對方身上搜索到與熟人相似的特質,比如說,“他好像XX”。
  • 善於體察別人的情緒變化,並作出相應的反應。

創造天賦

  • 擅長拆卸或拼裝玩具。
  • 喜歡亂寫亂畫、塗鴉,並能形象地描繪出這類無規則的線條。
  • 喜歡編故事或給別人安排角色。
  • 對尋常事物具有不尋常的獨特見解。



孩子要的快樂自由,你給得起嗎?

孩子會喜歡那些自己能夠做得很好的事情,

所以大部分情況下,

孩子的興趣和天賦是相輔相成的。


意識到了孩子的天賦和興趣之後,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開始“逼迫”孩子堅持。

大部分孩子選擇一份愛好的時候都是有所憧憬的,比如喜歡上鋼琴的時候可能是因為一首鋼琴曲,或者在某個音樂會上看見一個耀眼的人。但往往等他們開始練習的時候就會發現不能一蹴而就,學習是一個漫長枯燥且艱苦的過程,他們會忘記之前看過的風景,只感受到到現有的乏味。而等到她們學有所成真的走上了臺,得到了掌聲和肯定,她們的心境就會回到第一次和鋼琴邂逅的那一刻,覺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有價值的。那時,不用我們去逼迫,他們也會自己拼命往前走。

所以在孩子真正達到他想要的目標之前,我們要引導甚至逼迫孩子堅持,因為比起孩子我們作為家長都知道:“有些路很遠,走下去會很累,但如果不走,會後悔!”

李嫣在考級失利以後,很生氣的說她再也不要練鋼琴了,而李亞鵬的回答是這樣的“你才12歲,你要不要讓你人生的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啊?”

這個世界有各種各樣的成功人士,他們身上唯一共同的特質就是——堅持。而我們要做的,引導孩子,學會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