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愛因斯坦在他的代表作《相對論》中曾對時間的做過一個假設:當物體的速度超越光速時,就可以實現時間回溯。時間真的可以回溯嗎?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時空蟲洞假想圖


對於這個有關於時間的大命題,許多人都對此做過探究,其中最普遍、最公認的解釋便是時間都是一條直行單行道,永遠都在向前方行進。

或許正是因為這一常理已經烙印在人們的腦海中,大衛·芬奇導演才想要拍《本傑明·巴頓奇事》這一突破時間常規的奇幻電影。在電影中時間不復尋常,成了逆流。而主角本傑明則成了那個時間的逆行者。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本傑明·巴頓奇事》海報


電影主要講述了主人公本傑明的奇怪人生故事。本傑明以極為衰老的形象誕生,母親也因他難產而亡。父親承受不了這樣的雙重打擊,將他拋棄在一所養老院中,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其他人都在老去,本傑明卻越活越年輕,最終以嬰兒的形象離開人世。

電影故事充滿荒誕和奇異,讓觀眾看到了一場突破時間常理的怪誕故事,但這並不是電影所要表達的真正主題,在時間逆行旅途中,本傑明用積極豁達的態度面對其波折異常的人生命運,其中所映射出的對命運哲理中的生與死、情與愛命題的思考,這才是電影所要表達主題真意。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下面本文將從生與死、情與愛以及現實意義啟迪三方面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所凸顯的命運哲學。

生死之間:理解與寬容

“衰老”是本片中的故事發展主線,也是人們最不願意面對的事件,現實中的所有人都無法抵抗時間的洗禮,或快或慢經歷著逐漸衰老的人生。而電影一開始便為我們呈現了充滿“衰老”氣息的故事起點。

老頭般的嬰兒、白髮蒼蒼的老人、陳舊昏暗的養老院·····,似乎一切都充滿時之哀傷,但正是在這樣的憂傷基調下,更能將其中所暗含的寬容和理解凸顯出來。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劇照


老年人淡然無謂的生活態度影響了本傑明的一生。以老人形象出生的本傑明,或許是命運的安排,他被拋棄到了老人院,最後被其收養,但本傑明並不是真正的老人,他的內心依舊是個小孩,當他看到街邊的小孩玩耍時,他的心中也充滿嚮往。

或許是他的外貌,老人院中除了養父母外,其他人都將他視為同類,老人們都給予他寬容和理解,而這也讓不同尋常的本傑明得到安逸舒適的童年,老人們沒有因為他的“衰老”而去嘲笑他,反而一再的用同齡人的態度給予他尊重和照顧。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劇照


長時間的生活陪伴,老人們對於衰老、死亡的淡然態度和不斷看到老人朋友離世讓本傑明早已形成了超越同齡人的人生態度,對充滿未知的生命和命運,不再感到恐懼和孤獨。本傑明在這樣溫暖且安定的環境下,讓他逐漸形成了一種隨遇而安,以不變應萬變的“守拙”人生態度。

漫長的歲月,讓老人們充滿了生活的智慧。本傑明生活在老人之間,吸收了與同齡人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智慧,而這讓他有了從容,無論面對的是船長中彈即將逝去,還是拋棄自己的父親,亦或是愛人的離去,他沒有激動害怕、憤憤不平,而是用坦然和從容去接受這坎坷的命運。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截圖


就如電影中船長臨終前對他說的一句話:“你可以如瘋狗一般對周圍一切憤憤不平,甚至可以去詛咒命運,但當你來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你依舊得平靜的放手而去······”,或許這就是導演想要表達的對命運和生活的理解。

命運充滿未知和變數,誰都無法掌控自己的未來,或許只用保持理解和寬容的人生態度,方能在時間長河、生死之間、未知命運中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表達對於生活和生命的敬意。

情愛糾葛:偶然和必然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婚姻牽手


如果說婚禮誓言中的“無論禍福,貴賤,疾病還是健康,我都愛你,直至死亡”是對愛情的最基本詮釋的話,那我認為電影中黛西和本傑明兩人的命運相遇和相離的經歷是對愛情的更高釋義。

量子論大師伯恩曾說:“偶然”其實也是一種必然,在我們所熟悉瞭解的一切“必然”因果關係中,“偶然”一直在我們身邊並時刻發生。在電影中,有一個片段,將命運的偶然和必然兩者關係展現得極為明顯,從黛西遭遇車禍這個時間點橫向展開,用旁白結合“上帝視角”將整個車禍事件完整還原。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劇照


就如電影中旁白說的:有時候,我們的人生軌道會和別人的交錯,但卻渾然不知。無論是發生的是意外,還是天意,我們都無力去改變。片中,我們可以想象如果車禍前的某一件事情能順利進行,那黛西就不會遭遇車禍,也不會離開夢想的舞臺。

但生活就是如此充滿未知,車禍前的一切事物都與其無關,但最後卻都成了引起這場悲劇的“蝴蝶之翅”(蝴蝶效應)。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蝴蝶效應


除了這場車禍外,影片中對命運的偶然和必然詮釋得最為深刻感人的便是本傑明和黛西的愛情故事,在影片中他們一共經歷了7次相遇和相離。他們的初次相遇,一個是純真可愛的女孩,一個是外表老皺的男孩,但黛西卻看出他的不同,第一次從內心深處打開了本傑明的對同齡夥伴的渴求,所以對於黛西,本傑明愛得徹底而永恆。因為她是他心靈上的最初夥伴。

或許是命運的偶然安排,黛西出了車禍,本傑明再次出現在她的生活中,他們再次陷入愛河,而這時黛西已經成長為成熟的女人,本傑明也步入壯年,兩人的時間第一次相交,第一次如此匹配。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劇照


命運又充滿必然性,本傑明和黛西的時間雖然同時在前進,但是他們的生命軌跡背道而馳,一個越發年輕活力,一個逐漸衰老無力。

這是現實,也是無奈,本傑明明白這一點,在責任的承擔和未來的憂患中,他將所有留給了黛西和女兒,獨自離開。

不同常人的生命狀態,讓本傑明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加明白命運的偶然和必然,而這樣的明白,也讓他更加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愛,對於黛西和女兒,他知道什麼時候該執著,什麼時候該“放棄”。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劇照


本傑明深愛黛西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這是他的執著,他不願讓黛西承擔兩個“孩子”的生活責任,他選擇獨自離開,這是他對黛西和女兒的“放手”式的愛。而黛西對本傑明同樣是執著的愛,在本傑明步入孩童時代後,來到老人院陪伴照顧她,從少年到幼年,再到嬰兒,黛西讓本傑明在她的懷中走完生命的最後一刻。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或許本傑明和黛西兩人之間的愛才是對命運偶然和必然的最佳詮釋,命運讓他們相遇,也讓他們分離。或許有人會說這是前緣未盡,但我卻覺得是命中註定。

“命中註定”是必然和偶然的共同產物,回想以前,好像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一種冥冥中的安排。但正是這種命運的偶然造就了他們執著的愛情,同時也讓他們陷入必然的“放手”式愛情悲劇中。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現實意義:現實中的命運哲學

影片中,本傑明的一生沒有如何波瀾壯闊,沒有如何曲折離奇,他除了逆生長的外表外,一切都與常人無異,但正是因為這樣的逆生長命運安排,讓他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如果不看電影中對於本傑明逆生長的奇幻事件的表面,從他的內心中去探究,就會發現,他的經歷與《阿甘正傳》有多處相似,在電影中,同樣是兩個小人物,一個有智力障礙,一個身體逆生長,他們在面對未知的命運和宏大的歷史時,都展現出了一種從容、淡然的態度,最後通過執著去走完自己的一生。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阿甘正傳》劇照


如果將兩人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我想阿甘應該是單純,而本傑明則是智慧。本傑明無法阻止生命的逆流,於是他選擇坦然接受命運安排的一切,沒有憤怒,沒有放棄,而是在生活中用行動和執著去與生命逆流進行無聲的抗擊。沉靜且從容是他一生的標誌。

對於現實生活中的我們而言,同樣無法去選擇和掌控命運給我們的安排,但我們卻可以選擇面對命運的態度。當我們在抱怨沒有一個好的家庭背景,沒有一個好的工作環境,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的時候,其實更應該想到的是命運對於每一個人是公平的。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就如影片中,與本傑明相遇的每一個人,有人被閃電擊中七次;有人懂紐扣生意;有人是藝術家;有人對音樂特別有天賦;有人是能橫跨海峽的游泳健將;有人是舞者····,

這些都是命運的安排,或許在未來依舊會出現波折,但只要你能坦然的接受命運,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你終將會收穫屬於你的幸福。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寫在最後

在電影中,奎尼是本傑明最重要的人之一,她曾說過: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盡相同,但最終我們都會去往同一個地方。

正如奎尼說的,命運的必然之一便是死亡,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與之相對的,愛也是必然之一,奎尼對本傑明的母愛,讓他擁有了一個完整的家;本傑明和黛西的愛情,讓雙方都擁有了一生的掛念。


理解和寬容,執著與放棄,淺析《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命運哲學

母親奎尼(左)和愛人黛西(右)


總而言之,命運是人一輩子都無法逃避和掌控的,但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去積極的面對。無論好壞,從容的接受,總比憤懣的抱怨要好的多。

最後想說:“人生總是起起落,命運也會或悲或喜,但當我們在出世的心態中堅守簡單的執著和坦然,或許就能如阿甘、如本傑明般,走出屬於自己的充實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