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情懷》:反思"古老"的美國精神,索解錯位的愛情意志

導語:我聽見美洲在歌唱,我聽見各種不同的頌歌。----沃爾特·惠特曼【美】

作者/西蒙:當我們已然能夠用圓活的文學嗅力再度追溯二十世紀中期圖景的時候,我們不再只悲憫於期間沉浮的歷史傷痛,更多的是開始尋味於人類本身潛在的多重可能。越戰後的美國危機與活力並存,四分五裂的文化體系,主流價值話語的缺失都令二十世紀後半葉的美國人在盛氣凌人與無復孤獨間循此二端。

在此期間,西德尼·波拉克的《往日情懷》作為鮮少的帶有政治意味的好萊塢愛情片,始終強調因政治訴求與意識形態的不同而造成了愛情的矛盾與鴻溝。如果說期盼愛是一件浪漫的追求,那在那個因戰爭與和平而成為主題的二十世紀,得到愛就是一種清晰的結果。

《往日情懷》:反思

電影:《往日情懷》

導演:西德尼·波拉克

地區:美國

豆瓣評分:8.2

01【勝利的主流假象,空虛的人社情懷】

一個冗雜的時代,除了擁有顯性的階級之差之外,還有一部分來自於社會強壓下因潛在的意志/信仰的不同而造成意識形態的差異。1973年美國電影《往日情懷》作為一部意味深長的愛情片,西德尼·波拉克選擇將黑暗的政憲危機壓編織成摧毀個體命運的最後一支蘆葦,削弱了人社間親密的份量,用有限的視角索解對個人意志至上的愛情必然破碎的現實因素。

《往日情懷》:反思

在壓抑的麥卡錫主義下,儘管資本標識的好萊塢與理想不憩的紐約市依舊裝著美國人無數的自由與趣味,但此間甦醒的人卻成為孤立/離散的個體,念存往日光輝成了美國人僅存的自由之地。

《往日情懷》:反思

水紋盪漾下的曼哈頓區、凱蒂·莫若斯凱早先橫闖過的第五大道、紐約標誌性地---廣場飯店的取景安排...導演無疑不是在利用城市影像勾勒社會圖景的縮影,重述美國昨日的光輝,在充滿文學夢的紐約製造了一出關於純粹愛情的幻境。

《往日情懷》:反思

左翼女主凱蒂,忙於對未來的焦灼與憧憬而難以平憤於眼下保持冷靜與娛樂的美國人。每當男主哈伯·加德納以標準式的美國白人形象出現時,平行蒙太奇總是在擾亂這面看似"古老"永恆的具象。

《往日情懷》:反思

非猶太美國白人哈伯身上具備著主流社會稱讚的體育實力、輕鬆易得的學習能力甚至擁有備受矚目的軍人身份,而這具象的對立面則是馬不停蹄在印刷海報、苦心學習、努力打工,以羅斯福為偶像的普通猶太女孩凱蒂,一切總是如此的相間交錯,假象與現實的交替沖淡了人與人本身的親密,使得我們一邊掉入主流假象的同時,一邊又被嚴肅的生命態度所驚醒。

《往日情懷》:反思

導演西德尼·波拉克的影像魅力在於讓我們目睹愛情的同時防止我們深陷於愛情。哈伯與凱蒂這一對異見者彼此無聲的欣賞著對方的成就與魅力,由於藉助閃回,令電影充滿眷戀氣息,從而直接註定了日後兩人重逢時對彼此愛情的果敢與真切。當觀眾更多的只期許哈伯與凱蒂的愛情結局時,我們會發現一切的命運早已悄悄標好了"終點"。

《往日情懷》:反思

六七十年代的美國因越戰失敗的打擊與空前的民權、婦女運動讓社會堆滿了嚴肅的聲音,導演不直接表露激烈的社會鬥爭而只以哈伯為了事業而放棄原則與愛情的命運為結局。於是一個作為美國標準的主流形象因背棄價值而向我們揭示了不自覺的時代給人造成無限的苦海餘生。

《往日情懷》:反思

02【冗重的政治壁壘,細碎的愛情夢境】

一身紅衣捲髮的青年凱蒂,常常以支持和平的話語向大眾傳遞著激進的美好年華,而此般嚴肅的不容置疑的個體意志也成了凱蒂往後一生的追求姿態。儘管我們說導演借愛而刻意先行隱瞞了這一層事實,但是當閃回的情節陸續向我們展示了凱蒂所堅持的"正統"主流,我們越是能識破一位對於自我追求至死不渝的少女面對愛情時出現的那般退縮與懇求是如此的真誠。

《往日情懷》:反思

《往日情懷》貫穿著美國曆史上部分重大的歷史事件,這些時刻都在興起的一代美國青年構建自我意志中深深地衝擊和影響他們的生命進程。疏遠政論話題的哈伯,在自我飽和愉悅的世界,憑藉來去自如的成功與瀟灑,已然成為了凱蒂羨慕的美國成功者的象徵。

《往日情懷》:反思

兩人在聚會上重逢的時,雖然彼此青春已過,但充滿女人味的凱蒂再次見到穿著全套美軍軍裝、寫作天才、意氣風發的金髮男人哈伯的時候,她滿是柔情目光與小心翼翼撫發的手指都在暗示著屬於她的美國夢迴來了。愛的開始也許就是從觸汲自己的理想開始,就連始終都帶著嚴肅的凱蒂,在遇見她的美好面前,也毅然自主的做了一次又一次的意志反思。

《往日情懷》:反思

在這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點這一切都來自於電影所具備的假象系統的功能,在凱蒂心中的哈伯承擔著淨化滿是傷痛汙穢的現實與充滿醜聞的歷史的作用,凱蒂自私的歸置好哈伯的人生,一位好萊塢大編劇的身份,日後有幸搬去法國寫作,兩人相愛共度此生。

《往日情懷》:反思

即使始終嚴肅的凱蒂有著對自我意志至死不渝的守恆,但在目光所及的哈伯身上,凱蒂深愛與保護哈伯的原因,是因為在哈伯的身上她看到了破碎的美國夢的影子。而在坎坷不平的六十年代,社會的政論氣息與麥卡錫主義的猖獗使得資本標識的好萊塢電影界也難逃現實危機,先前選擇裝聾作啞的哈伯最終在凱蒂激進的本真意志原則下再度打破了凱蒂自私的夢境。

《往日情懷》:反思

故事的主題使我們不再糾根於政憲危機的事實,值得肯定的一點是它的傷害力度足以使得純粹愛情成為時代的犧牲品。但《往日情懷》的經典之愛也再次在愛情破裂中得到正名,愛一個人的深情勇敢,也許更應該值得被記住的是由此找回了愛的能力,同時也具有了歸還愛的能力。正如《愛情故事》裡所說的:即使最純粹的愛情也始終都遍佈著夾雜物。

《往日情懷》:反思

當純粹的愛被時代不可抗拒的黑暗所切割,親密的群體成為許多孤立、離散的個人,在解體間所造成的階級偏見與趣味差異成為那一代人需要面對的真正困境,而選擇偏執的磨合、寧願期許愛的出現成了導演賦予愛情細膩又準確的解釋。

《往日情懷》:反思

03【彌合時代的創傷,肇始的美國精神】

影片初入的哈德遜河讓觀眾流淌於古典而浪漫的紐約,而最終的結局也再次迴歸紐約,期間主人公搬至的洛杉磯彷彿成了殘酷現實的泡沫幻影,導演精心營造出的一種愛情幻想最終不得不以歷史的方式終結。凱蒂與哈伯也終於意識到在不盡如人意的真實世界裡,找回屬於自己價值的同時也意味著再次勇敢的放棄彼此。

《往日情懷》:反思

趣味意志不同的愛情故事,本身就不屬於愛情的錯誤,但縱身躍入愛情長河的二者,就在這般的錯位下意外的向觀眾肇始了另一重美國精神的至死不渝,他們對愛-未來的反思,對愛-意志的訴求。

《往日情懷》:反思

相貌平平的凱蒂,她嚴肅的處事態度被細緻的體現在日常服飾與房屋裝潢的紅黑配色上,影像視覺的陳述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觀眾屬於她自己的原則與身份。凱蒂討厭人們聚集一起娛樂的姿態,蔑視哈伯朋友們的聚會,怒吼他們以笑話的形式討論自己引以為豪的羅斯福,一系列的矛盾,導致凱蒂與他人存在多數次的隔閡,這也讓哈伯往後的離開更加清晰。如果說這一切都是導演為了凸顯凱蒂固有的意志原則的話,那麼在那個低迷的戰後美國社會,愛情則是構建自我精神的一己力量。

《往日情懷》:反思

迷醉的哈伯倒在凱蒂身上,她用塗著鮮豔的紅色指甲油且修長的手再次輕撫著懷中的這位曾經難以幻想的可能,像作為一個普通女人呵護自己的丈夫一樣,我們感受到凱蒂放下了充滿鋒芒的性格,甚至開始了因愛而不斷向自己的原則妥協。

《往日情懷》:反思

儘管一切的敘事都如愛情模式一樣呈現,但真實創傷是不會說謊,當凱蒂的偶像羅斯福逝世,短暫的愛情幻境再度破碎。意志訴求不同使得兩類人在同一個屋簷下的景象不復存在,紐約女孩的理念核心再度因現實的顯現而甦醒,而愛情始終都是哈伯選擇裝睡/逃避現實的工具,於是註定也是他來決定這場愛的持續與放棄。

《往日情懷》:反思

成為泡沫幻影的洛杉磯由於歷史的結果而無法繼續催人生夢,社會帶來的傷害使得哈伯失業,時代的重創再一次由個體的命運開始承擔。當凱蒂再度以政論者出現在鏡頭中的時候,我們不再置疑愛情的虛假與存在,而是更多的開始在意個體間是否有理解的可能。

《往日情懷》:反思

以及哈伯未完成的小說再一次證明了凱蒂幻境的破裂以及個體意志的最終自由,出軌的哈伯再度清晰了時代創傷的具象,我們說如今高速發展的後現代社會,已經能夠憑藉科技到遙遠的外太空探索究竟,卻始終還是無法探索/索解近在咫尺的人心。

《往日情懷》:反思

當喬治家牆上畢加索的畫被Monitor劃破,眾人憤怒時,我們注意到畫面中僅剩哈伯與身後幕布裡莫里斯·圖納爾拍攝的《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哈伯看著剛剛被真實歷史所傷及的一切而止步於原地,驚愕與恐懼的面龐隨著幕後電影的開場而漸次平靜。

《往日情懷》:反思

《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是一部講述民族毀滅,批判戰爭給人類情感和理智造成無限的創傷。電影作為先在性的工種,此時的哈伯的意識形態已然被電影的"腹語術"所代替,相作聯結的畫面關係,讓我們索解哈伯最終對自己意志的至死不渝成為可能。

《往日情懷》:反思

於此相對應的另一重場景則是單身後的凱蒂重回紐約街頭宣發反對使用Nuclear的海報,髮型再度燙回大學時期的模樣,但身上不再是激進豔人的紅色,一位與紐約街景色調幾乎一致的褐色外套彷彿註定了凱蒂迴歸故里的結局。一個充滿文學政論氣息的凱蒂與以現實邏輯和成功至上標識的哈伯,在電影的話術下早已在悄然的勾勒著彼此完整的清晰樣貌。

《往日情懷》:反思

二者作為大時代的兒女,相愛的昨日回憶成為彼此的傷感之地。兩人偶然在紐約的街頭重逢,哈伯主動穿過馬路主動從凱蒂手中取走一張反戰的海報這一舉止,當兩人深情的對視時鏡頭導演在意的不再是愛情本身,更多的凸顯出一位"甦醒"者敬畏美國精神的時刻。

《往日情懷》:反思

雖然《往日情懷》講述了一個愛情故事,但相較於一個令人破碎、給人創傷、失去信任的年代而言,凱蒂與哈伯身上自帶的美國精神早就超越了親密定義下的廝守。導演西德尼·波拉克也我們再度相信悄然肇始的美國精神正在恢復昔日的光輝。

《往日情懷》:反思

西蒙·結尾:當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分辨自己的意志不再深陷於他人之愛時,我們才可以說放棄是一種致敬,理解是一種深情。《往日情懷》中的愛情故事因哈伯的致敬,凱蒂的理解使得它不再單純的成為佳話,即便深愛成為事實,但放棄後的姿態未曾不是另一重美好的結局。這樣正如漢娜·阿倫特在《黑暗時代的人們》序言末所說的:"即使是在黑暗的時代中,我們也有權去期待一種啟明。"而啟明從來都不只有一種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