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阻礙了你前進?防禦機制如何從童年影響到成人


剖析自我防禦

看清自己的真實面具

是什麼阻礙了你前進?防禦機制如何從童年影響到成人


1




是什麼阻礙了你前進?防禦機制如何從童年影響到成人


自從上週三收到老師對文章的反饋後,我三天都沒有勇氣打開修改。


要麼帶娃,要麼一整天學習心理諮詢課程,要麼看書,總是好像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寫。

好不容易坐下來,努力說服自己先寫完這篇,就給它2個小時。然後刷刷微博,發發呆,2個小時混了過去。

我想,這是我的防禦機制在作怪。

因為老師的懷疑,使我內部產生了“敵對”態度。

哼,我就是時而好時而壞;

唉,這個太浪費時間了,真不想寫了;

我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學習和消化課程;

眼看著一個月就快過了,而我才寫了2篇,學費都賺不回來,下個月不報了。


其實,我的內心隱隱感到,是老師的評語讓我內心產生了想法。

但是我無法表達。


於是,我也看不見自己真實的想法,用各種防禦機制保住自我。

後來,我終於正視起來,和一位師姐談及我的困惑。

這部分情緒終於疏解,好好完成作業,交給了老師。

還跟老師坦誠我的想法,終於發現自己的問題。


是什麼阻礙了你前進?防禦機制如何從童年影響到成人


越打擊打得越低”,連我自己都震驚了。

我才發現,原來我是一個這麼“玻璃心”的人。


2


玻璃心,是一種“幼稚”的防禦


小A說,她一直以為自己是競爭型的人,越打擊,就越要證明給你看,我能行。

可是,事實上,小A受不得一點否定。

她回憶起高考那年,自在地在陽臺複習,父親莫名其妙地說:


“別學得那麼緊張,考不上就考不上了,反正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嘛。”

小A當時愣了,從初中、高中一直是尖子班裡尖子生,老爸竟然不知道自己的底子?

她當時想的不是考不上,是想要考上更好的大學啊。

她又想起中考的時候,父親也說過類似的話。

當小A把這些記憶碎片串聯起來,好像終於解開了一個關於考試的謎團。

她的中考,雖然成績不錯,也進了尖子班,但她一直認為,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水準;

她的高考,雖然也上了一本,大家眼裡成績不錯,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這不是她應有的水準。

父親對孩子的低估,使孩子也認同了父親的想法。

她終於發現,這麼些年,自己為什麼總是碌碌無為,明明可以邁上一個更高的臺階,卻總是好像力不從心。



原來,她的抱負和野心,



被父親的懷疑、否定給斷送了。



3


小時候的經歷,是如何影響成人的

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中指出,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應該擁有的三項特質:有自信、有理想、有相應的才能。

這種健康自體,來源於童年早期的互動。

而與理想化客體的融合,和強大之人的融合,形成“理想”。

這個理想客體通常是父親,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在3歲以後,就開始粘著父親,和他們一起探險、玩刺激的遊戲,比如拋空飛、比如力量遊戲、比如抓蛇。

母親是溫柔的代表,父親則是力量的代表。

當然,這個理想化客體有可能會是爺爺、或者外公、或者學校的老師,只要是經常跟孩子打鬧、冒險的,都可能成為孩子的理想客體,促進孩子的理想形成。

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中,小男孩伊桑成績不好,腦子裡還充滿了各種匪夷所思的鬼點子,在又一次闖下大禍後,忍無可忍的父母將他送往了寄宿學校。

在寄宿學校遇到了他的班主任老師阿米爾.汗,他不斷地接近這個奇怪的孩子,發現伊桑的繪畫天賦,鼓勵他不要停,在生活中和他成為了親密的朋友。

在伊桑的生命裡,這名老師,就是他的理想客體,那個幫他找到人生座標的重要他人。


是什麼阻礙了你前進?防禦機制如何從童年影響到成人


孩子能遇到生命中的重要之人,是多麼幸運的事啊!

他的生命之花原本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開,如今藉著老師的手,慢慢綻放。這是何等美妙的一件事啊!


4


如何突破自我防禦,看清生命的真相


那麼,該怎麼做去打破防禦機制呢?

安娜.弗洛伊德認為,心理防禦機制是擺脫不快和焦慮,控制過度的衝動行為的情感和本能慾望,以調節壓抑與瓦解現實之間關係的一種方式或手段。

這種自我調節方式技能維持內在平衡,同時又是行為表現符合外界現實的要求

後來,無意中看到《心靈的面具:101種心理防禦》這本書,裡面竟然列舉了101種不同的防禦機制,他認為,所有試圖擺脫不愉快感覺的行為,都是一種防禦。


是什麼阻礙了你前進?防禦機制如何從童年影響到成人


書中還將防禦機制按照年齡發展階段進行了分類。

不同的階段會採用不同的防禦機制,如果過度不好,直到成年,依然會使用這種“幼稚”、“拙劣”的防禦,而形成病理性。

如何走出這種困境?

第一種、適合行動力很強的人,他們非常能夠學以致用,非常能夠控制自己的大腦和思維去行動。

比如我之前見過一名男性,他非常理性,非常有行動力,只要知道了,就會去改變,朝著目標行動。

那麼,只要他能夠看到自己的防禦和問題,他就能做出相應的調整。

是什麼阻礙了你前進?防禦機制如何從童年影響到成人


第二種、和諮詢師工作,在諮訪關係中重新體驗防禦機制,讓諮詢師的耐受、抱持能力將那個“幼稚”的你穩穩接住,使你不再害怕直面問題。

比如,當我發現我的防禦機制:帶孩子、看書、學習,全都是為了逃避寫作,內心牴觸老師,內心被輕視的感覺無法消解,所以想通過不按時交作業反抗老師。

於是,我就清醒了,終於能靜下心坐在電腦前,好好改文章,改好後順利提交作業,並坦誠告訴老師,自己存在的問題。


是什麼阻礙了你前進?防禦機制如何從童年影響到成人


然後,我發現,原來自己坦誠地說出來,對方並不會像自己想象那樣的反應:生氣、覺得被觸犯。

而是更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讓彼此更熟悉。

當然我和老師這個關係不屬於諮訪關係,但老師的反應給了我很大的抱持,使我有了新的體驗。感謝老師!!!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被自己內心的紙老虎嚇住了。

而我們需要的,就是看到這隻老虎,勇敢地衝出牢籠。

共勉!


是什麼阻礙了你前進?防禦機制如何從童年影響到成人

作者:炮彈媽媽,創業寶媽,英語達人,擅長兒童心理研究,曾被家長譽稱“五星級育兒輔導專家”,以筆為鞭,育兒育己。首發:稚趣家,歡迎轉載。

個人公眾號:炮彈媽媽。歡迎加入佛系媽媽育兒群,各路神仙陪你升級打怪。

回覆“1”入群,專注分享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