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什么用“黄初”当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在中国古代,新君即位时为了区别上一任君主,也为了记录年代的新开始,往往会把一个很有意义的词用作年号,称之为“改元”。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年号特别有名,几乎是妇孺皆知,如唐太宗李世民年间的“贞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洪武”,清朝的“康熙”、“乾隆”等。

一般情况下,推翻一个旧王朝后,新朝代的第一个年号往往都特别有意义,毕竟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例如,结束了三国分裂时代的西晋的第一个年号“泰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大乱世时代的隋朝的第一个年号“开皇”,清圣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后定都北京的第一个年号“顺治”等,这些年号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中国历史上,汉朝对中华大地的影响之深几乎无可替代,深到什么程度呢?深到使我们的主体民族都被称为“汉族”。两汉近四百年的历史,使很多人在思想上根深蒂固的以“汉”为正统,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都是心存“兴复汉室”的理念,可见,“汉”在民众之中有着深刻的思想基础。要替代这样正统的不能再正统的王朝,并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曹丕想要终结东汉王朝,代汉而称帝,确实要具备方方面面的条件才能成功。


曹丕为什么用“黄初”当年号


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年号的选择肯定有着深刻的寓意,不可能草率为之,曹丕用“黄初”作为年号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么,“黄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有一种说法,东汉、三国时期谶纬盛行,普通人认为汉魏易代必有异象发生,相传七月四日戊寅有黄龙现身,民众相信这是受命符瑞的明显标志,所以取一个黄龙的“黄”字;另外“初”字为开始的意思。这样好像也说得通,不过“黄龙”的重点在于“龙”,而不在于“黄”,如果真是这样,那应该取年号为“龙现”或“龙初”更说得通一点,或者干脆像后来孙权和曹叡那样,直接取“黄龙”、“青龙”的年号。所以说,这种解释肤浅了一点,“黄初”的涵义应该另有道理。

曹丕是代汉称帝了,但这个基础是他老爸曹操奠定的,只不过曹操没有踏出这一步而已。曹操对这个历史转换的影响之大是不容辩驳的,这个影响,尤其是指完成这个历史转换的思想基础。在古代的军事上,我们都放大了“将”的作用,而忽视了“兵”的作用,实际上“兵”很重要,他们是“将”的资本。曹操起家时有些家底,但是毕竟兵少,实际上,曹操是在击败并收编了黄巾军之后,才真正成为极具战斗力的军事集团的。由于曹操收编的黄巾军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只保留了精兵,而且这些精兵的数量是比较多的,这个雄厚资本终于使曹操成为一派军阀。而那些被曹操保留下来的精兵,他们大多来自山东青州,所以他们也被称为“青州兵”。

青州兵出身于黄巾军,他们本是些庄稼汉,由于天灾人祸(主要是人祸)导致吃不上饭,快要饿死,为了生存,起来造反(当然要有人带头)。曹操虽然是阎王脾气,但并不是铁石心肠,青州兵的悲惨境地不可能对曹操的内心没有触动。曹操曾有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就是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的有感而发。当初,黄巾军的领袖张角发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响亮口号,掀起了这场农民革命。请注意,这里有个“黄”字,正是因为这个“黄”,使起义的农民都头扎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军”。


曹丕为什么用“黄初”当年号


这两句口号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能号召这么多人呢?东汉末年,民间有诗云:“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反映了整个统治阶层的价值观已经完全扭曲,政治极其腐败,人民生活在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生活已经极度贫困的农民又遭遇了严重旱灾,之后又遇蝗灾,庄稼几乎颗粒无收,走投无路的农民在张角的号召下终于揭竿而起。

张角本是医生,到处救助穷人,在民间威望很高,同时他又信奉道家学说,创立了“太平道”以笼络人心。道家之中有黄老学派,其中的“黄”指黄帝,思想方面尚阳重刚,这个“黄天当立”中的“黄”就是这么来的。曹操本身出身也不高贵,其父是宦官养子,本来就难以融进官宦阶层,天然就与下层劳苦大众有亲近感,再经过青州兵潜移默化的思想传递,最后构成了曹操的思想基础。

其实,曹操本来是没有篡汉野心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在客观上有了一定的条件,在思想上有了斗争:一方面,曹操还是有点正统思想,又亲眼所见袁术称帝的下场,这使他难以下决心代汉称帝;另一方面,东汉王朝的国家机器完全沦为统治阶层谋取私利的工具,丧失了起码的公信力,确实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


曹丕为什么用“黄初”当年号


曹操最亲信的将领夏侯惇也持同样的观点,当曹操准备以汉献帝的名义授予其官职的时候,夏侯惇坚决辞让,但是后来夏侯惇却接受了魏大将军的职位,这恐怕是因为夏侯惇耻于为这个腐朽的王朝效力,而想开创一代新纪元。夏侯惇的早期记载不详,后期的战绩一般,却是曹魏集团绝对的二号人物,这就是因为他的思想和曹操的思想高度一致。但是,曹操终其一生,也没下定最后的决心。

曹丕在思想上继承了曹操的价值观,最后踏出了这关键的一步,他们想开创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去替代那个腐朽的、早该死掉的旧世界,所以,毛泽东同志是一定要给曹操翻案的,曹操不是个奸臣。年号“黄初”中的“黄”,是指“黄天”的“黄”,而不是“黄龙”的“黄”,“黄初”是指黄天初年,也就是一个崭新世界的第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