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老师掌掴学生、摔手机被停职检查,网友:老师不懂与时俱进

网课上久了,很多家长呼吁赶紧复课,因为高三的孩子和初三的孩子面临着高考和中考的压力,因此成为了步入校园的第一批。

按照常理来说,家长和学生都反映网课效果不好,现在终于能坐在教室里上课了,应该珍惜这难得的机会,但偏偏刚坐到教室没多久,又出现了新问题:

淮安阳光中学,高三年级的一名学生在上晚自习的时候,带手机被班长发现,劝其上交,该生坚持不交。于是班长上报了老师,老师规劝该生,面临高考时间紧迫,还是应该把手机上交老师保管,该生还是拒交。老师生气给了他两个嘴巴,该生才上交手机。同时老师把手机摔碎,并让班长把视频发到家长群。最后的结果是老师被停职检查全校通报。面临的结果是一群即将高考的学生可能临阵换帅,损失几何不敢估量。

高三老师掌掴学生、摔手机被停职检查,网友:老师不懂与时俱进

对于这件事情,网友们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大多数认可老师的负责态度,但对老师掌掴学生和摔手机的行为不支持。

更有网友指出:这样的老师放在以前,肯定是为负责任的好老师。但是在当前的背景下,这位老师是不合格的,不懂得与时俱进。

高三老师掌掴学生、摔手机被停职检查,网友:老师不懂与时俱进

新时代的老师,要懂法。

有责任心不代表就可以打骂学生,损毁他人财物。在《教师法》中明确规定,不得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而损毁他人财物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很多人认为,孩子不听话,家长有时也会打骂,这不很正常吗?首先我们要明白,家长也不可以随意打骂孩子,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就会构成虐待。其次,老师不同于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还是应该把握一定的尺度。

很多老师有一颗高度负责任的心,却法律意识淡薄。我们要明白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已经不同于以往的学生和家长,他们有了更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教师不当的行为很可能在不经意间造成了侵权。对法律的敬畏,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

高三老师掌掴学生、摔手机被停职检查,网友:老师不懂与时俱进


高三老师掌掴学生、摔手机被停职检查,网友:老师不懂与时俱进

新时代的老师要有规则意识。

最近的两个案例比较具有代表性:一、晚上10:00老师给学生家长打电话沟通孩子的作业情况,被孩子以深夜扰民投诉。二、邯郸某高二生物老师压堂,被学生投诉。

虽然这位两位老师,都是对工作比较负责的,但是也有网友明确指出:老师要有一定的规则意识。晚上10:00,已经属于孩子的课下休息时间,老师即使负责任也不应该随意打扰。

还有上课压堂的老师,45分钟的课时上成了将近一个小时。学生投诉老师占用了自己课间和上厕所的时间。虽然老师压堂可能是为了解决教学上的问题,但是却会给下一节课老师的上课带来影响,也侵占了孩子们休息的权利。甚至有网友怀疑这样的老师备课不充分,导致课堂安排不合理。压堂不但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举动,还说明老师缺乏一定的规则意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高三老师掌掴学生、摔手机被停职检查,网友:老师不懂与时俱进


高三老师掌掴学生、摔手机被停职检查,网友:老师不懂与时俱进

新时代的老师还要正视自己的角色定位。

现在的老师和以前的老师相比,以前的老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但是现在的老师更像是学生的服务者。因为在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地位并不平等。

在多起老师被学生投诉的事件中,学生或者家长本身是有一定的责任的。例如掌掴和摔学生手机案例中,学校已经和家长签订不给孩子带手机进校园的协议,孩子还是把手机带进了学校,明显是家长和孩子的错误在先,但是出现矛盾之后,受处理的一定是老师,从某一方面来说,老师是弱势群体。

有些网友大呼:家长对孩子听之任之,放任不管,从哪才能投诉家长呢?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对于家长是否需要监管孩子的学习,该不该配合老师的教学,确实没有明确的规定,更没有办法可以对家长追责。

在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应该注意,这是对自己的保护,无论你是出于怎样的目的。

高三老师掌掴学生、摔手机被停职检查,网友:老师不懂与时俱进

当然也有很多的网友呼吁给老师一定的惩戒权,不要对犯了错的老师一棍子打死。对于有责任心有工作积极性的老师,除了停职检查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犯错误的老师大多都是责任心比较强的老师,是否能够对老师的方式方法与纠正,略加惩戒,以便让他在岗位中做得更好,把学生教的更好,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对于犯错误的老师,不应该一停了之,这是不明智的,也是简单粗暴的。

对于学生惩戒权的问题,也是近两年来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少有地方明确,作为老师也应该慎重使用。

总结:好心办坏事,因为自己对法律的淡薄,对规则意识的淡薄,对个人角色定位的不明晰,导致很多老师在工作中犯了错误,没有跟随时代的要求,没有与实际俱进。但是对老师的处理,也应该尽量避免“一停了之”,打击了更多老师工作的积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