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之‘食’:西安飲食vs全聚德,哪家更‘好’吃?

(先做個Mark:2018年10月18日,上證跌破2500點,讀財報與大家共勉。)

寫這個讀財報系列的目的就是想通過財報瞭解各行業的形態,看他們是通過哪些業務、分別賺了多少錢的。衣食住行是我們日常生活必需會接觸到的行業,應該非常之熟悉,但具體這些行業對應的上市公司情況如何呢?我覺定各選一些代表拿財報來瞅一瞅。

這期我們來看看吃的。

衣食住行之‘食’:西安飲食vs全聚德,哪家更‘好’吃?

全聚德

根據通達信的行業劃分中的‘酒店餐飲’版塊,我們最終選擇了西安飲食vs全聚德兩家公司,正好兩家的根據地一個在廢都西安,一個在帝都北京,旗下都算是老字號品牌:西安飲食旗下的西安飯莊、德髮長等在西安屬老字號,全聚德本身就是品牌,不必細說。

衣食住行之‘食’:西安飲食vs全聚德,哪家更‘好’吃?

西安飯莊——西安飲食旗下老字號餐飲品牌

衣食住行之‘食’:西安飲食vs全聚德,哪家更‘好’吃?

位於西安鼓樓附近的德髮長、同盛祥,同屬西安飲食

我們統一看2018年半年報。

都運營了哪些子品牌

先看全聚德,四個主要品牌:

衣食住行之‘食’:西安飲食vs全聚德,哪家更‘好’吃?

全聚德中報披露當前運營品牌

西安飲食,截選自中報:

西北地區最大的餐飲企業,擁有西安飯莊、同盛祥飯莊、老孫家飯莊、德髮長酒店、西安烤鴨店、春發生飯店、 永寧國際美術館、大香港酒樓、常寧宮會議培訓中心、大業食品公司等15家分公司、15家子公司,諸多家經營網點,且多為 具有百年曆史的老店、大店、名店、特色店和“中華老字號”,已成為陝西省和西安市最具代表性的對外接待“窗口”。

本人駐地西安,以前還真沒留意這幾家都歸屬一家公司。西安飯莊吃的次數多一點,確實西安正宗,比抖音上爆紅的另一家本地餐飲還要悠久傳統一些。

當然,有一點差異很明顯:全聚德可稱全國品牌,並且已經走出國門(儘管主要收入仍集中在北京),在中報中披露海外已經有6家特許加盟店:

海外特 許加盟企業6家(緬甸、日本2家、澳大利亞2家、加拿大)

而西安飲食旗下門店顯然還是本地化企業,主要業務收入在西北地區。

餐飲業毛利如何?

兩家企業除餐飲外都有商品銷售相關的收入,這裡我們只對比餐飲板塊的收入和毛利情況。

兩家的主營業務收入中,餐飲部分的佔比樣差不多,均在73%上下,但整體收入規模上,全聚德約是西安飲食的4倍。

全聚德在餐飲部分的毛利顯著勝出,看來烤鴨確實要‘貴’一點:餐飲毛利率達到66.1%,品牌溢利明顯。

西安飲食的餐飲版塊毛利僅27.1%,明顯更平民化、更實惠一些。

衣食住行之‘食’:西安飲食vs全聚德,哪家更‘好’吃?

全聚德餐飲毛利達66.1%

如果大家去過這兩家旗下餐廳,基本上也能感知到二者在定位上的一些差異,當然西安飲食旗下也有高端酒樓,但佔比相對小很多。西安飯莊在西安各區都有分店,也確實平民化一些。

不同毛利水平下,最終淨利率如何?

可以說看到淨利多多少少都還是有些失望的,兩家似乎都不盡如人意。

其中西安飲食,淨利直接為負:主要還是業務毛利率太低了,其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都低於全聚德;

而全聚德,淨利率僅8.9%,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合計佔營收比例近半,達到49.6%。

衣食住行之‘食’:西安飲食vs全聚德,哪家更‘好’吃?

從營收到毛利,餐飲行業費用成本不低

其它費用或收入未展示出來。但也能感受到,餐飲行業賺錢並不容易:像西安飲食的費用水平,應屬正常(這裡可能看的企業數量還不夠),結果錄得虧損,如果費用不能壓縮,那很可能需要通過漲價將毛利提上來才能持續經營。

對全聚德,細看報表會發現其很多分店是虧損的,如青島、鄭州、杭州等地,這些虧損可能是導致淨利率最終比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應的加權淨資產收益率(半年的披露數據),全聚德5.11%,直接乘2估算年淨資產收益率達10.2%,已算不錯;西安飲食-0.31%,差距明顯。

餐飲行業值得投入嗎?

按上一環節所述,從這兩家來看,全聚德的淨資產收益率還可以,西安飲食需要看能否扭虧。

結合市值情況來看,當前(2018.10.18)全聚德總市值35.2億元,按上節淨利估算市盈率約為22.62,若不能預見到比較快速的增長或者是淨利水平的改善,這一估值吸引力有限。

看來靠餐飲賺大錢還是有些難度的,猜測:當前(近半年)消費能力並不足,新生代可能轉向其它口味等對傳統餐飲帶來了一定影響,畢竟要讓這些中華老字號把握趨勢做轉型要比新生餐飲企業困難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