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電聯5G主設備集採:消滅所有“不確定性”

C114訊 4月27日消息(特約作者 徐一亮)我差不多是在24日晚看到了招標公告結果。面對這個中標,以及這個中標入圍排名,我很難找到一個恰如其分的詞語來表達我的感受,如果勉強有,那隻能是“五味雜陳”。

透析電聯5G主設備集採:消滅所有“不確定性”

首先,感到“五味雜陳”的是中標價格。

透析電聯5G主設備集採:消滅所有“不確定性”

由於中標份額和具體中標站型模型尚未公佈,因此不加權的話,單站價格小於16萬,且前三名的中標均價為:32,923,235,345.50

前三名公司對比該均價的的偏離度取絕對值分別是:

透析電聯5G主設備集採:消滅所有“不確定性”

通信主設備的產業鏈很長,各設備商都有屬於自己的極其複雜的計算公式和報價體系。百億體量的報價,最終的均價偏離度在毫釐之間,是比較罕見的。當然,我並不認為這裡存在著“盤外”的因素。在某些複雜大項目上,在潛在投標供應商數量有限的情況下,為避免各供應商可能存在的投標報價“失控”而影響整個採購進程,在招標文件內,採購方是可以向潛在供應商公開本次項目的採購預算的。凡是超過採購預算的報價均視為無效報價。如果採購方在提供預算前已經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研並經過了多方的博弈,將預算設計得十分精確,那頭部供應商為了入圍並獲取份額最終只能捨棄自己的報價體系,貼著採購方的預算報價。因此,可以推測,電聯的招標預算,就是330億人民幣(不含稅)。

由此可見,儘管通訊設備商經過多年的劇烈搏殺,全球市場只剩下4-5傢俱有5G主設備供貨能力的公司,但在單一的規模市場內,運營商仍具有絕對的價格主導權。尤其在國內通信市場,運營商具有特定的市場地位,其劃定的價格生死線,幾乎是不可逾越的。

透析電聯5G主設備集採:消滅所有“不確定性”

其次,感到“五味雜陳”的是“那家”公司的再次出局。

在中標結果公佈的當晚,各大通信自媒體平臺,已就“那家”公司的再次出局進行了熱議,眾說紛紜,熙熙攘攘,不乏各種“陰謀論”混跡其間。但我覺得,任何一個單一因素,都難以概括“那家”公司在百億體量的招標中出局的root cause。我不想對這個root cause展開分析,這已經沒有意義。我想說的是,哪怕一個對時政漠不關心的人,現在都應該已經知道“5G”這項通信技術對這個國家,在這個“特殊”時期,意味著什麼?

5G不僅僅是基礎性建設、高科技的代表,還承擔著帶動整個產業鏈發展、穩定並增加就業崗位,支撐其他新基建的 ”重任”。是“新基建”中的“核心”。因此,把中國5G建設的意義在目前階段上升到任何一個高度,都是不過分的。在這樣的一種“特殊任務”面前,任何決策者,都必須在其可見範圍內“消滅”任何一種“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來自方方面面,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也可能是技術背後的一些東西。“那家”公司如果正在考慮如何重返中國5G賽道,除了寫各種情懷滿滿的信函以外,如何重新給予運營商足夠的確定性,是需要重點考量的問題。

透析電聯5G主設備集採:消滅所有“不確定性”

決策層需要儘可能消滅“不確定性”,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國內5G無線主設備報價,不及國外市場同類產品價格的二分之一。因為為了儘可能確保5G通信技術在後續2C和更重要的2B業務領域的成功,圓滿完成時代交給中國5G的使命,那麼5G這個“超級工具”的價格,在一開始就不能太“貴”。只有這個“工具”足夠便宜,才會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有意願來使用這個“超級工具”,讓5G賦能各行各業的門檻變低。從而讓行業用戶在使用這個“超級工具”的過程中,與其自身的業務產生出“化學反應”,在某些單點上率先取得突破,進而帶動提升國家整體的產業水平,讓這個國家的工業產業鏈的方方面面整體再上一個臺階。既然如此,那麼設備商的小群體利益,就必須在整體利益面前做出一定的妥協和讓步。

(本文所有數據均來自市場公開信息,所有評論均為個人獨立觀點,不代表任何組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