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教會與皇室誰的地位更高

俄劇《葉卡捷琳娜大帝》演繹了俄羅斯霸氣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轟轟烈烈的一生。同時,也展現了俄羅斯在這位千古女帝的手裡由衰變盛的時代。(下文簡稱葉卡捷琳娜大帝為葉皇。)

在封建時期的俄羅斯,至高無上的除了皇室,還有教會。《世界通史》中有云:“基督教認為政權是神授的,因此,它是鞏固封建制度和國家威信的思想武器。”

在劇中可以看出,雖然女皇的權力足夠大,可以呼風喚雨,然而有些事情卻還受制於教會。

葉皇想要與情人奧爾洛夫通婚,而教會首領卻不允許。

《葉卡捷琳娜大帝》| 俄羅斯教會與皇室誰的地位更高

俄羅斯人的信仰——東正教

在封建時期,俄羅斯群眾都有著宗教信仰。作為基督教三大流派之一的東正教,正是影響著俄羅斯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東正教相信自己是作為上帝之子的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後又復活,見證且由宗徒流傳下來的唯一真實的教會。東正教認為《聖經》是宗徒留下的遺產,並作為教義對教徒的道德規範作了要求:孝敬父母,不可偷盜,不可殺人.......等等。他們相信神是慈愛的,並願意接受神的召喚。

在劇中,葉皇的最後一位情人波金將病重彌留之際,巫醫說他已經聽見天使的歌聲了。言外之意就是他快不行了。因為東正教認為人死後,靈魂要經過一條充滿障礙的道路到達上帝面前,接受審判。

《葉卡捷琳娜大帝》| 俄羅斯教會與皇室誰的地位更高

曾作為俄羅斯國教的東正教,它的精神已深深紮根在俄羅斯民眾的心裡。人們接受新教徒的受洗儀式,佩戴十字架,進行禱告等等。

葉皇本來是德意志的公主,之前信奉的是路德教,而來到俄羅斯後,改信東正教。在她重病之際,拒絕了母親為她請來的路德教牧師為她禱告,而是請來了東正教神父為她祈禱,令俄羅斯上下對她好感倍增。

《葉卡捷琳娜大帝》| 俄羅斯教會與皇室誰的地位更高


教會與皇室的相互發展與制衡

1.教會對皇室的影響

①維護統治階級的穩定

東正教是俄羅斯的民族信仰。只有統一了人們的思想,才能使一個國家更有凝聚力。

基督教中被洗禮的人,是按照社會關係的等級,從上到下,從一個階級到一個階級依次排序的。因此,推行東正教加強了統治者對人民群眾的階級統治。人們堅信,統治者的權力是上帝賜予的,並予以絕對的服從。


《葉卡捷琳娜大帝》| 俄羅斯教會與皇室誰的地位更高


②規範道德觀念

東正教有著道德倫理的要求,那些尊老愛幼,懲惡揚善,不欺負弱小,公平正義等等美德,教徒必須遵守,就連最高統治者也不例外。

劇中,伊麗莎白女皇為了政權的穩定,囚禁了伊凡六世。於是她來到神父面前懺悔,乞求上帝的原諒,願意去最寒冷的修道院在眾人面前叩拜一百次作為懲罰。


《葉卡捷琳娜大帝》| 俄羅斯教會與皇室誰的地位更高


在道德的洗禮下,俄羅斯民眾的犯罪率大大降低。且救世觀念讓大家懂得彼此接濟幫助,救助窮人。

③發揚國家文化

東正教傳播的同時,也引進了相關的書籍、祈禱儀式、聖象、音樂、以及建築藝術等等。

葉皇之前信奉的是路德教,來到俄羅斯後,皈依東正教。神父為她進行了洗禮儀式,意蘊著洗去之前的罪惡,以純淨之身入教。


《葉卡捷琳娜大帝》| 俄羅斯教會與皇室誰的地位更高


自俄羅斯最早的基輔羅斯時期的“羅斯受洗”至今1000年以來,東正教精神與俄羅斯歷史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復活節已經成為俄羅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人們組織遊行活動,進行禱告儀式,迎接基督的復活。

東正教承載並宣揚著俄羅斯國家的傳統文化。

2.皇室對教會的影響

在統治階級的大力扶持下,教會的勢力也逐步擴大,成為封建王權的強大後盾。

貴族們賞賜教會大量的土地及農民,各地修建教堂和修道院,教會也擁有著許多法律上的特權。有了政治和經濟物質的保障,教會的權威地位日益上升。

3.教會與皇室關係的發展

在封建時期的俄羅斯,俄羅斯教會與皇室一直都是“相愛相殺”的存在。

在早期,統治階級為了自身的經濟、政治利益,推行並扶持教會。而教會也利用並依附皇室,來發展自身的力量,政教基本處於聯盟狀態。後來的封建割據時期,國家四分五裂,各地主教依附地方王公,王權旁落,政教聯盟破裂。再到蒙古統治時期及中央集權時期,政教又再一次聯盟,一致對外。而後來的沙皇專制時期,隨著中央政權加強,王權也逐步開始削弱教權,政教聯盟的內部鬥爭日益激烈。

在封建時期,國家政治的主體依舊是皇室,但是教會也有一定的權威。12-13世紀時,皇室長子康士坦丁質不滿教會的強權地位,於是在當地教會首領里奧恩的建議下,他被剝奪了王位繼承權。

在劇中,伊麗莎白女皇舉行了一場化妝舞會,立刻引來了教會首領的斥責。他告訴女皇,《聖經》寫道:女人不該穿男人的衣服,男人也不該穿女人的衣服,這是汙穢之徒的行為。


《葉卡捷琳娜大帝》| 俄羅斯教會與皇室誰的地位更高


彼得三世即位後,想要娶葉皇的侍女,此舉也必須通過教會的同意。然而教會並不允許這樣的婚姻。哪怕彼得三世搬出皇帝的威儀,教會首領也絲毫未動搖他的決定。

《葉卡捷琳娜大帝》| 俄羅斯教會與皇室誰的地位更高


然而,教會始終還是依附於王權的。

早在葉皇即位之前,彼得一世就進行了一波教會改革——開始削弱教會的地產,加強了對教會的管理。並且廢除了“牧首”,皇室的最高統治者沙皇,成為了教會的“最高牧首”,由此加強了君主專制。

在之後的伊麗莎白女皇及彼得三世統治期間,教會大量土地財產國有化,勢力大大削弱。

直到葉皇即位後,教會的所有財產和土地完全國有化,同時,進一步控制了教會的勢力。葉皇對教會的僧侶們說:“上帝囑咐聖徒教誨人們蔑視財富,你們的職責就是管理教堂、傳經佈道、保護信仰......”


《葉卡捷琳娜大帝》| 俄羅斯教會與皇室誰的地位更高


結語

俄羅斯歷史上皇室和教會經歷了聯合——瓦解——再聯合的過程。在皇室與教會聯合時期,二者也圍繞教會的土地和特權的問題,有著激烈的矛盾和鬥爭。

總之,皇室與教權是既聯合又鬥爭的關係。皇室掌握著政治決策權力,教會掌握著人們的思想和信仰。但總得來說,封建時期,教會仍然依附於皇室。


《葉卡捷琳娜大帝》| 俄羅斯教會與皇室誰的地位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