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和他的铁帽子亲王之路

纵观整个清史不难发现,在满清二百余年的风风雨雨中,“肃亲王”一直活跃其中。从第一代差点登上皇位的

皇太极长子豪格,到晚清末年锐意改革却未得志郁郁而终的善耆,一共产生了十位“肃亲王”。从清朝的登场到落幕,从康乾盛世到庚子国耻,可以说,“肃亲王”一脉见证了满清王朝的兴衰。那么豪格何德何能,如何获得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

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和他的铁帽子亲王之路

爱新觉罗·豪格画像

清朝的爵位继承制度

清朝的宗室爵位分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在继承方面又分为世袭世袭罔替。所谓世袭是指儿子可以继承,但继承的爵位要比之前低一级。而世袭罔替确是可以在继承的同时而又不降级。在整个清史中,能够世袭罔替的只有区区十二个,足以见其地位之高、难度之大。

豪格虽然贵为皇太极的长子,一生却充满坎坷,几经波折,能给子孙后代留下“肃亲王”的铁帽子属实不易。

“爷爷不疼,爸爸不爱”的女真少年

豪格出生在明万历三十七年,这一时期,正是他爷爷努尔哈赤的创业期,在他十一二岁的时候,其生母便被皇太极休了。少年的豪格可以说是真正的爷爷不疼,爸爸不爱,母亲被休。

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和他的铁帽子亲王之路

努尔哈赤画像

没办法,这个女真族的少年只能跟着“被迫营业”了。

女真一族一直就有马上骑射的传统,为了在家族中站稳脚跟,豪格只能格外卖力,以求早日获得军功。很快,便迎来了跟随父亲和一众叔伯走上疆场的日子。

豪格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跟随努尔哈赤打天下我们无从得知。但史书上有这么一句话:

“初从征蒙古栋夔、察哈尔、鄂尔多斯诸部有功,封贝勒”

十几岁的少年靠着自己的努力博得战功,被努尔哈赤封为贝勒,足见其劳苦功高。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继承汗位。此后,嫡长子豪格在父亲的麾下继续东征西讨。北征察哈尔、东伐朝鲜、南战大明,少年成了将军,贝勒变成亲王。豪格登上了

“肃亲王”的宝座。

大清“亲王创业者”豪格

战场上的豪格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展现了极高的军事指挥才能,但作为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最终的舞台终究不在战场上。虽然贵为亲王,但来自家族内部的威胁却始终困扰着豪格,为此,他曾从亲王的宝座上连续跌落。

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和他的铁帽子亲王之路

皇太极画像

崇德元年,豪格因包庇岳托引起皇太极不满,一众大臣认为应该处死他,但终究是虎毒不食子,皇太极念在父子情分上最终放过豪格,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最终被皇太极革除亲王爵位,降为贝勒。这是豪格的第一次跌落。

崇德四年,豪格再立新功,与多尔衮、阿巴泰驰兵千里出兵明朝并大败明军,重新获得皇太极的喜爱,被皇太极下“谕旨”复封为肃亲王

但这一次豪格的亲王座位依旧没坐稳,不久之后,他又“惹事”了。

崇德五年,皇太极命豪格、多尔衮围攻锦州。

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和他的铁帽子亲王之路

影视剧作品中的多尔衮和皇太极

多尔衮与豪格年龄相仿,却又是豪格的叔父。有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原本是想要传位给九子多尔衮的,但彼时多尔衮年幼,被皇太极抢了先。因此皇太极是十分忌惮多尔衮的,但此时大金还在常年征战,多尔衮又是极富谋略,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在重用多尔衮的时候皇太极也是十分小心。

皇太极命豪格和多尔衮同行,本意是命其监视,不过,豪格不光忘记了父亲的嘱托,还和多尔衮一起违抗军令。于是,豪格从亲王变成郡王。

政治上不够军事上凑,好在豪格不是平庸之人,松锦之战清军大获全胜,豪格作战勇猛,勇立新功,豪格又是肃亲王了。

豪格:做人不能太“谦虚”!

崇德八年,没有确立继承人的皇太极突然暴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一时间,清室面临皇位争夺战。

在皇太极的众多兄弟和子嗣中,豪格无疑是竞争皇位的有力选手,但其对手多尔衮也毫不示弱。

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和他的铁帽子亲王之路

满清八旗

满清八旗中,支持豪格的分别有:自己的正蓝旗、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代善的正红旗;支持多尔衮的分别有:多尔衮的正白旗、多铎的镶白旗以及部分镶红旗的将领。而皇太极亲掌的正黄旗、镶黄旗则主张“父死子继”。

如此一来,支持豪格的有五旗,多尔衮才勉强三旗。豪格有压倒性的优势。

豪格本以为胜券在握,不过,他忘记了两黄旗支持的只是皇太极的儿子,不单单是自己,一句“福少德薄,非所堪当”的谦让,被自知无望的多尔衮抓住马脚,最终皇太极九子福临继承大宝,多尔衮成了摄政王。

不得不说,这是多尔衮的胜利,不是豪格的!大宝没登上,还得罪了摄政王。

此后,豪格备受多尔衮打击,一度被贬为庶人

郁郁而终的肃亲王

1644年,清军定鼎中原,福临在北京称帝,并恢复了豪格肃亲王爵位。

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和他的铁帽子亲王之路

影视剧作品中顺治帝福临登基

肃亲王豪格继续为大清朝平定天下。先后率兵出征山东、陕西、四川,连战连捷,奠定了大清二百多年基业。

这个单纯的武人哪里知道,大清平定,自己已然没了用处。不久,对豪格虎视眈眈的多尔衮寻了个由头,再次将豪格变为庶人,虽留其性命,却也剥夺了自由,将其幽禁起来。

不过,一生纵横沙场的豪格怎么忍受如此大辱,绝望的豪格自杀了。

豪格死时仅有三十九岁,一生戎马生涯,以百战而定天下。军事上的豪格自然无懈可击,不过身为皇家子弟,在他最重要的“战场”上,豪格却输的一塌涂地。

曾经,豪格距离皇位触手可及,却不曾想在临门一脚马失前蹄,反而树立了多尔衮这一大敌,连“肃亲王”的爵位都没保住。

不过,多尔衮病逝,福临亲政后,念其功勋卓绝,最终为豪格平反,恢复其“肃亲王”的爵位。其后世子孙也因为豪格得到了世袭罔替的待遇,可谓是福荫子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