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最深的思念留給——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講到清明節啊,小布最先想到的就是這首詩了。小時候不懂得詩的含義,只記得阿媽跟我說過,清明節是咱們祭奠逝去的人的日子,每年我們都要認真對待。

今天把最深的思念留給——

清明節

那麼,你們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聽家裡的老人說,清明節與寒食節、上巳節都有關係。相傳在寒食節這天,百姓人家都不能生火,只吃冷食。等到夜晚,宮中點燃燭火,再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的家中。因為正值仲春季節,氣候乾燥,山上容易引發火災,加之古人在這個時候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時間又正好在清明前一天,所以現在的人都將寒食節和清明節合在一起過。

今天把最深的思念留給——

踏青賞花

上巳節是在農曆的三月初三,又稱三月三,主要的風俗是祓禊(水濱洗濯,除去宿垢)、踏青、郊外遊春等。清明節也融合了上巳節的風俗,人們不僅掃墓祭祖,還會趁此機會踏青賞花,感受春天帶來的樂趣。

小布還聽說,每年清明節的第二天,晴隆縣的布依族同胞們還會過一個節日——趕幹洞節。據說,在當地寨子中的一對青年男女互相喜歡,常常在清泉洞邊對歌約會。他們的愛情故事被雙方父母知道後,得到了父母們的祝福,並決定在清明節時成親。但是根據當地的習俗,未經媒人上門介紹的姻緣都是傷風敗俗的。族長想要干涉他們的婚事,青年男女知道後非常氣憤,他們相約清明日晚來到清泉洞旁,以山洞為媒,自行婚禮。

可是第二天,族長就帶人來興師問罪了,他們只好逃出寨子投清泉洞殉情。洞裡的神仙被兩位青年的愛情故事感動,將他們變成一對金畫眉飛走了,還將洞裡的水放幹,從此清泉洞改名為幹洞。往後,每年清明節的第二天,寨子裡的人都要趕往幹洞舉行大型的集貿盛會,

表達人們對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今天把最深的思念留給——

染飯花

除此之外,咱們布依族在清明節還有吃"染飯花"的習俗,就是用染飯花將糯米飯染黃,蒸熟後的糯米粉會帶有花的清香,供奉在祖先墳前,來表示對逝去親人的悼念。此外,我們還有吃寒食、清明粑的習慣。哎呀,說到吃的,小布這口水就止不住了,我好像已經聞到阿媽做好的飯菜啦~

那麼你們的家鄉過清明節還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習俗嗎?

快來評論區告訴小布吧!

對了,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

大家出門要記得戴口罩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