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後世辱罵千年的暴君,卻雄才大略,開創了一代盛世

提起隋煬帝,浮現在眾人腦海的便是暴君形象的代言人,富大龍主演的《隋唐演義》,更是將隋煬帝楊廣的荒淫無恥、弒父殺君演繹的淋漓盡致。

可以說隋煬帝成為能比肩桀紂的殘暴之君。


這個被後世辱罵千年的暴君,卻雄才大略,開創了一代盛世


隋煬帝楊廣即位以來,他都幹了那些事情被後世如此痛恨呢?以致天怒人怨?

登臨皇帝位前,他發動政變弒父殺君,通過殘暴行徑奪得帝位,即位後立刻展開大清洗,將持有不同政見的異己大肆屠殺,並下詔賜死大哥楊勇,同時還對手足眾兄弟進行殺戮清算。

通過一系列血腥鎮壓,朝中文臣武將噤若寒蟬,反對派被清除殆盡,隋煬帝楊廣奪回了九五之尊、君臨天下的至高皇權。

執掌大隋江山後的楊廣,並沒有勵精圖治、與民修養,反而集中上馬修運河、建東都、遷洛陽等一系列國家重點工程,由於工程過於集中,規模浩大,民力疲乏,百姓苦不堪言。

終於在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隋煬帝耗盡大隋帝國百姓的血汗後被叛軍所殺,隋朝就此滅亡。

然而,歷史就是那麼的有趣。


這個被後世辱罵千年的暴君,卻雄才大略,開創了一代盛世


當年秦始皇一掃六合,南平百越,北擊匈奴,一統天下後,創制了“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等先進制度,致使影響後世數以千年,正是因為秦始皇的偉大功業,才促使了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的誕生。

隋煬帝在歷史上被定義為暴君,這是史學界乃至平民百姓所公認的事實。

他的暴虐事蹟通過《隋唐演義》或民間評書等藝術形式早已流傳廣泛,廣羅大眾也許就能做到信手拈來。

人有兩面性,歷史也不例外。馬克思歷史哲學觀點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任何事物都是作為矛盾統一體而存在的,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就如同一枚硬幣存在正反兩個不同的橫截面,彼此分離而又相互統一於同一個整體。

隋煬帝是暴君,還是雄才偉略的千古一帝。教科書告訴我們,他是一個暴君。從他弒父殺兄登基開始,史書就似乎再告訴你,楊廣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暴君,暴君到對他的政績都可以無視。對於一個定性了的暴君,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慣,總是喜歡給暴君來些子虛烏有的渲染,使他更殘暴、更加令人討厭。


這個被後世辱罵千年的暴君,卻雄才大略,開創了一代盛世


分析歷史,我們應該根據史實把自己帶入到當時的歷史環境去分析歷史人物,不能只是想當然的給歷史人物下定論。

隋朝的建立,結束了三國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平息了幾百年來四分五裂的戰亂局面,天下歸一、普天安定。彼時楊堅稱帝,天下初定,由於百年的戰亂局面,人口銳減。隋文帝楊堅勵精圖治,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原本全國人口只有400萬戶在26年之內提高到了890萬戶,足足增加一倍有餘。即使後來的唐朝也只有頂峰時期才到這個數字。可以說彼時的隋朝是一片欣欣向榮、安定和諧、安居樂業的盛世景象。

這個被後世辱罵千年的暴君,卻雄才大略,開創了一代盛世

隋煬帝楊廣經歷了師兄殺父之後,登上帝位,同時也繼承了“開皇盛世”的累累碩果。而此時的隋煬帝楊廣繼承併發揚父親所創造的盛世,做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一帝”,在位時期,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第一、修建大運河,使得南北交通大為便利,促進了那杯經濟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從經濟上、政治上來說,百利而無一害。由於大運河都是在天然河道上開發的運河,對於防洪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開創科舉,廢除了魏晉南北朝以來的九品中正制。這是隋煬帝在位時期開創的一項當時最為先進的人才選拔制度,衝破了豪門士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地位,擴展了人才的來源,提高了政治效率。

第三、開發西域,暢通了絲綢貿易之路。北方的契丹族侵擾營州,被隋煬帝派出的將領韋雲起擊敗,打敗了西突厥的處羅可汗,擊敗吐谷渾,將其領地建成四郡,派遣官員治理,保證了和西域的暢通,使得絲綢之路暢通無阻,貿易往來愈發頻繁。

第四、精簡機構,改革吏治,削弱了當年的門閥顯貴。這一下改革有效的解決了冗員的現象,中央精簡機構,讓整個政府辦事效率大大提高。


這個被後世辱罵千年的暴君,卻雄才大略,開創了一代盛世


隋煬帝在位的改革,無一不是明君所為,單就修建大運河、開創科舉就足以讓隋煬帝名垂千古。

歷史告訴我們成王敗寇,千古如此,“什麼不以成敗論英雄”只是失敗者的自慰。楊廣的暴君形象是在不恰單的時候,發動了不恰當的戰爭,加上隋朝以後唐朝為了表示自己順應天意,順應民心,給楊廣戴上了暴君的帽子罷了。

客觀來講,楊廣的功績永遠超過他所犯的錯誤。他的一切改革與所做的工程都為後世李唐開創盛世局面奠定了強大的基礎。他所建的大運河更是造福千秋萬世。“千古一帝”這個稱號對於隋煬帝絕對當得。

總之,楊廣在歷史上是極富爭議的一位歷史人物,說他暴君不為過,說他千古一帝也能堪任。

隋煬帝楊廣在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功績,絕不亞於當年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只是因為他奢侈享樂、揮霍無度,國家重點工程輪番上馬,不惜民力,結果導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最終落得身死國滅的悽慘下場。

倘若沒有前人隋煬帝的努力和創新,滅隋立唐的李氏王朝就不可能取得非凡的成績。如果說唐朝光耀萬世,那是因為它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而這個巨人無疑是隋朝兩父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