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大變?南極1月冰川“異常”,140公里無冰區,人類或無家可歸

在2020年1月,我們感覺到了全球不少地區出現寒冷的模式,當然這裡可能跟季節性存在關係。而通過對2019年的全球平均氣溫的瞭解,我們都知道氣溫的上升有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梯,不少的科學愛好者可能都看到了,那就是我們地球是真的越來越熱了,2019年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成為了有史以來第2最熱的年份,並且是接近於2016年的時候,所以說這個氣溫的上升確實比較厲害,美國宇航局(NASA)也發佈了最新的數據說明,那就是我們地球還是呈現出偏暖的趨勢,也就是說變暖還是在緩慢的上升,世界氣象組織發佈警告稱,為2020年或未來的時段,我們將可能因為全球變暖的影響遇到更多的極端氣候現象。

氣候大變?南極1月冰川“異常”,140公里無冰區,人類或無家可歸

而在2020年1月23日的時候,美國宇航局(NASA)又發佈了南極洲地區的一個冰川衛星圖像,在1月之中,它們的融化又表現出了“異常”的模式,大家要知道,如今還是在寒冷的南極洲季節時期,沒想到都出現了大量的“融化水”,可以想象下,南極的溫度已經達到了什麼狀態了。根據衛星監測數據顯示,一塊巨大的漂浮冰川在南極半島的西側飄動,這還是在夏季溫暖時期冰在融化的時候形成的,但是如今就算是寒冷,也並沒有完全的被凍住。所以說無論是新冰的形成,還是老冰的融化,都在受到全球氣候的一個影響,如今在衛星圖上也可以看到大量的融化水呈現,所以說問題十分的嚴峻了。

氣候大變?南極1月冰川“異常”,140公里無冰區,人類或無家可歸

根據冰川學家艾莉森·班韋爾(Alison Banwell)表示,在通過對冰架上維持三年的實地考察,科學家們利用歐洲航天局的Sentinel-2衛星獲得的圖像融化數據,讓我們看到了在喬治六世冰架上發生的最大的融化事件。

氣候大變?南極1月冰川“異常”,140公里無冰區,人類或無家可歸

這裡當然不是說以前沒有融化過,只是在強度上沒有這次的大,並且在1973年的時候,衛星也記錄一次這個數據,那就是區域非常的小,但是如今在2020年1月的拍攝圖像之中,我們看到了冰架融化區域已經是“橫跨”約140公里(無冰區),而這個就可能是氣候演變而來的結果,融化的產物已經在大規模地呈現出來了,所以說氣候已經在決定喬治六世冰架的一個未來變化趨勢。

氣候大變?南極1月冰川“異常”,140公里無冰區,人類或無家可歸

NASA科學報告指出,目前尚不清楚喬治六世冰架大規模在融化的具體因素,但在以前的時候,主要是因為風帶動了溫暖氣候的流入,其次就是太陽光的直射導致融化加速,但是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溫暖都可能超出喬治六世的冰架的融化預期,這才是令人比較擔心的,如今的融化不能夠完全解答出來,也還有一部分關於其他的因素在裡面,這才是可能性的原因。

氣候大變?南極1月冰川“異常”,140公里無冰區,人類或無家可歸

衛星已經觀察到了其他不穩定的冰架在出現,所以這也預示了未來喬治六世冰架可能出現崩潰的問題,這個需要我們人類改變氣候才可能有迴轉的餘地了,科學家Banwell表示,當融化的水進入冰架表面凹陷處時,它將改變施加在冰上的應力的分佈,從而會增加更大的融化。

氣候大變?南極1月冰川“異常”,140公里無冰區,人類或無家可歸

其次就是當積水可以通過冰中的裂縫流失時,也會導致冰架的一個不穩定性出現,在2002年的時候,南極半島東側Larsen B冰架坍塌之前,就是通過連鎖反應過程,釋放了大約2500個湖泊,從而導致了一個大的冰架崩潰,所以說這種變化強度十分的大。

氣候大變?南極1月冰川“異常”,140公里無冰區,人類或無家可歸

如今連科學家們都不知道這個喬治六世冰架還能夠穩定多久,所以危險程度是越來越高了,這就是冰架轉變與氣候之間的關係。而冰架的崩潰還可能會引發一個問題的出現,那就是海平面的上升,海平面的上升也不是第一次說了,全球已經出現了因為海平面上升而淹沒的城市地區。例如2020年1月公佈的印尼兩個島嶼,所以說這個影響也是確定出現了。

氣候大變?南極1月冰川“異常”,140公里無冰區,人類或無家可歸

同時,隨著全球變暖的趨勢增強,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我們不說南北極地區,就算是隻有格陵蘭島一個地區,如果全島的冰川融化完,那可能會導致全球約7米的海平面上升,所以說這對我們所有的沿海城市和低窪地區產生影響,包括我國的一些大城市在內,都將可能會出現城市淹沒的情況,所以人類進行氣候的變革時間真的不多了,不然真的可能出現無家可歸的情況,因為城市淹沒了只能離開,要想改變全球的氣候狀態,趕快行動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