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臺獨”與前“海上馬車伕”歡呼,“臺荷關係大突破”需遏制

今天,荷蘭“駐臺代表”紀維德,拜會臺當局涉外部門負責人吳釗燮,當面告知,荷蘭駐臺代表機構“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自今天晚間7時公告更名為“荷蘭在臺辦事處”,“以反映臺荷關係全面發展現況”。島內媒體將其吹噓為“臺荷關係大突破”。“臺獨”與沒落“海上馬車伕”之間的自嗨,亟待我們改變打法,堅決遏制。

警惕“臺獨”與前“海上馬車伕”歡呼,“臺荷關係大突破”需遏制

一個壞蛋:沒落“海上馬車伕”荷蘭,盤踞臺灣38年,死灰復燃雖是痴心妄想,但侵略者的強盜思維根深蒂固

荷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以海堤、風車、鬱金香和寬容的社會風氣而聞名,在對待毒品、性交易和墮胎的法律是全世界最為自由化的。荷蘭是全球第一個同性婚姻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由荷蘭、阿魯巴、庫拉索和荷屬聖馬丁4個構成國組成的君主立憲制的複合國。

警惕“臺獨”與前“海上馬車伕”歡呼,“臺荷關係大突破”需遏制

荷蘭政府的權力僅限於國防、外交、國籍和引渡,除了上述權力以外,各構成國皆有完全的自主權和自治權。荷蘭在1648年以前先後受到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1581年成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認其獨立,並在17世紀時達到鼎盛時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霸主,曾被譽為海上馬車伕。

警惕“臺獨”與前“海上馬車伕”歡呼,“臺荷關係大突破”需遏制

到17世紀中葉,荷蘭聯省共和國的全球商業霸權已經牢固地建立起來。此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擁有15000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懸掛著荷蘭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遊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當時,全世界共有2萬艘船,荷蘭有1.5萬艘。比英,法,德諸國船隻的總數還多。

警惕“臺獨”與前“海上馬車伕”歡呼,“臺荷關係大突破”需遏制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荷蘭遣軍以貿易為名,駕艦攜炮直抵呂宋島、香山澳。三十二年,以重金賄明稅使,登上澎湖,遂伐木築舍為久居計。天啟元年(1621),荷蘭軍又駕舟東來,與葡萄牙軍分地而守。荷軍乘明軍不備,以武力侵佔臺灣,築室耕田,久留不去。後又以此為據點,尋犯中國東南沿海各島嶼。明軍多次抗擊獲勝,但未能迫其退出臺灣。

警惕“臺獨”與前“海上馬車伕”歡呼,“臺荷關係大突破”需遏制

荷蘭殖民者盤踞臺灣長達38年,在今臺南市修築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和普羅民遮城(今赤嵌樓)作為殖民統治的中心,為增加米、 糖等農作物產量招募福建沿海和澎湖居民遷往臺灣開墾。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臺灣的米、糖,將其收購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臺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

警惕“臺獨”與前“海上馬車伕”歡呼,“臺荷關係大突破”需遏制

兩個小丑:荷蘭主動改名,臺灣媒吹噓“臺荷關係大突破”,“臺獨”和沒落侵略者的“擦邊球”伎倆需警惕

曾經侵佔臺灣大38年之久的沒落“海上馬車伕”荷蘭,在臺海敏感時期,一個更名的舉動,引起了“臺獨”操縱媒體的歡呼。這顯然是一個錯誤信號後面的自嗨,也是對“一箇中國”原則的“擦邊球”式挑戰。

警惕“臺獨”與前“海上馬車伕”歡呼,“臺荷關係大突破”需遏制

媒報道稱,吳釗燮對荷蘭駐臺機構的新名稱表示歡迎,也高度肯定“荷蘭在臺辦事處”的新名稱,讚許此為臺荷關係的正面進展,彰顯臺荷關係的密切友好,並期許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持續深化。他聲稱,臺荷關係在紀維德代表任內持續加強,稱讚其對推動臺荷關係的卓越貢獻與熱誠。

紀維德稱,辦事處的業務在過去幾年擴展了許多新領域,因此即日起將過去的名稱“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簡化為“荷蘭在臺辦事處”,省略“貿易暨投資”等字,“少一點、多很多”。

警惕“臺獨”與前“海上馬車伕”歡呼,“臺荷關係大突破”需遏制

這一唱一和之間,顯然是對“一箇中國”的挑戰,儘管是“擦邊球”,但也有緊逼試探的意味。但仔細分析,雙方的如意算盤並非完全一致。臺方口口聲聲稱為“臺荷關係”,“雙方”,儼然一副對等的“臺獨”姿態,根本沒有承認“一箇中國”的任何意思。荷方似乎將業務拓展,但省略“貿易暨投資”等字,所謂的“少一點、多很多”,暗藏了一個曾經侵略臺灣者的內心陰暗。

警惕“臺獨”與前“海上馬車伕”歡呼,“臺荷關係大突破”需遏制

三點建議:臺海局勢已經進入質變的新階段,疫情期間蔡英文當局的惡劣行為,提醒我們需實施全方位、立竿見影的遏制乃至收復行動

其一,嚴防“一箇中國”的底線成為“臺獨”運用自如的“安全線”。我國政府一直警告,希望有關國家切實恪守一箇中國原則,不與臺灣地區發展任何官方關係和進行任何官方性質的往來,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不向“臺獨”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以實際行動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與中國雙邊關係的大局。但這種沒有實質性行動的警告,目前看無濟於事,某種程度上反而劃出了“臺獨”玩弄“擦邊球”的安全邊界、保險範圍,“臺獨”分子更加放開手腳活動,只要瞄準明確的幾條線,反而膽子越來越大。為此,應將國家制裁和“臺獨”行為掛鉤,對臺獨分子個人實施有效制裁。

警惕“臺獨”與前“海上馬車伕”歡呼,“臺荷關係大突破”需遏制

其二,嚴防兩岸同胞的經濟互惠成為“臺獨”發展依靠的“金山銀山”。2019年4月11日,臺國民黨韓國瑜2019年4月11日在美重提“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稱“臺灣安全、人民有錢”,以及所謂“‘國防’靠美國、科技靠日本、市場靠大陸、努力靠自己”等。而臺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市長柯文哲則更露骨說,“國防”與美合作、經濟與“中”合作,經濟好了可支援“國防”。柯文哲說這話之前,美國剛剛批准了5億美元的“對臺軍售案”。由此來看,某種程度上“臺獨”就是依靠大陸的同胞之情,大肆賺錢之後,作為活動經費甚至是購買攻擊大陸的武器裝備。這樣也是直裸裸地提醒我們,遏制“臺獨”,必須從遏制“臺獨”經濟做起,而且刻不容緩。

警惕“臺獨”與前“海上馬車伕”歡呼,“臺荷關係大突破”需遏制

其三,嚴防“臺獨”當局的惡劣行為成為國際反華勢力屢試不爽的“遏華抓手”。“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是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最大現實威脅。國際上不良企圖者對這一點看的非常清楚,因此就擅長於利用這點來遏制中國發展。美國、荷蘭駐臺機構就充當這個角色。美國駐臺機構在去年11月就聯合日本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與臺灣當局舉辦“首次聯合網絡攻防演練”,目標直指大陸,事實上已經在網絡空間突破了底線。目前荷蘭相關機構的表演,也說明其躍躍欲試。我們必須出臺《反國家分裂經濟制裁法》,對相關國家、機構乃至個人進行制裁,才能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美國動輒制裁公司、起訴他人、抓捕高管的做法,是不是也是一個國際慣例?當然,文明古國不與霸權國家一般見識,但實施經濟制裁完全可以啟動。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面,我們必須堅定地硬起來。

警惕“臺獨”與前“海上馬車伕”歡呼,“臺荷關係大突破”需遏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